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他们围拢到音响周围,不顾周围人的舞动、嚎叫起来。
事实上,在他们靠近的时候,原本单纯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而留下的听众也拔腿就跑,如同落荒而逃般消失在诸伏景光视野的尽头。
诸伏景光自然不在意人群的来去,他选择这里,目标就是让自己与这几人的接触变得顺理成章。
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而非他先去接触他们。
第二个目标,就是让他们离开视野狭窄的小巷子,方便他确认人数。
当然,这样的方式并不一定所有人都离开了小巷子,所以之后诸伏景光还会对他们的人数进行反复确认。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确认这些人的品性。并非所有在街头无所事事的人都是坏人,他们有可能只是没有上升的渠道,又不善学习,这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果没有领头之人的引导,这其中的一些人永远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样是这其中的人,有一些无需引导便能将人性之恶发挥到极致。
诸伏景光就要寻找出后者与能够引导普通人走向罪恶的家伙,重点解决他们。再恩威并施,就能让这群年轻人乖巧下来。
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龄,正值青春年华,若是因为一念之差就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未免太让人唏嘘。
“喂,陌生面孔的家伙,你弹得不错啊,这曲子叫什么?”
一曲毕,最先开口的不像是这些人中领头的,但一定是他们中最健谈的那个。
诸伏景光眼神阴郁,但“乖巧”地开口回答:“没名字,我自己写的,还没取名。”
“厉害啊,你会写歌?”
成功搭上话,团体中的其他人也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行动起来。
有的问:“你手上这是吉他吗?”
有的摸摸音响,好奇这东西要多少钱。
还有想要一起组建乐队的。关于这个,就算是有心想要和他们套关系的诸伏景光也感到这速度未免太快了一点。
……
“之前没有见过你,是来这里‘卖艺’还是搬到这里来住?”
诸伏景光的回答全是真话:“暂时在这附近租了房子,我刚来美国,不一定能在什么地方长待。待不下去也有可能会回去。”
“哎?还要离开吗?我们这里(美国)可是世界第一哦,一直待着不好吗?”
“所以才说‘待不下去’的话……”
“不用担心待不下去,”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莫西干头青年说道,虽然打扮一样“潮流”,但他相较于身边的人更沉稳,语言中的力量也更为强大,有着一旦许诺就一定能做到的自信。
“只要你想留下,就能留下。”他这么说着,将叼着的烟头扔在了地上,“被人驱赶的话,报我泰戈尔的名字就好了。”
这个诗人的名字在这群人中似乎只是表达单词原本含义的代号,而并非父母给予孩子的期许。
一群年轻人在贝斯摊前消耗了整个下午,直到他们平时吃完饭的时间才原地解散,各回各家。
诸伏景光默默将贝斯收进包里。
整个下午,除了最开始还有人支援了些许金钱,那群人来之后没有交出半个子儿,甚至有个小个子临走时还摸走了几个他摊子上的硬币。
如果是想要依靠街头表演赚钱谋生的人,看到这样的团体恐怕只会避之唯恐不及吧。
诸伏景光收起幸存的几个美分,表情上没有露出什么端倪地离开了扎摊的地点,向着附近的街区走去。
在表演的时候,他就注意到泽田弘树从街道的一端穿过,前往医院。
这里不知是前往医院的必经之路还是最近的路,男孩并没有因为道路上与平时不同的情况迟疑,他甚至没有停顿,径直向着目的地走去。
先不管他之后能不能收服这群混混,给泽田弘树科普一下在美国生存的必要常识似乎才是当务之急。
【和高畑小姐联系一下,让他们借其他母亲之口让泽田弘树听到吧。】
按照高畑响子给的地址,诸伏景光到达了他之后一段时间居住的地点。和我妻家族提供的充裕资金不同,他居住的地方只是许多前往美国淘金的外来人经常会选择的便宜民居。
这符合他一个街头卖艺人的形象。
房东是一位体态过分丰腴的女士,她靠近时带着浓烈的甜腻气味。可以猜想到,甜口的烘焙食物一定在她的食谱中占了大部分。
