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她转身对着人群,一字一句道:“我来此,并不是为了骂你们,只是不想见你们犯蠢事,你们家人养育培养你们不容易。最后劝诸位两句,与其在这里叫嚣着要废我官职取我性命,不如把精力用在如何取得功如何使大汉更加国富民强上。”
  众儒生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看着沈乐妮。
  沈乐妮顿了顿,最后道:“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大汉君王的庇护、吃着大汉百姓种出的粮食,就应该为大汉奉献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
  听见最后那几句话,白奚及一众儒生眼睛陡然一瞪。
  人群里忽然陷入寂静。
  而沈乐妮看见他们这副死机的样子,就放下了心。她说这句话,不仅是教育他们,更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免得他们日日上窜下跳说她无知,令她不得安宁。
  远处忽然传来动静,原来是霍去病带着官兵大步跑来。
  “都给我抓起来,先关牢里!”霍去病下令道。
  这群儒生一见这么多手执长矛的官兵登时就慌了,也不敢反抗,没一会儿人都被抓走了去。
  处理好这件事,霍去病才来到沈乐妮面前,将她打量了下,见她没事才松了口气。他关切询问道:“你没事吧?你竟然还敢冲到他们面前去和他们理论,我看你才是胆大。”
  “我是想自己解决这件事。”沈乐妮耸肩道。
  霍去病知道她的目的,“你是想救他们还差不多。”
  “被你看出来了。”沈乐妮迈步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霍去病跟着她,“你救他们做什么?这些人,就该让他们长长记性和脑子。”
  沈乐妮道:“我是为了自己而已。”
  “行。我要去宫里禀告陛下,就不同你一起回去了。”
  沈乐妮朝他挥手,“去吧去吧。”
  当日刘彻知道后,龙颜震怒,虽然还没有出现在宫门逼宫,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刘彻下旨把这些聚众的儒生全都抄家拉去充军,又下令谁再敢闹事,四处扰乱民心,下场等同于此。
  这一场风波来势汹汹,去也匆匆。
  .
  很快就到了沈乐妮开展宣讲会的日子。
  地点还是在章城门外,她一大早就来到了此处,把东西都准备好。
  因为害怕没什么人来,她之前便宣传的是宣讲会的名额只设定五百,抢到名额的人,不论年纪大小,听完宣讲会后每人都可以领三斤粮食,但只能是女子。
  所以百姓们一大早就赶来抢名额了。虽然知道只能是女子,但还是有许多男子前来围观,章城门外还是被围了一层又一层。
  沈乐妮放眼观察了下,见划定区域内的五百个女子中,大多数都是三十岁往上的妇人,年轻一点的不过少数,而区域外同样如此。
  不过没关系,只要肯学习上进,年龄不是问题。
  等时间差不多了后,沈乐妮便走到台上,朝众人道:“很高兴大家今日来到这里参加宣讲会。大家也知道,我要筹建一支女医队,所以开展这个宣讲会,主要就是招募一些愿意加入女医队的女子。所以我今日就会把有关女医队的事情都告诉大家。谁知道我为何筹建女医队?”
  台下百姓道:“不是要在军营里救人还是啥的?”
  沈乐妮道:“女医队的作用,便是若军队出征,女医队就会随军而行,在军队里担任救护及照顾伤兵的职责。若是不用出征,就会在女医堂里坐堂。我知道女子有时候看病不太容易,所以有了这些女大夫,诸位姐姐妹妹若是哪里伤着了,都可以去女医堂找大夫。以后我也会尽力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女大夫,诸位以后看病也会很方便。”
  “好,好啊!”
  “听起来,有了这个女医队确实不错啊。”
  “国师说得对,有时候咱们女子确实不好看大夫。”
  “是啊……”
  沈乐妮说道:“现在我来说一下招募条件。其实也没什么,只要肯努力学习,没有年龄要求。只是加入女医队的话需要日日学习,所以在场的若是想加入的话,必须确保自己日日不能缺席。”
  百姓们面面相觑,相互讨论着。
  “可是要当大夫不是需要识字吗?”
  “是啊,不识字该怎么办?”
  沈乐妮回答道:“不识字没关系,以后会教大家。”
  “那加入女医队有什么好处?”
