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刘彻哈哈大笑。
  霍去病暗暗观察着刘彻的神色,心里有些没底。
  虽然陛下不会猜疑,但或许会考虑权势的平衡。毕竟一方独大,会使得朝堂失衡,带来无尽的麻烦。
  他安静等待着刘彻的回答。
  刘彻背着双手,在殿中踱步,迈了几步就停在了那里。他微仰着头轻轻叹了一声,才道:“朕不是那等过河拆桥、朝用暮弃的君王。何况国师对于大汉有大用。这么几年来,国师对于大汉的付出,朕亦看在眼里。国师心性如何,朕也看出了几分。”
  他慢慢转身望向霍去病,又道:“朕也信国师,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若国师能始终心有分寸,朕亦能成人之美。”
  得到心心念念的回答,霍去病顿时就将激动开心写在了脸上,“臣多谢陛下!”
  刘彻嗤笑了声,嫌弃道:“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快给朕收起来。”
  霍去病将现出来的一口白牙藏了回去,斟酌几许,瞅了眼刘彻,还是开口道:“可是陛下不担心,臣与国师成亲,官权过大,使朝堂失衡?”
  “再大,能大得过皇权?”刘彻睨他一眼,不以为意。
  “皇权是天,官权再大,自然不可能遮了天去。”霍去病耿直道。
  刘彻嗯一声,算作认可这句话。但下一秒,他不知因何轻笑了一下,有些看笑话的意味:“但朕怎么感觉,国师并不愿嫁给你?”
  霍去病眉眼当即一垮。
  刘彻乐了,“怎么,她果真与你说过了?”
  “……是。”霍去病很不想回答,但面对君王,不能不回答。
  刘彻上下打量他一眼,忽而叹了一声,摇着头道:“冠军侯啊,你……路还很长呐。”
  霍去病欲哭无泪。
  刘彻一脸很想帮他却无能为力的模样:“此事朕帮不了你。若朕强行下旨给你二人赐婚,说不定反倒适得其反。”
  “臣明白,谢陛下好意。”
  看他没精打采的样子,刘彻也没办法,只能道:“朕相信你。等你什么时候拿下了国师,你再来找朕求旨意吧。”
  霍去病只得拱手:“是……”
  刘彻笑道:“朕等你好消息啊。”
  霍去病内心一把辛酸泪。
  .
  次月,刘彻于朝会上下旨,于元狩二年春三月,对河西起兵,夺取河西之地。
  旨意下来后,整个大汉都开始为此次战役部署备战。
  寒风凌冽,硝烟渐起。
  长安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雪花如絮,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沈乐妮踏进殿门,宫人放下厚重门帘,将浸骨风雪拦在了殿门之外。
  “陛下。”沈乐妮抬手行礼。
  刘彻正在笔尖不停地处理奏疏,手边的竹简已经堆了一小堆儿,闻言他头也不抬,“你且等等,朕这里还剩几卷奏疏。”
  “是。”沈乐妮便垂首候立一旁。
  一刻钟后,刘彻放下御笔,有些疲劳地长舒了口气。
  “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没什么大事。”刘彻轻轻扭动着手腕,说起道:“如今你那军训,也开展了好几次了吧?”
  沈乐妮回道:“已有六次。”
  “参与过的将士数量有多少?”
  “已达万人。”沈乐妮补充:“多为冠军侯所建之骑兵。”
  刘彻浅浅嗯了一声,忽然神色感怀:“朕还记得,那年章城门外汇演,仪仗队何等风采,令百官百姓,赞叹不绝,一连好几个月,成为长安城百姓朝臣茶余饭后的谈资。”
  听他说起这个,沈乐妮心思一动。她面上带着笑容,郎朗道:“正是大汉将士个个骁勇威猛,臣只不过是将将士们最好的一面为陛下挖掘出了而已。”
  刘彻笑了两声,“国师这两年在朝堂上,也学去了几分阿谀奉承之术啊。”
  沈乐妮稳如老狗,“臣只是实话实说。”
  “你说的倒也是。我大汉将士,自然个个勇猛。”说笑完,刘彻说起了正事:“朕有意,再举行一次汇演。国师觉得如何?”
  沈乐妮心道果然猜对了。她开口道:“战事在即,寒冬凛冽,确实有必要提一提将士们的士气。且在城内开展军队汇演,不仅可以提高将士士气,还可以鼓舞大汉百姓。若将士与百姓同心,于战事只会有利无害。”
  “说得不错。国师认为此次汇演为多少人合适?”刘彻问。
  “三千人足以。”
  “可。朕便将此事交予你和冠军侯。朕给你二人半月时间准备,可够?”
