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等它们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周围的水位险些没过它们的的前半截足肢。
潮水涌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专注于挖掘的虫族们根本来不及反应。若不是队伍中留有几只制空者,深陷于坑中的虫族怕是会永远留在这里。
一时之间,险象环生。
第34章
潮水涌入沼泽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以至于虫族们在应对突发情况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
急速攀升的水位,流沙般的淤泥,外加迅速变暗的天色,无一不彰显着形式的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 虫族们顾不得挖掘工作, 急忙带着挖出的黏土离开原地。
越是早一分离开这里, 生还的机会越大。趁现在水的流速不是很快, 陷入污泥的虫族们连忙尝试摆脱困境。
体型稍小的几只虫族在这时优势较大,它们下陷的速度比其他虫族更加缓慢一些。只要挣扎的力度不要太大,不会加速陷落的过程。
然而,那些身负铜制甲胄的兵虫却遭了殃,金属的重量岂是肉体凡胎可以比拟的?
面对袭击时用于抵御攻击的铠甲在这一刻化为了催命符。不出片刻,它们的半截身体几乎彻底陷入了淤泥中。
在从前的外勤任务中,它们的虫母偶尔会在关键时刻给出建议。
但不知为何, 今天的精神网中格外安静。若不是象征着虫母生命体征的光点在精神网的中心持续发出微光, 这些虫族只会更加惊慌。
与往常不同的是, 虫母的生命光点略微有些黯淡。这么看来,巢穴似乎那边的情况不太妙。
当虫母本身都自顾不暇,显然无法分出额外的精力去照顾其他眷属。
这些习惯了依赖虫母的普通虫族骤然离开了虫母的指引, 表现得格外不知所措。
一边是生死危机,一边是巢穴被入侵的恐慌。两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本就陷入恐慌的虫族更加惊恐。
在无意识间, 虫族们挣扎的幅度更大了。
大概是命运格外眷顾它们,有只兵虫在挣扎的时候意外割断了固定甲胄的绑带。随着金属盔甲的脱离,这种虫族惊讶地感受到自己下陷的速度减缓了不少。
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它立刻开始切割其他甲胄的绑带。
有了它的带头作用,其他虫族纷纷开始模仿。在舍弃甲胄后, 它们总算争取到了珍贵的求生时间。
在虫母无力顾及它们的情况下,虫族们必须自救。
随后,虫族们趁自己还有余力,立刻想办法离开淤泥。
拥有飞行能力的同族乘机飞到空中帮了它们一把。
在虫族们的努力之下,没有一只虫族彻底被淤泥和潮水吞没。
在离开了深坑后,虫族们头也不回地向沼泽地的边缘狂奔而去。
它们在过去更习惯于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在水中行动对当前的虫族而言还是个巨大的挑战。
这些虫族同样不擅长在水流中保持平衡,如果选择放弃挣扎,它们只会被水流裹挟着往某个方向移动,从而距离象征希望的陆地越来越远。
但是,现在的它们别无选择。
若是留下来,怕是只有死路一条。
大概是发现的早,现在的水位还不深,于是虫族们的头部能够勉强露出水面。
之后这些虫族要做的事很简单,便是迅速离开沼泽区。
为了不被水流冲散,它们用足肢勾住了同伴,尽可能以团体的形式活动。
快速上涨的水流中裹挟着大量泥沙,使得水面浑浊不堪,无法看清水下的事物。偶尔有几串水泡从哪边窜出,融化在混乱的环境中。
沼泽区的地面情况本就复杂,如果在里面行走,总有可能踩进下陷的泥坑中难以挣脱。
在这个时候,团体行动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当同伴陷进坑里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拉一把。
于是,虫族们有惊无险地从沼泽区中心离开,在潮水吞没它们之前找到了唯一的生路。
现在它们来到了一处视野相对开阔的地方,目测距离离开沼泽区用不了多久了。
然而,虫族们却始终觉得胆战心惊。这片区域的暗坑不知为何比其他地方都多……
