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王福贵听到后微微颔首:是,奴婢谨遵陛下旨意,一定会亲手交到王爷手中的。
那名将士听到后才放心点了一下随后才迈开步子离去。
而就在这时,王福贵捧着那卷明黄色的捷报后便匆匆走入殿中,此刻他将手中之物递给了眼前正在整理奏折的人:大人这是边疆刚传来的捷报,是否现在就要告知王爷?
此刻在乾坤宫偏殿整理奏折的人正是温郁,这五年里,他被宣凤岐从礼部调到户部再从户部到工部,去年他已经是兵部尚书了。温郁这些年就像被宣凤岐刻意培养一般在朝中各个部门游走,如今他已经完全熟悉六部事物,六部所递上来的奏折他会帮着宣凤岐看一些。那些不足以惊动宣凤岐的小事,他会帮着宣凤岐处理。
因为他觉得宣凤岐实在太累了,他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宣凤岐做这些事情。之前人人都说宣凤岐不如谢云程亲政是怕这小皇帝夺走他手中的权力,可宣凤岐却由着温郁帮助他处理政事。温郁如今才知自己当时竟听信了那些话,误会了宣凤岐那么多年。
宣凤岐前段时间大病一场,所以温郁干脆就吃住都在偏殿,他为了不让宣凤岐去看奏折,甚至拦着那些往上递折子的人。好在他处理事情还算稳妥,宣凤岐也信任他,于是宣凤岐也就默许了他在此整理奏折。
午后是宣凤岐服药睡下的日子,宣凤岐能安慰睡觉的时候不多。温郁也是听到外面喧闹于是便命王福贵出去看看,没想到竟是谢云程打了胜仗的捷报。
起初所有人都不认为谢云程能掀起什么风浪来,朝中之人也有人议论这件事。他们说谢云程是小孩子心性,等他到了边关吃了几场败仗,吃尽苦头就会屁滚尿流的跑回来了。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少年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打了人生中的第一场胜仗。
之后他便犹如战神下凡一般再无败绩。
大周与北召国边疆由碧阿江到燕云十六州中间三百里属地归属已经祖上所遗留的问题了。元盛帝在世时便因为此事数次讨伐北召,当时大周兵强马壮,元盛帝又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所以北召国在此期间安分守己,可是元盛帝驾崩后,他们就开始骚扰大周那些住在边境的百姓,后来便两国开战,最后以大周战败北召将领屠了衡城结束。为此大周还失掉了包括衡城在内的十几座城池。
谢云程御驾亲征大大鼓舞了军中士气,他虽然年纪小但胆气过人,那时的他当时只带了二百人马就敢趁夜突袭北召人的粮草大营。他烧了敌兵的粮草后带领将士全身而退,敌军因为没了粮草便不敢轻举妄动,连带着他们的营帐都往后退了三十里。
谢云程经此一役后军营中大部分的将士都信服于他,接下来便是他与北召国与匈奴之间的长期拉锯战。令人更加没想到的是,只是过去了短短五年,他便将边疆战事平息,将匈奴驱逐到大周边疆百里外。如今这大周中只要提起谢云程的名讳,别人不仅知道他是大周的少年皇帝,还赞他是不世英雄。
温郁愣了许久,直到王福贵唤了他好几遍他才回神,他摇了摇头:王爷刚睡下不久。你把东西放这儿吧,等到王爷醒会我会亲自告知王爷的。
王富贵听到后便将捷报放下,之后便躬身告退。
谢云程打败了北召国一雪前耻,温郁听到这个消息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他也不知为何,他此刻就是感觉到怪怪的,他拿起了那块明黄色的卷轴,他不觉间将那块捷报圣旨展开。胜利的事情温郁都已经知道了,可是令他眉头紧蹙的便是圣旨后面用朱笔特意写着皇叔安好。
是啊。谢云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需要依靠宣凤岐依靠耿志山而生存的人了,他现在统领三军,有战功在身,他若现在回来那宣凤岐该如何自处呢?
温郁一边这样想着一边遥望着宣凤岐的寝宫。
宣凤岐因为心痛病这段时间总是睡不好,他喝了洛严为他配好的药才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当他醒来后不久温郁便前来告诉他谢云程胜了,而且是大获全胜。
宣凤岐听到之后脸上久违的露出了一丝笑意。虽然这些年他不刻意去观注谢云程,但是每当前线有军情传来时他就显得格外上心,他知道谢云程有领兵之才,但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
好好好!这是大喜事!