她很热情地向诸伏景光介绍了自己的房子,并对屋内20世纪80年代的装修风格格外自豪。
这是一栋三层小楼,每层有五到六户。据这位自称马丽娜库克的房东女士称,居住在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经过了她的严格筛选,绝不会让不明身份的犯罪分子进入。
“这里居住的全都是有着高尚品质的逐梦人。”
她用堪称咏叹调的声调说道,一边走一边将每一户的大致情况介绍了一遍。
当然,只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情况。
比如一楼最靠大门的一家三口,母亲在附近某位富商家做女仆,实际上是一位画家,只是家里两个孩子让她入不敷出,不得攒一些钱来维持生计。
或是二楼靠街角第二扇门里住着一位小报记者,每天往来于各个明星的社交场外,蹲点守候。他最大的成绩是一年零三个月前曾经录到莎朗温亚德与其女儿克里斯温亚德在屋内吵架的音频。可惜没有影像记录,因此没能依靠这个赚到一大笔钱。
诸伏景光默默听着,怀疑哪一天这位马丽娜女士会向其他人这么介绍他:“一位沉默寡言的音乐家,每天都背着贝斯包往来于街头小巷,为人们送去美妙的音乐。他将所有想说的话都融进了音乐中,期待着一位能从他贝斯弦音颤动中听懂他话语的伯乐。”
诸伏景光住在三楼,走廊尽头那间同时可以看到三面的房间。视野很好的同时也有一点儿小小的缺点,隔音不太好。
诸伏景光宁可牺牲一些睡眠质量也想要扩大自己的警戒范围,隔音差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只是房东太太三番两次地提起这个缺点,并试图用另一层几乎全封闭状态的房间来替代,让诸伏景光有点儿烦恼。
“哦亲爱的小伙儿,我知道你需要一些风景来刺激灵感,但……你知道的,隔音太差的房间会让你的贝斯声音传遍整个楼。”房东太太在劝说无果之后终于说出了她的真实想法。
诸伏景光内心苦笑,赶紧做出保证:“我保证,绝对不会在房间里练贝斯的。”
这才免去了接下去的软磨硬泡。
如果我妻家族前来“照顾”泽田弘树的人能够有这位房东十分之一的语言功力,或许现在都能带着那孩子回日本了。
那样的话,他也不必在此时离开日本,待在遥远的美国对内心煎熬了。
【纱由里说她能制造出能够瞒过组织的“苏格兰”……真的没有问题吗?】
第80章
正版诸伏景光用音乐在美国帮派混得风生水起的日子里,我妻纱由里接到了组织的第一个任务——处理尸体。
这是外围成员最常做的工作之一,我妻纱由里想要正式加入组织,自然也要通过这一关。
杀人的场地是郊外的树林,血迹很好处理,因此只需要注意处理尸体的过程中不被路人、摄像头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记录下来,安稳地把尸体沉入东京湾,任务也就完成了。
我妻纱由里曾经将满身是伤的诸伏景光抱进怀里,穿越前为了出片也曾经拥抱过其他coser,但绝对没有接触过人类的尸体。
直到前一刻还活蹦乱跳,到现在还带着体温的尸体。
琴酒叼着烟,满脸的不耐烦。他都多少年没有负责过外围成员的考核任务了,就是因为这个女人与苏格兰有关,还被组织高层关照过,才把这种无关紧要的工作扔给他来做。
身为组织第一杀手,琴酒的工作也是组织第一繁忙。
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老鼠,总会制造额外的工作给他。长期合作的“伙伴”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滋生自己的小心思,让他不得不将长歪的枝丫切割掉。
为了保持组织的隐秘性,大部分外围成员并不知道组织真正的“运营范围”。
这就导致了,下达命令的人需要统筹全局,将下达到每一个成员耳中的命令都掰碎,让他们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能衔接起总体任务的每一个环节。
这可是惊人的工作量。
这种指挥工作过于琐碎但又非常重要,以至于让琴酒宁可自己亲自完成都懒得培养新人接他的手。
我妻纱由里一上来就以想要成为代号成员的架势,头铁硬挤组织门槛,考官人选就得以高规格来安排了。
组织虽然不像普通公司那么讲人情世故,可像我妻纱由里这样对组织有着天然的忠诚度,组织内部又有人脉关系的外围成员,哪个考官敢随便为难她呢?
只要不是死脑筋的人都能看得出,只要我妻纱由里能够活着,她就必然能成为代号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