穿成扶苏后我成了旺父爹宝 第102节
   
         
   
   
     便是这茶,味道也霸道浓烈,极为不同。
  “真好。”他不住赞叹。
  “师祖觉得,若是让大秦境内,所有人都过上菽乳村的生活,大概需要多少年?” 苏檀笑着问。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当下最常见的房屋是低矮的茅草屋,最常吃的饭是半菽之食、麦饭。
  而菜蔬极少、缺盐、买不起肉,更是很常见的事。
  寻常人,连个蛋都吃不起。
  这样想着,荀子便摇头:“若百年内能达到,便是明君了。”他说。
  苏檀微微一笑,轻声道:“师祖若是愿意留下,扶苏觉得,秦国境内,五年内必然达到菽乳村的生活标准。”
  只要明年玉米铺开了,等扩散到全国,用五年差不多了。
  这些粮食,实在太过紧要。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个方针实在是好用极了。
  荀子看着面前的饭菜,有雪白的米饭,和烤的焦黄的面饼,有烤的流油的羊肉串,有新烫的蔬菜。
  这样的配置,便是他也不常吃的。
  “是不是有些急了?”他说。
  苏檀摇头失笑,温声道:“师祖若是不留下,由着扶苏试来试去,那自然是急了,若是你留下,五年估摸着都用不了。”
  荀子神色间有些犹豫。
  却听苏檀道:“只要是出现在此处的东西,除了肉确实值钱之外,这麦饼不值钱,这炉灶不值钱,这火炕亦不值钱。”
  都是寻常可见的,改变一下物体存在的方式而已。
  苏檀笑吟吟的,温声道:“师祖好生考虑考虑。”
  身旁的黔首一听,公子扶苏都要叫师祖,得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他赶紧神助攻,笑着道:“我原先是伤残下来的兵卒,菽乳村以前还有个名字,叫伤残村,谁见了不心生怜悯,便是连一口麦饭,吃的也艰难,我这腿啊,实在用不上力,毕竟没有脚,去地里刨食吃,实在是刨不来几口。”
  “可现在,你瞧瞧我过这日子,真的想都不敢想啊。”
  苏檀不由得笑了,他乐呵呵道:“还不是你勤快,嘴又甜。”
  这做生意,最基本的就是能说会道。
  荀子看着他的腿脚,知道他没有说谎,而且这一路上,他听多了,心里就有数了。
  苏檀知道荀子的理念中就有自然比神学重的部分,故而不曾拿玄女梦传的由头来说。
  几人烤着火,聊着天,一时竟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和难熬了。
  等他们要走时,荀子喝甜酒也喝得微醺。
  他跌跌撞撞被苏檀搀扶着往外走,感受到力度后,顿时惊了一瞬。
  这——
  比成人的力气都大。
  他眸色深了深,转瞬又眯起眼睛。
  他自然想让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但是公子扶苏是否值得,还在他考量之内。
  苏檀将他送回去后,便自己回章台宫了。
  他挨着嬴政坐下,看着他愈发冷厉的神情,便知道,他最近又在谋划什么了。
  “荀子若能入秦国为师,天下文人尽归秦人,父王想要谋事,就会更简单了。”苏檀满脸若有所思,但是没有那么容易。
  一场雪,能把荀子留下,却不能让他心底认同秦国。
  嬴政沉吟:“剩下的,交给大人来就好。”
  就不用小孩操心了。
  苏檀昂着头,乖巧点头,若不是发生了韩非的事,他估摸着也不会这么放心。
  这熬鹰术,属实厉害,他只能心生叹服。
  这样想着,他不由得乐呵起来,轻笑着道:“交给阿父~”
  左右学了碧月残金神谱,也是不能半途而废的。
  苏檀窝在嬴政怀里,随手点开小视频开始看,小秘密被嬴政知道后,他就愈发肆无忌惮了。
  一打开,他顿时震惊了。
  “赤脚医生手册。”
  苏檀一骨碌翻身坐起来,他翻看着,这书端的厉害,主打一个速成,不教你原理,只教你辨别和治疗。
  这书实在是缺不得。
  书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写出来的,生活状态和现在也极其相似,贫困、饥饿、疾病时刻侵袭着人们的健康,却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就从菽乳村的有事没事按点草木灰的状态,实在是令人担忧。
  苏檀当即挽起袖子,开始抄写。
  这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在拖延,他一看全文字数六十万,需要他抄写的大概三十万,因为许多病症这个时候也是没有的。
  从常见病症到小儿常见病,再到急症、针灸推拿等,还有常见的中草药,都有。
  苏檀炒的小手发麻,整个人呆滞起来。
  嬴政刚开始还说:“抄他作甚,没得累了你的手。”
  小手手多娇嫩,容不得这样累。
  然而——
  他看了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后,便不再说这话了,小孩子反正都要练字的,用这个练字也是极好的。
  嬴政中间也试图从他眸中看倒影,来帮忙抄写,但是看不清,那些字在眸中小小的一块挤了一堆。
  于是苏檀就一边哭唧唧,一边抄写。
  *
  荀子生病了。
  年纪大了,就有些随心所欲,觉得自己吃点凉食不打紧,又吹点冷风,当时就病倒了。
  他还不肯说,第二日如常上课。
  老头回去就起不来了。
  还是韩非去给他送饭,结果喊门没人应,这才慌得不行,直接冲进去后,就见老人倒在床榻上,烧得神志不清。
  见他来了,还要强撑着下榻,不肯露出疲弱的姿态。
  韩非抿着嘴,一言不发。
  他反手从书架上掏出一本薄薄的书,开始翻翻翻。
  荀子:?
  你做什么。
  还不快些去叫府医。
  然而韩非不仅没叫,还意犹未尽地翻书,口中念念有词。
  “没事,你放心,我把整本书都给背下来了,绝对……”想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先是给他额头覆上一个湿帕子,匆匆又出门了。
  片刻后回来,就听他跟府医在交代:“瞧着像是积食后受凉了。”
  “用羌活、放风、荆芥、桂枝加上鸡内金,应该就可以了。”韩非信誓旦旦。
  荀子:?
  他吓清醒了。
  自己这个弟子,从来不曾学过医书,怎么也敢给他看诊,简直岂有此理。
  韩非甚至还絮絮叨叨地开始抓药了。
  荀子觉得自己还能撑下去,病得也没那么严重了。
  然而——
  对方兴致勃勃地给他看诊抓药,就是给府医过个眼罢了。
  荀子看着药汁子,整个人都是拒绝的。
  谁家大夫看诊现翻书。
  怪可怕的。
  可是这药,也属实有用。
  不过喝了三剂,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荀子也才有力气问罪,就听韩非满脸委屈道:“能治病就好,这书好用,老师有空多翻翻,看病有用着呢,如今咸阳城所有的村医都得进城来学这书呢。”
  荀子:?
  他原本动摇想留下的心,突然就坚定了,他不能留,一本医书就如此兴师动众,不知事缓则圆的道理,怎么治理一个国家。
  “扶苏说了,此书只要学会,能让秦国因为生病而亡的人减少一半。”
  时下的人实在太容易死了。
  感染、风寒,最基础的疾病,都能要了他们的命。
  但是这本赤脚医生手册,是在六零年代到八零年代村医都要做的培训。
  支撑着最基础的医疗体系,放在现在用,正正好。
  荀子张张嘴,想骂两句无知小儿,但是他还是决定看完书之后再骂,结果看完后,就骂不出来了。
  虽然医家不是显学,但他们的书,他也是看过的。
  这里面许多都和他以前看过的类似,可见并不是无的放矢。
  “这书……你学了都能给我看病?”荀子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