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沈乐妮点了头。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霍去病追问。
敌不过他的探索心,沈乐妮只好将其余的计策一一告诉了他。
霍去病听着听着,像久旱的人逢了甘霖,脑中被知识充盈。他噌的从地上站起来,双手击打在一起,嘴里感慨道:“妙啊,真是太妙了!”
沈乐妮也站起了身,冲他扬眉道:“如何?虽然我不懂你的阵法,但兵法我可知道不少。”
霍去病哼了声。他摸着下颌道:“这里面的一些计策,倒是可以与我的融合在一起……”
见他正认真思考着,沈乐妮摆摆手道:“你想着吧,我先回去了。”
一听她要走,霍去病急忙出声喊住她:“哎!等等!”
沈乐妮停下来回身看他,“还有事?”
霍去病也不知他还有什么事,喊住她是下意识的而已。他脑子里飞速运转着,须臾眼睛一亮,朝她道:“都来到城外了,不去跑跑马?”
沈乐妮转了下眼珠子,边往回走边活动肩颈道:“你说得对。许久未跑过了,索性今日
已无事,也该锻炼锻炼了。”
霍去病心里一喜,连忙让人牵来两匹好马。
沈乐妮翻身上马,勒住缰绳冲霍去病扬起笑容:“我先行一步了!”
话罢,她一夹马腹,轻喝一声,便飞快地冲了出去。霍去病立即上马,紧跟在她身后。
.
八月初,第五次军训正式开始。
沈乐妮照旧将这三千人按一连一百余人分为了三十个连,只是这次因为教官不多,每个连只能分到一个教官,由此可见此次她的压力有多大。
不光如此,沈乐妮这次让卫青代替了她的总教之位,让他来进行管理,毕竟以后人数越来越多,她必须要培养出两三个能够担当得起总教之责的人。
而沈乐妮除了巡视每个连队,还要把上次军训各个连长挑选出来的预备教官人选由她亲自再次进行培训,总共十三人。
然后还是老规矩,沈乐妮让各连长从平日训练里挑出至少一名优秀将士,作为预备教官进行重点培训。
何平安此次果然开始了单独带队,只不过沈乐妮叫了和他同一个训练场的教官帮忙看着点,交代了不要让那些军士故意捣乱影响到军训进程,指出何平安训练中的错处,其余的事情则一律不要插手。
考虑到要把女医队带进校场,沈乐妮在第一日的集合大会上就告知了所有人,并重申了一下刘彻制定的相关律法,告诫了众人一番,才将女医队带进校场。
虽然沈乐妮警告在先,可不论女医队走到哪里,还是能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沈乐妮看在眼里,于是她把女医们叫到一处,先是问她们道:“这几日,可有什么事发生?”
有人叹道:“回国师的话,有您和诸位将军在这里,自然没有人敢对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可……可我们走到哪里,那些兵油子就一直盯着我们看,盯的我们浑身不适……”
其余人也附和点头。
“是啊,你说盯着秋云和知琴姑娘她们看也就罢了,盯着咱们这些三十多貌若无盐的妇人看作甚?”
有人打趣她道:“或许人家就好你这一口呢?看看你,要啥有啥。”
那妇人啐她一口:“去你的!不要脸!”
经她们这一番说闹打岔,气氛也松了下来。
沈乐妮想了想,唇角浅浅一扯,说道:“不如这样吧,麻烦诸位替我考验考验这些将士,揪出那些心思不正之人,也算作给他们敲一敲警钟。”
罗娣问:“什么考验?”
沈乐妮道:“诸位平日里无事的时候,就多去他们跟前晃晃,谁爱看你就去谁的眼前晃。一旦他们说了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你们便立刻跟教官或者跟我说。”
“可若他们只拿眼睛看人呢?”
言语或者行为不尊重,总归是证据,能让他们受到惩罚,可要是他们就用眼睛盯着你,总不能上去就扣人眼珠子吧?那可没理哩!
“那你便直接上去给他一个耳巴子。只管打,其余的有我担着。”
众妇人一听,心里顿觉畅快,那点膈应登时消散。
既然国师都发话了,那她们可就不客气了!
