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徐莲衣去世以后赵洛川被赵海糙养着长大,只要吃喝不愁别的都难照顾到。
小时候赵洛川个子抽长的快,要不是有朱翠兰看赵洛川的衣裳袖子都短一截,怕是他得几年穿不合身的短衣裳。
赵洛川与赵方宇年岁差不多,朱翠兰那时候做衣裳存布料都是两套一起,时间久了也就成习惯了。
本来与王杜娟闹成那样,杨冬湖稀里糊涂的进了门,朱翠兰还可惜这套料子没派上用场。
自从赵洛川跟她说他要跟杨冬湖成亲以后朱翠兰就一直着手准备,谁也没说,虽然她现在眼神不如以前好使,但绣东西的速度也谈不上慢。
大半年过去,就差了个收尾,七月底之前就能彻底完工。
赵洛川没有找人算日子,他把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杨冬湖去年到赵家来的那一天,九月二十。
算算日子还不到两个月准备,朱翠兰对他和赵方宇一样上心,跟娶自己亲儿媳妇是一样的。
成亲的琐碎杂事朱翠兰和赵河都已经置办妥当,全都跟正儿八经的娶亲是不差分毫。
现在就差了一副头面,这个赵洛川说他自己找人打了一副,朱翠兰就没插手。
杨冬湖心里没有个准备,赵洛川光说要娶他,但却没跟他说过成亲的琐事,他还以为要等到赵方宇和杨安锦的成亲以后才会轮到自己。
是以他听到这些话有些惊诧:“九月?可这已经快七月底了,你怎么没跟我说?我,我什么都没来得及弄,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你别急,别急,”赵洛川把杨冬湖拉到屋里,安抚他激动的情绪:“那些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你就安心当新娘子就成。”
“可是,安锦说,成亲的哥儿是要自己绣嫁衣的,他自己成日在家准备这个,可,我,我,你不跟我说,我没准备,我不知道要弄什么。”
杨冬湖被这么大的事儿一下砸懵了脑袋,说话都是颠三倒四,心里说不上来是欣喜居多还是埋怨多。
赵洛川准备这些没跟他说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总觉得杨冬湖就这么跟着自己太委屈,去年刚来,别人问起他是谁,杨冬湖都不敢说是自己夫郎。
从没有哪一个要成亲的哥儿是自己忙前忙后请喜婆,找席面的,最多像杨安锦那样也不过是绣个衣裳。
其他的都有父母忙活,赵洛川父母都不在,杨冬湖那吸血虫家人有跟没有是一样的,也不对,还不如没有。
既然如此,那赵洛川就自己来,杨冬湖就当个待嫁哥儿什么都不用想就好。
“你什么都不用弄,嫁衣婶子给你准备好了,是她自己亲手绣的,咱俩的手艺你也知道。听人说孩子手艺不好,当娘的会替孩子绣嫁衣,你现在就算是没有娘家撑腰,嫁了人是要受欺负的,婶子说了,她就是你的娘家,她给你当娘。”
第227章 你值得最好的
朱翠兰从杨冬湖进这个家门开始,就没对他不好过,虽然偶尔会像唠叨赵方初那样唠叨自己两句,可杨冬湖知道她对自己是当亲孩子疼的。
他在朱翠兰身上得到的关爱,比从他自己母亲身上感受到的要强烈的多,杨冬湖不想在赵洛川面前掉眼泪,但是听完这话他的眼眶实在忍不住泛红。
“婶子怎么没跟我说。”
赵洛川只想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叫夫郎不必忧心,说不定杨冬湖一高兴自己还能得个想,这哪儿想到说出来高兴不见,倒惹的人直掉眼泪,他有些手忙脚乱的抹去杨冬湖眼角的泪水。
“你别哭啊,是不是怪我说的晚了?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我光想着弄好了让你欢欢喜喜嫁给我,没想到先把你惹哭了,要知道你会不高兴,我早早的就跟你说了。”
“不是。”杨冬湖才不是因为这个掉眼泪,他擦擦眼睛摇摇头:“送婚书的时候你就跟我说过,我知道的,上回也看了柜子,我就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快。”