前半段路程有惊无险,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原本提心吊胆的虫族们因此稍稍放下些心来。但是过于平静的路程却让它们感到有些不安,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它们忽略了。
在这种情况下,虫群不知不觉加快了移动的速度。
就在虫群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异变横生。
只见一只兵虫的脚下突然出现了一道漩涡,骤然增大的吸力使得这只兵虫站立不稳,险些跌倒。
在它身旁的虫族们以为是这只兵虫不小心踩到了暗坑,急忙施力,帮它离开这里。
然而水中的情况远比它们想象得更加复杂。那只兵虫不仅没能摆脱困境,反而往下又陷落了几分。它只觉得自己被水流裹挟着不断下陷,且这种异常的情况在此之前从未发生过。
一时间,原本松懈的神经被再度绷紧。
趁自己的同伴还有救,其他虫族也加入了这场拉锯战。
在它们的努力下,那只兵虫竟然硬生生止住了下陷的趋势,再度稳住了身形。
当虫族们自以为松了口气的时候,下方的水中突然间冒起了大量密集的气泡,水面变得更加浑浊。与此同时,向下的拉力再度飙升。
这时那只兵虫才猛然发现水底居然存在活物。
那个东西用它的触手勾住了兵虫的足肢,并在水流的掩护下将其拽入水中。湍急的水流让被困的猎物产生了错觉,只以为是不小心踩到了暗坑,没能及时发现自己被盯上了。
等它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为时已晚。水中的生物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落入其中的猎物却浑然未知。
但兵虫本就是为战争而生的种族,它们的生命力比一般虫族更加顽强。
在发现自己难以挣脱的同时,被困兵虫想都不想便用携带的长矛向下一戳。
金属制成的矛尖本就格外锋锐,它穿透水面,直击下方的东西,并造成了明显伤口。
那只兵虫只觉得自己的长矛刺入了类似于黏土一样柔软有韧性的东西,等到底了,却又碰到了石头一样的硬壳。
因为本体受伤,原本缠着自己的触手顿时一松。这只兵虫抓住机会,迅速离开水面。
只是,这场拉锯战并没有它想象的这么简单。
下一秒,拉力再度增强,令它一个踉跄险些跌进水中。一旁的虫族也反应过来了,纷纷用它们的力量攻击纠缠同伴的敌人。
平稳的水面再起波澜,借着水面分开的间隙,在空中飞行的制空者敏锐地察觉了些许异常。它定睛一看,迅速分辨出了敌人的来历。
所有虫族天生具有传承记忆,因此部分常识类的信息无需学习便能理解。
这是一枚霞光贝。
在同伴的最后一对足肢那里,缠绕着几根半透明的触手。这些触手和粘腻的毒蛇一样,死死抓着兵虫不肯松开。
再往下,便能看见那抓着自己同伴的触手末端连着一对微微开合的外壳。与狰狞可怕的触手不同,这对外壳却显得格外梦幻。
莹白的外壳边缘渲染出一片浅淡的紫色,在水流的打磨下,让贝壳内侧的珠光更加明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种贝类的捕食方式居然这般凶残。
与绝大部分以滤食为主要生存方式的贝类不同,霞光贝喜欢利用自己的触手捕食。它们放弃了被动式的等待,更倾向于主动进攻。
沼泽区本就是淡水与咸水的交汇处,混杂的水流创造出了最适合霞光贝生存的环境。
每日的潮起潮落为它们创造了绝佳的捕猎条件,也使得沼泽区的暗坑数量不断增多。
但也无需为此担忧,在涨潮和退潮的同时,被制造出来的暗坑会被顺势填平,不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确认了敌人的种族后,制空者立刻利用精神网将情报传递给自己的同伴们。
远在沼泽区边缘的战车收到了求救信号,它从藏身的阴影中离开,立刻向着同伴被困的方位走去。
所幸目的地并不在沼泽深处,否则就算战车到来也讨不了好。
它的体型本就是虫族中最为庞大的,跨出一步的距离可以当作两三步来看。
随着战车的不断深入,它踩着的土地越来越潮湿、粘腻。它所穿着的特殊鞋子有效增大了战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下陷的速度有效减缓。
意识到自己不宜久留,战车加快了行动的速度。
渐渐的,它来到了潮水出现的范围。越是逆着潮流向前,水越是湍急。
但不知为何,战车却感受到了某种异样。在第二次进化后,它总觉得自己的身上出现了某种特质。
面对逐渐变深的水面,战车却并没有感受到丝毫恐惧。它放任自己跟随本能,然后试着将自己的足肢离开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