宣凤岐全然未见温郁愈来愈难看的脸色,他自顾自的说着:既然前线大获全胜,那么想必不久后陛下便会班师回朝。温郁,你精通六部事物,这筹备庆功宴的事情就由你交代给礼部去办吧。
温郁此刻还在观察着宣凤岐的神色宣凤岐的脸色略显苍白,这些年的操劳让他看起来更纤瘦了。
宣凤岐看到温郁愣在原地不回他的话,于是他便微蹙眉头又唤了他一声:温尚书,你怎么了?
温郁听到宣凤岐这样叫他,他才回过神来,没没什么。臣只是觉得陛下若班师回朝,王爷会忙些。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说后轻笑了一声:此等喜事便是再忙些又有何妨?
温郁呆愣在原地又是一阵沉默,可是
他的话未说出口,守在殿外的一名宫女便匆匆走进来通传道:禀王爷,洛神医到了。
宣凤岐听到这话后点了一下头:叫他去偏殿歇一会儿,本王待会见他。
是,奴婢遵命。
这段插曲过后,宣凤岐又一脸笑意地看向温郁:温大人刚才想对本王说什么?
温郁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又呆住了。他能看得出来宣凤岐此刻十分高兴,若是他此刻说出谢云程回来后对他的打算,在宣凤岐眼中岂不是成了挑拨离间?
或许宣凤岐没有那么在乎谢云程想怎么对他。
温郁叹了口气,他微微摇头:没什么。臣只是觉得天快凉了,王爷出门时记得多添些衣物。
宣凤岐笑着点头:多谢温大人提醒。
温郁说完有些恋恋不舍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宣凤岐,随后他便转身走了出去。宣凤岐病得太不寻常了,温郁原先就怀疑过,只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口风都很紧,就算温郁问起,那些太医也只说宣凤岐所患之症只是风寒。
哪有风寒看起来会像要人命的样子?
就当他走出大殿时便看到一旁的宫女正带着那位洛神医往寝殿的方向赶。
温郁之前与这位神医有过熟面之缘,他知道一直是这位洛神医在照顾宣凤岐,他此刻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竟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声:洛神医请留步。
-----------------------
作者有话说:下章见面
第132章
洛严听到声音后便停住了脚步, 他转身便对上了温郁的视线。温郁走近前来,听说王爷的病一直是由洛神医照料。
洛严点了一下头:是,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温郁继续道:素闻洛神医妙手回春, 王爷能够身体康健有劳洛神医了。
洛严听到这几句客套话后微蹙起眉头来,大人过誉了,在下只是神医谷一名普通弟子,神医之名也只不过是百姓口耳相传的。
温郁笑了笑:洛神医出身神医谷便证明了神医的本事。我此番冒昧叫住洛神医是想问一下王爷所患是何种症状?
洛严一听到温郁这样问就连眼神都戒备起来。温郁很擅长识人,他看到洛严这想掩饰什么的眼神便知道宣凤岐的病没那么简单, 洛神医不要误会,我近日来常在王爷身边整理奏折, 而在此期间时常见王爷病痛难安, 我也是担心王爷才由此一问,洛神医要是方便的话可否告知一二?
洛严听到这番话后掩住了自己满是戒心的神情,他故作轻松地说道:噢,原来大人为的是这样事啊。王爷身子本就比常人虚弱,这些年来王爷又勤勉于政务, 越发顾不得身子才得到了风寒,温大人不必过分担忧。
温郁眉头紧锁:只是风寒便能这样吗?
洛严点了点头:是的,在下也说过了,王爷的身子虚弱。若是大人有空的话也要时常在王爷身边提点着,他不能再这样劳累了。
温郁听到他这些话后回过神来, 好, 我会提醒王爷的。
洛严此刻向他拱手,在下要是再不进去, 王爷怕是要等急了,还请在下不能陪大人闲话了。
温郁听到后又点了一下头:王爷的身子要紧,洛神医赶快进去吧。
在下告辞。
话音刚落, 洛严便跟随宫女一同进了宣凤岐的寝殿。而在此刻,他背后的温郁却露出了一副阴沉的表情。
很明显洛严刚才就是在说谎。在这宫中能让他这样说的就只有宣凤岐一个人了,宣凤岐故意隐瞒他的病情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