“这还快,我还嫌太慢了呢,这都拖了一年了。虽然在外人眼里咱们是两口子,可你糊里糊涂的跟了我,肯定会有人在背后说你,村里那棵大树底下编排话多了去了。该有的礼数咱们一点儿也不能差,到时候花轿把你从婶子家接上,绕着村子走一圈,我就想叫所有人都看看,你不比任何一家小哥儿差。杨家没有珍惜你,是他们没眼光,如果让我现在去给你下聘,别说二十两,就是五十一百两,我全都愿意掏给你。”
他说这话杨冬湖没有丝毫怀疑,赵洛川对自己的好比他嘴巴说出来的更多,他每去一次山上回来少说也有十几两,去年到过年的时候已经存下了不少钱。
但是过日子就是有进有出,赵洛川一个人过日子还不觉得,有了夫郎至少吃喝上面是省不得的,哥儿不跟汉子,养的得精细些才成。
杨冬湖的衣裳去年新做今年也新做,这还不到夏末,秋天的衣裳朱翠兰又开始选料子了。
那些料子要不就是朱翠兰以前存的,要不就是她新买的,赵洛川不会让朱翠兰吃亏,找机会就会把这个钱填上。
如今条件好了,银子越存越多,家里人从来也没亏过嘴巴,荤腥几天就要买一次,鸡蛋更是每天都不断,又交清了定柜子的钱,买了新娘子的头面,花轿是从镇上租的,抬轿子的人也要花钱请。
把这些东西置办好他没花杨冬湖的一文钱,那些卖饼的钱是杨冬湖自己的小金库,赵洛川怎么也不会动那些钱,这么一算买完家里的银钱也只是剩点儿。
但成亲都是要有酒席的,从便宜到贵都有,赵洛川不吝啬对杨冬湖,想给他最好的,而酒席是村里人能吃到嘴里也是最在意的。
且以后日子还得过,总不能不顾成了亲以后,所以赵洛川才想在婚期之前多挣些银子放在手里有底气。
杨冬湖又想哭又想笑,扑进赵洛川怀里把脸埋在他的胸口,他这时候什么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只能一遍遍的叫川哥。
赵洛川知道人不是生自己的气,笑着亲了亲他的发顶,紧紧搂住杨冬湖二人一起倒在床上,这会儿他什么旖旎心思都没有,只想好好感受怀里人的存在,把他准备的那些东西都一一说给杨冬湖听。
杨冬湖没成过亲,也没坐过花轿,可他见过,去年朱一程成亲的时候他的看真真切切,赵洛川比着他成亲那时也不差什么,甚至还要更精细。
“川哥。”
杨冬湖瓮声瓮气的声音从他怀里传出,赵洛川突然被打断,低头疑惑道:“怎么了?”
“这些我都没经历过,我怕到时候我会出岔子。”
“不怕。”赵洛川笑道:“有什么不知道的你尽管问婶子,她会跟你说的,再说出岔子也没事儿,没人会说你,别担心。”
外头蝉鸣急促,日头越来越烈,杨冬湖心里全装满了即将要成亲的喜悦,心里那点儿离别的烦心也都抛诸脑后。
院里传来走动的声音,听脚步像老太太从门口树荫下乘凉回来,杨冬湖透过窗户往外看,才发觉已经都已经晌午头上了,饭还没做。
“哎呀,怎么都这时候了,光顾着说话,奶奶该饿了,你想吃什么,我去做。”
赵洛川黏着他一起从床上起来:“我跟你一起吧,我来烧火。”
两只小狗被走路的声音吵醒,又见一个生人它俩也不害怕,摇着尾巴就凑在老太太身边。
“奶奶,你回来了?饿不饿,我现在就去做饭,你想吃什么?”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向他:“我都行,这两只小狗哪儿来的?”
杨冬湖看老太太跟小狗逗弄的新奇,搬了凳子到廊下让老太太坐着,省的站着太累。
酸梅子水这会儿温的刚好,老太太在外头跟人说话嘴巴肯定口渴,杨冬湖一边把水端给老太太一边回答道。
“村里菊老太家的大黄狗生了好几只小狗,我跟她讨了一只回来养,说不定以后还能跟大川去山上打猎呢。”
杨冬湖嘴里嘬嘬两声,两只小狗翘着短腿就奔过来,他指着小肥狗笑道:“这个是方初的,他也要了一只。”
“方初好吃,连养的小狗也是肥嘟嘟的,还挺像他的性子。”老太太口渴,即便不好贪嘴这会儿喝的也快。
“奶奶你坐会儿,饭一会儿就好。”
这东西毕竟酸,杨冬湖笑老太太跟孩子一样,嘱咐她缓缓的喝,省的伤胃。
赵洛川在院子里摘晌午要吃的菜,看见被咬坏的藤子多嘴问了句怎么回事儿。
小狗跟着杨冬湖一起跑到了菜园子边上,摇着尾巴跳的欢快,根本不知道主人正在告状。
“没注意让小狗进了菜园,它俩太小了也不懂,反正那藤子也没用了,刚好它拔了还省的我费事儿。”
赵洛川听他说这样的忍不住发笑:“对这俩小狗你也太心软了,狗崽子还是得教,要不然祸害东西。”
“它俩还小,慢慢来,聪明着呢。”
杨冬湖点点头,接过采摘的菜进了厨房。
他话音刚落,小狗嗷呜一口咬上赵洛川的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