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光掌柜的觉得自己好福气,赵洛川也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捡回来个大宝贝。
  杨冬湖被夸后下意识的看向赵洛川,嘴角微微上翘,满脸都透露着愉悦。
  “能娶他确实是我的好福气。”赵洛川悄悄在桌子底下拉紧了杨冬湖的手。
  掌柜的爽朗一笑:“好好好,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卖的出去三七分,卖不出去嘛,就当全便宜我了。”
  杨冬湖回握住赵洛川宽厚的手掌:“那是自然,价钱上我定了六十文,掌柜的若觉得不合适,调动也是可行的,只是再不能少于六十文,否则利润就不大了。”
  “六十文还是低了。”能从中分钱,掌柜的自然想把价钱抬得越高越好,多分钱谁不乐意。
  “掌柜的本事大,若是能以高价卖出去自然是双赢的好事儿。”
  “是,做糕点我不如你们,但是做生意卖东西,我还算的上是你们的前辈。”
  能让掌柜的收下桃花饼就算是卖出去了一半,杨冬湖还是很有信心相信桃花饼卖的火热的。
  “时候不早了,那我们就不叨扰掌柜的了,桃花饼够卖上几日的,三日后我们再来。”
  “行,一路慢走啊。”掌柜客气的把二人送出门去,接着就让小二把点心牌子换了下来,重新找人题字写上了桃花饼,又拿了几块饼放在碟子里,摆在显眼的位置,好让进门的客人一眼就能看见。
  今儿卖的顺利,杨冬湖和赵洛川在街上寻着赵方宇和赵方初二人。
  四个人分开的时候忘了问他们在哪儿卖猎物,现在只能挨着街边走边找。
  街上人越来越多,人声鼎沸,路边的小摊子也都支棱起来了。
  俩人经过一个卖绣布的摊子,赵洛川脚步一顿,停下来询问价格。
  卖绣布的大姐今儿还没开张,见有人问价便热情的将摊子上的东西全都介绍了一遍:“这边的是绢布,那边是缎面的,两种价格不一样,绢布颜色更多更鲜艳,缎面的摸起来手感要好,小兄弟你看看需要那一种?要是还想要更便宜的我这儿也有,喏,那边,那是麻布。”
  第124章 我来绣
  赵洛川被满目的布料绕花了眼,一时间竟挑不出来。
  那大姐看出来他的为难,开口道:“大兄弟你想买来做什么?说出来姐看看哪个合适。”
  赵洛川挠挠头:“手帕用哪种料子好?”
  “帕子是贴身的物件,自然选用起来舒服不刮脸的。眼瞧着天热起来了,走两步动辄出一身的汗,麻布和绢布摸起来手感上要糙不少,用起来肯定不如缎面的舒服。大兄弟你摸摸看,就知道我有没有说假话了。”
  赵洛川上手摸了摸,果然如大姐说的一样,扭头问杨冬湖:“你想要哪个?”
  杨冬湖现在一提起来帕子都心有余悸,摇摇头道:“我不要。”
  那大姐眼皮儿活,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一对夫夫里夫郎才是做主的那个,只停顿了一瞬,便笑着又冲杨冬湖说道:“咱们家的料子都是好的,除了镇上的布庄,就数我这儿料子最全乎,而且这儿颜色也多,你瞧这碧水青的料子,多趁你。”
  大姐说着把料子拿起来,在杨冬湖眼前翻了两下,扭头问赵洛川:“你夫郎脸蛋白嫩,一看就是你娇养的好,做帕子用这颜色最相宜了。”
  杨冬湖自从到赵家来,就没短过衣裳,无论是冬袄还是夏装,但凡是朱翠兰给赵方初做的,必得有他一份,就这有时朱翠兰还心疼他,偷摸多做一件呢。
  当初从杨家带过来的破包袱,里头有几件旧衣裳,要是搁别人家里,里头的衣裳拆了还能改成鞋面打个补丁。
  但赵洛川嫌晦气,早就扔了,家里旧衣裳多的是,留着那些破烂玩意儿干什么,看着来气。
  杨冬湖今儿穿出来的衣裳也是过了年新做的,朱翠兰眼光高,挑的料子都很衬人。
  赵洛川接过料子在杨冬湖脸前比划两下,不顾杨冬湖的劝阻,对着大姐道:“那行,这个要了,再给我拿一个跟这条颜色差不多,略深一点的,绢布的也拿两条。”
  “哎,好嘞。”
  杨冬湖拽住赵洛川的胳膊,眉头紧皱:“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香囊荷包咱都有了,帕子我还没有呢,等回去了你也在上边绣点东西,我肯定日日都拿出来用。”
  杨冬湖顺着赵洛川的话将目光移至他的腰间,那里挂着一个素色的荷包,荷包样式倒是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上头的刺绣倒是很能晃人的眼。
  上头的花朵扭成一团,分不清叶瓣,底下一大块绿色的绣线乱糟糟的堆在一起,分不清是草还是花底下的绿叶。
  杨冬湖自己都觉得丑的让人不忍心多看两眼,又想起来素禾说他的绣工差,这会儿心里不是滋味,才不肯接这绣活儿。
  “我才不绣,带出去叫人笑话。”
  赵洛川付了钱,把绣布揣进怀里,闻言笑道:“你不愿意绣也行,你教我,我给你绣,到时候你日日带在身上,别人问起来也就只会笑我了,成不?”