第130章 何平安的成长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女医们按照沈乐妮的话,时常在将士们跟前晃悠,还专挑教官们不在的时候。
果真在几日后就出了事,还是两件事。
一件事与李知琴有关,某一日午时,李知琴在热水房等着打水的时候,注意到旁边有股带着淫邪的视线一直盯着她,起初李知琴觉得很不适,但她只是皱了皱眉,并未在意,然而那人认为李知琴性子软糯,不敢声张,愈发无所忌惮,开始上下打量她,还盯着她胸前看,李知琴便再忍不了,径直走到那人面前也盯着他的眼睛。
当时周围还有不少人,就在所有人不明所以的时候,李知琴忽然抬起手,当着许多人的面,狠狠甩了那男人一巴掌。
响亮而清脆的声音,打懵了所有人。
那男子险些当场还手,幸亏被旁人拦了下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秋云也遇到了事。她吃完午饭后去了一趟庵庐,从庵庐出来后不久,碰上了一个男人,那人把她堵在路上,说有件事想请教秋云,秋云便问他有什么事,那男人将秋云叫到一边的僻静之地,竟然询问秋云可曾婚配,说他看上了她,问她多少聘礼可以娶她。
秋云听了当即拧眉,一个字也没说,转头就要走,可却被男人一把拉扯住,秋云使劲挣扎,可这番动作却好似刺激到了那男人,他竟伸手要摸秋云的脸。
秋云一急,同样给了他猝不及防的一巴掌,将那人打的一愣一愣的。
那男子反应过来后登时怒了,嘴上骂着,作势就要打秋云,幸而秋云大喊大叫引来了不远处的人,才没让那男子得逞。
一下发生两件事,当时沈乐妮就把所有人都集合了起来,用她让人帮忙做的古代版扩音器,当着所有人的面,训斥了两个犯事人好一通,不仅将两人赶出校场,还革去了两人军士的身份,言两人此生不得再参军。
对于将士们来说,这个惩罚无异于算是极重的处罚,也算是看到了沈乐妮对于这些妇人的看重,因此后来那些人倒也收敛了心思和行为。
毕竟一日吃三顿,还顿顿有肉的好事,可不常有,他们可不想离开这里。
惩戒完两人,沈乐妮又再次讲了下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不尊重女子,包括轻浮的眼神,而后她环视台下,沉声道:“尔等与这些女子,皆为同胞!既为同胞,当互相尊重,不得行欺辱之事!另外,本国师再次言明,本国师眼里容不下此等不敬、甚至欺辱女同胞之人,倘若谁再犯,休怪本国师手下不留情!”
沈乐妮极少在外人面前自称本国师,可见她此番是真的动了怒。
“作为军士!要做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神坚定,不被任何外物所干扰!”她环视众人,最后沉声质问:“尔等,究竟能不能做到?!”
将士们的回答震天动地,回荡不绝。
.
校场中,因为这件事,倒是安生了下来,没再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军训顺利地进行着。
可朝堂上,却又不太安宁。倒也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只是今年夏日比往年更炎热干燥,暑日漫长,许多地方莫名起了山火,烧毁了不少村庄,也烧死了不少百姓。
可一些靠近江河的地方却又多发水患,水势猛烈,冲垮了许多村庄,淹了许多农田,致使不少百姓成了流民。
这些日子以来,刘彻的御案上每日都有各地上奏的许多奏疏,内容全是有关灾情的。
虽然刘彻也拨了很多款、派中央官员下到地方去亲自治理和监管灾情,可毕竟是天灾,人无法干预和阻止,只能尽量疏散当地百姓,减少损失。再等这个多灾的节气过去,方能开始治理。
但真正令刘彻皱眉的,并不是这些灾情,毕竟天灾过去也常有发生,积累了不少经验,不是无头苍蝇一样只会乱转。
是因为他的御案上许多的奏折里面,掺杂了几本内容不一样的奏折,上面言有些地方的百姓,还记得去年
那块带着图案的石头,他们相信那是上天的警示,认为这些灾祸都是国师带来的,她的出现,会危害到大汉。
清凉殿内,刘彻看着手里的奏疏,眉头不禁深锁,他一下把奏疏丢到一边,对下方的公孙弘道:“去查,此事背后之人。”
不是怀疑,而是肯定。
公孙弘拱手。
“另外,把这些谣言都压下去,朕不希望朕的案上再有此类奏疏。”刘彻沉着脸色道。
幸好只是有少数几个灾祸严重的地方在传这些东西,想压下去还不算太难。
公孙弘应声而退。
各地灾患频发,长安也是暑热难耐。
这次军训时间较长,所以沈乐妮倒也没有急着赶进度,大热天时会增加一些将士们的休息时间,每日备足茶水,确保将士们不因训练而热坏身体,但该训练时也是颇为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