  沈乐妮道:“这也是我马上要讲的。从加入女医队的第一天开始,每个月都有三两银子的月钱,在女医队待满一年,则另外有十两银子的奖励,以此叠加。”
  虽然有一些词百姓们听不太懂,可他们听得懂有多少钱拿,于是人群忽然躁动起来,许多人眼睛登时就噌噌冒出了光。
  “哎哟!我没听错吧?每个月都有三两银子月钱呐!”
  “待一年额外十两银子啊!”
  “老天,真有这等好事?”
  “我绣帕子一年也赚不了十两,这做女医队的大夫,一年便可以拿好几十两!”
  “不管了!我要去!”
  “我要做大夫!”
  “我也要!”
  沈乐妮说完,果真有许多人经受不住诱惑,开始吵着闹着要当大夫,她对此显然有所预料。于是她又道:“在开始招人前,我还要提醒一下,若是想成为女医队的大夫,必须每日都要有时间!不识字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学习、努力上进。希望诸位先仔细想清楚。”
  人群里又嗡嗡起来。
  “我想去,可是我家里那个肯定不让我去,哎……”
  “我还要照顾孩子呢,也不能日日都有时间啊。”
  “一年能赚几十两呢!这么好的机会,我这辈子说不定只遇到这么一次,不能错过了!”
  “我还算识得几个字,学起来应该不难吧?”
  “唉!我怎么就不是个妇人呢,这大好机会白白错过!”
  “……”
  等百姓们自己想了想,沈乐妮便对所有人说不管区域内外,想加入的人现在就可以站到台前来。等她说完,许多人便争抢着跑来,生怕慢一步就被抢了去。
  最后沈乐妮数了数,一共不过百余人,而在场的女性却有上千人。
  而且这一百多人里面,别说十几岁的,就连二十几岁的也没有几个。
  宣讲会到这里也算结束了,沈乐妮让人那把米粮都发下去后,就让人疏散了百姓。
  而沈乐妮问了这百余人一些简单的问题,算是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有谁识字,有谁懂医理等等,然后便准备带着她们去学堂看看。
  就在这时,人群外忽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国师大人!我、我可以做大夫吗?”
  正和她们说话的沈乐妮闻言转头看去,见说话的是一个看上去约莫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她穿着一身补过多次的旧衣裳,但望着沈乐妮的眼神,却认真而纯澈。
  -----------------------
  作者有话说:[1]“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北宋张载。
  超级喜欢横渠四句!
  第110章 秋云
  小姑娘被侍卫拦在了外面,沈乐妮挥手示意侍卫放她过来。
  等她到了跟前,她望着沈乐妮,再次朝她说道:“国师大人,我想当大夫。”
  沈乐妮看出了小姑娘很紧张,她便笑得温和,问道:“你可是想好了?”
  小姑娘点头。
  “那你父母可同意?”
  小姑娘顿了顿,说道:“我爹很早就去世了,我娘身子弱,所以我想赚钱,给我娘买些补身子的。”
  沈乐妮闻言,不由心疼起这个姑娘,小小年纪便要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虽然她很想让她加入,可是一些事情必须要问清楚。她问道:“那你可告诉你母亲了?”
  果不其然,小姑娘抿了抿唇,最终垂眸摇了摇头。
  沈乐妮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瘦小的肩膀,唇边挂着温和的笑意:“没关系,你先与我们一起去女医堂看看,然后你回去同你母亲说一声,若是她同意了,你便来女医堂。”
  小姑娘望着沈乐妮,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秋云。”
  沈乐妮带着这一百多人去了女医堂,如今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她带着她们随处看了看,便道:“今日大家回家以后,各自做好准备,仔细想想你是不是真的愿意加入女医队。如果确定的话,两日后来这里。”
  她把她们带至大门口,看着她们各自散去。沈乐妮叫住那个最小的姑娘,微笑着对她道:“秋云,你回去后记得告诉你母亲,若是她不同意,那……你便要听她的话,好吗?她只有你一个亲人,别让她为你担心。”
  秋云抿着唇,还是点了头。
  .
  如今长安城内总算是安宁了下来,但那一场无形的硝烟仍旧给一些人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冬日的阳光总是难得的,沈乐妮坐在庭院里一处露天的石桌边,仰头闭着眼沐浴着温暖的冬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