  杨冬湖一想到赵洛川那拿弓箭的手去捏那细如发丝的银针就想笑:“针都捏不起来还想绣花,美得你。”
  买过绣布离卖云吞的阿婆就不远了,再往前走两步,果然就看见赵方宇和赵方初二人正卖力的吆喝。
  清晨人不多,还是快晌午了才有府里的大管家出来采买,一口气将飞禽买去了大半,如今脚底下还剩下两只野鸡子。
  “方初,累不累,快喝碗甜水。”杨冬湖从路边买了几碗甜水,他和赵洛川在摊子上喝完了才走,又带了两碗给卖一上午飞禽的二人。
  赵方初只要是吃的他都欢喜,接过糖水猛灌了一大口,咂摸了两下嘴巴,意犹未尽道:“好喝,现在就有卖甜水的了?”
  虽然已经五月份,天气也越来越热,但还未到真正暑热的时候,这时候的甜水还没到冰到凉牙的时候。
  “今儿也是头一回见,饿不饿,吃东西没有?这有烧饼,先垫垫肚子。”
  赵方宇接过赵洛川递来的甜水,也是一饮而尽,又将烧饼卷起来咬上一大口。
  “就剩这两只野鸡子和一只斑鸠?”赵洛川伸手翻了翻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飞禽,问道。
  赵方宇嘴里嚼着烧饼,没出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上回因着纸鸢的事儿,赵洛川还没来得及好好谢谢出手相助的宁旸,这会儿人都已经在镇上了,于情于理都该去看看人家。
  “卖不出去就算了,昨儿回来还没吃上肉呢,斑鸠等会儿带回去直接烤了解解馋,至于野鸡子嘛,咱们来镇上一趟,上回的事儿还没好好谢谢宁旸呢,咱们该去看看才是。”
  帮的是自己家里人,不必赵洛川说,赵方宇也是早就想去谢谢人家的了,当然不会有异议。
  赵方初早就卖烦了,现下终于解脱了还能得一顿肉吃,开心的跟什么似的,忙不迭的把野鸡提溜到板车上。
  他们来得早,时辰尚且充足,两个小哥儿路过什么摊子都要停留一会儿。
  宁灿也帮过他们不少,合该一块儿感谢了才是,就是不知道宁灿没有没住在镇上。
  索性遇到些小孩子爱玩的玩意儿就直接买了,要是宁灿不在镇上,就让宁旸回头捎去也是一样的。
  宁旸的铺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忙活,还要穿个外衫的季节,他一个人在屋里打赤膊还觉得热的不行,豆大点的汗滴顺着下巴落在地上,身前只围了个厚厚的围裙用来挡飞溅出来的火花。
  屋里锅炉烧的正旺,赵洛川才一踏进去就觉得闷热的不行,实在是待不住,便转身出来喊人。
  宁旸放下手里的活,随意拿了条汗巾抹了抹头上的汗,然后搭在了脖子上,就想这么大喇喇的走出来。
  快到门口了才想起来不知道赵洛川身边有没有跟着哥儿,自己赤裸着似乎不妥,又回去披了件衣裳。
  “快进来,又给食楼送东西来了?这回来的可不早,去年这时候都快送第二回了吧。”宁旸笑着将人迎进铁铺后头的院子,招呼着让人坐下。
  第125章 冤家路窄
  野鸡还留有一口气,在地上挣扎着扑腾了几下。
  赵洛川附和笑着:“今年晚了几日,还不是因为踏青节的事儿耽误了,这说起来还多亏了你,上回的事儿还没来得及谢你呢,今儿还剩了两只野鸡,拿过来叫你和灿姐也尝尝鲜。”
  后头的院子不算大,院子中间摆着一张小方桌,旁边有临时搭建的棚子,四周围上了幔布,里头搁上一张床,这就是宁旸平日里临时休息的地方。
  铁铺离宁旸住的老宅隔着几条街,虽然路程不远,但他嫌来回折腾的麻烦,不常回去,有时候宁灿带着孩子来看他,他便回去陪着住上两日。
  其他时候都是一个人随便在这儿就打发了。
  宁旸起身给几人添了茶水,摆摆手道:“举手之劳,都是小事儿。咱俩这关系,你还跟我客气这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