  “足够。”
  刘彻颔首:“既如此,朕便等着半个月后,于章城门外重见大汉之军气吞山河之风采!”
  沈乐妮拱手郑重:“臣,领命!”
  出了宫后,沈乐妮便去城外军营寻了霍去病一趟,将刘彻的旨意告诉了他。
  经过商量,两人就在骑军中选拔了两千五百人,再在南军与北军里选拔了五百人,将这三千人带进了军训校场里。
  雪已经停了,薄雪渐消,与尘泥融为一体。
  这三千人都是经历过军训的,再次进入到熟悉的校场,众人在怀念那段亦苦亦甜的日子时,也不免对此行有些好奇疑惑。
  等到人都站好,沈乐妮走到高台上,环视一圈下面薄雾中黑压压的人群。
  这三千人里,有的是不久前才结束军训,有的是去年乃至前年参加的军训,但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重新站在这里之时,他们也没有忘记曾经刻入骨髓的训练,个个姿态挺拔昂扬,闭口安静不语。
  开阔的广场上,虽无人声,气势却扑面而来。
  沈乐妮对此相当满意。她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今日将大家召集到此,乃是陛下有旨。”她正色,扬声道:“陛下有旨,将于半月之后,于章城门前进行汇演!”
  声音在薄雾中荡出去极远,将士们仍保持着安静秩序,但那一双双注视着沈乐妮的眼睛里,是克制不住的激动。
  汇演啊!
  当年仪仗队在章城门外走了一遭,收获了多少百姓的惊叹!陛下更是称之为,大汉第一军!
  很长一段时间,长安城内处处都有人议论仪仗队,说其何其威风凛凛,何其气势磅礴!
  他们早就期待自己也能在百姓们面前走上一走了。都是参与过军训的,他们也想让陛下和百姓们知道,他们也不比那仪仗队差!
  如今,可算是等到了!
  将将士们的眼神收于眼中,沈乐妮又道:“诸位将士也都知道,当年仪仗队在章城门外的汇演,是何样的盛景。如今大汉与匈奴战事在即,陛下也想看看,经过军训的将士们,士气比之从前如何!”
  她环扫台下,沉声道:“所以,将士们!你们能不能在半个月之后的汇演上,再次让陛下、让百姓们看见我大汉军队之威仪?!”
  回应她的,是震破云霄、久久不绝的如同宣誓一般的回答声。
  第185章 战前阅兵
  给将士们打完鸡血后,沈乐妮便将这三千人分开来,照例以一百人为一个方队,组成了一共三十个方队的临时军队汇演组。
  既然是阅兵,那么仪仗队定然必不可少。沈乐妮便将已经成为军训经验丰富的教官的仪仗队成员都召集起来,再组成一支连队,与其它三十个连队共同训练磨合。
  接下来,沈乐妮便同教官们一起抓紧着时间训练,欲在半月后让全长安城百姓看看,大汉将士的最好风貌。
  与此同时,刘彻也将即将再次举办军队汇演的消息散发了出去。不到一日,就已传得遍城知晓。
  毕竟前年那一次仪仗队的汇演,就已是叹为观止,令百姓们称赞不绝,那时候“军训”与“国师”二词,在长安城内很长时间都是街谈巷议。
  何况听说这次汇演竟有三千人之数!那是怎样的震撼!
  若能亲眼所见,此生无憾!可不能错过!
  寒冬天冷,可长安城内像是一个被煮得咕嘟咕嘟冒泡的锅子,各处都在热火连天地讨论此次期待已久的汇演。
  明明时间尚早,可离章城门最近的客栈客房都已被订满,为的就是等那一日到来后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章城门外,抢占一个好位置。
  而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贵人,则不屑于和平民去挤那方寸之地,于是纷纷把目标看向了章城门附近视野开阔、能够尽览城门风光的高阁雅间。好一点的雅间一度被炒上天价,一间难求。
  等到沈乐妮听说时,惊讶到嘴巴都张成了个‘o’型。
  她想过百姓们或许很期待,没想到这么……这都不是期待了,这是疯狂了。
  为了让那些没抢到好位置的百姓们安安心,沈乐妮与卫青商讨出了汇演路线,依旧是从校场出来,从章城门外走过,然后围着整座未央宫绕一圈,再回到章城门集合,接受陛下训话。
  沈乐妮将方案递给刘彻,
  得到应允后,沈乐妮便将消息散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