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正好虫族在日常生活中淘汰了不少有裂缝的罐子,完全可以用在捕捉墨鱼这件事上。
等到工具都准备妥当后,虫族们便再度来到了海边。
这第一次大规模捕鱼还是以谨慎为主,仅有两只三阶战车和数只兵虫携带拖网和鱼笼出海。万一第一张渔网报废了,还有替补方案。
于是他们从海岸边出发,然后一路投放制作好的鱼笼组。
为了便于回收,在鱼笼的一端还绑上了个醒目的浮标。这种浮标是利用某种植物的汁液制成的,大量充入空气后再放在低温中迅速冷却,就能转变成全新的材料。
中空的材质本就带来了绝佳的浮力,略微修整外形后又涂上鲜艳的天然颜料,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有两组鱼笼被投在了近海的珊瑚礁附近,有两组鱼笼被投在了一百米左右的深度的海底。
保险起见,绑着鱼笼的线是极其柔韧的金属丝,让鱼笼被冲散的概率稍稍降低。
等最后一组鱼笼在合适的位置投入海域后,位于两只战车后背上的虫族们默契地打了个手势。一方虫族展开折叠的渔网后将另一端抛向远处的同伴,等到渔网两端被拉稳再将它缓缓投放到海里。
虫族们将充分利用返程的时间去捕获沿途遇见的海鱼。
本就隐形的渔网在入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鱼群撞在网上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熟悉的环境中出现了陌生的威胁。
虫族们的运气很好,今天没有遇到任何一条剑尾鲨。随着渔网包围圈的不断缩小,下方的海水中渐渐出现了小规模的阴影。
下网的深度仅有二十米左右,这个位置很少出现肉食性鱼类。
等阴影的深度到达一定程度后,最后的收网开始了。
从未感受过社会险恶的鱼群哪里知道上天的每一份馈赠都暗中标注好了价格,等它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然失去了逃离的最佳时机。
收紧的渔网一步步挤压了鱼群的活动空间,迫使它们聚集起来。
渐渐的,水面上方开始出现了跳跃挣扎的海鱼。
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虫族还是明白的,因此渔网的网格算不上密集,不合格的小鱼都能顺利逃走,只有贪吃的大鱼留在网内。
很显然,第一网鱼获得了史无前例的丰收。
拉网的兵虫们只觉得渔网沉甸甸的,每一次拉动都能感受到鱼尾甩过网线的动静。但仔细一看,背后还有不少隐患。
只见蛛丝渔网在鱼群的挣扎中不断变形,让本就稀疏的网眼不堪重负。虫族们没有料到鱼群聚集起来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力量,以至于错估了渔网的承受能力。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虫族们必须速战速决。
被捕捞上的鱼则放在了战车后背驮着的器皿以内,里面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尽可能让出水就死的海鱼保持新鲜。
有些生命力过于旺盛的鱼被虫族们顺手物理催眠了,总不至于把到手的猎物给放跑。
从外形上来看,捕捞上来的猎物多为沙丁鱼、鲹类还有一些黄花鱼。这些海鱼通常生活在海水表面,且以群体为单位共同出现。
庞大的种群数量是它们的生存策略之一,就算遭到天敌捕食,也能凭借数量优势留下火种,并在新一年的繁殖期恢复鱼群的规模。
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虫族们不想对上剑尾鲨。
收网后,他们便立刻带着渔获返回巢穴。
投在海洋中的鱼笼则在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收一次,频繁收取鱼笼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乍一看,首次出海捕鱼倒是一切顺利。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清点渔获的时候。
只见在堆叠起来的沙丁鱼堆中,出现了与其他同类长相迥异的存在。
它的嘴看起来格外突出,里面布满细碎的尖牙,整条鱼就像从脊背处劈开了一样,仅有一层薄薄的鱼皮包裹内脏,极为丑陋。
沙丁鱼本是小型的滤食性鱼类,体型修长,集群生活,与鲹类和黄花鱼唯一不同的便是它居住的深度可达百米之下的海域。
若是用单纯的基因突变来解释这种情况倒也说得通。
不过,这样长相奇特的沙丁鱼并不单单只有一条。等负责收纳的虫族在整理好渔获后,竟然发现了四条变异沙丁鱼。
接收到这一情报的尤莱亚陷入沉思。
在平原和林地中,虫族从未见过任何变异生物,从其他悬崖上发现的正常海鸠翅膀两侧可没有骨头。但自从靠近海边后,先有刀翼海鸠,再有变异沙丁鱼,让他很难不怀疑深海中究竟出现了什么。
如果傍晚收回的鱼笼中同样出现变异鱼类,事情的复杂性就不同凡响了。
第82章
从海中捕捞起来的正常活虾应该是略微透明的, 一碰虾须就会受惊似的四处弹跳。在那层脆硬的甲壳下,便是冰凉又带点弹性的虾身。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
尤莱亚反复确认了一遍自己的记忆,发现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一只和眼前的虾相似的物种。
只见这只虾的体内没有任何能够被称之为虾肉的东西,出水后的它惊人的收缩起来, 唯有薄薄的一层表皮包裹着内脏, 黑芝麻大的眼睛中透出无机质的冷光。
说是虾中的幽灵也不为过。
偏偏这样奇特的物种没有迅速死亡, 即便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海水也挣扎着往回跳。
抓着这只虾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头皮发麻, 尤莱亚忍不住松开了手,看着它沉到了水底。
然后,这只幽灵虾动了,像一滴水一样融化在环境里。随后它缓缓游到了一条活着的小鱼身上,用纤细的足踩着鱼的脊背。
下一秒,从虾的腹部突然裂开了一条口子,它的外壳像水汽一样无限延展, 在小鱼无知无觉的眼神中将其彻底吞入腹中。
这一过程发生在短短三秒之间。
尤莱亚本以为这条被吃掉的小鱼会死, 但事实恰恰相反。鱼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活在一只虾薄薄的虾壳里, 和往常一样自如游动。
无数看不见的血管从虾的腹部延展开来,扎在小鱼的身上,直到吸干它的最后一滴血才会松开。
这样的进食方式前所未见, 尤莱亚甚至能够从鱼的头顶找到一对属于幽灵虾的眼睛。它就这样背着一只吸血鬼共同生活,永远看不到尽头。
没救了。
尤莱亚看了一眼得出结论。
他怎会想到在回收的二十个鱼笼中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怪物。
第一次回收鱼笼的时间差不多是傍晚五点。
其中十个放在近海珊瑚礁群岛附近的鱼笼中只有普通的鱼虾和海蟹,它们的外观上没有任何异常, 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几只带有裂缝的陶罐倒也真的诱捕到了野生的八爪鱼,虽然和一开始预期的墨鱼有所差距,但有总比没有好。
当时,在虫族出海之后尤莱亚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墨鱼与章鱼的习性不同,应该在夜晚通过灯光来聚集, 然后利用合适的工具完成捕捞。但无缘无故也不好去召回已经离开巢穴的虫族,便只得将错就错。
然而,另外两组鱼笼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投放在一百米深度的五个鱼笼轻得可怕,在回收的时候除了海水带来压力,没有任何生物挣扎的动静。
当回收鱼笼的虫族低下头时只能看见深邃到泛着黑的海水,下方的情况模糊不清,除了巨型海藻摇曳的身影别的什么都看不到。
但既然开始回收鱼笼了,肯定要把它们拉出水面看一眼才划算。
随着一阵无聊拉绳动作,排成一串的鱼笼被渐渐出现在了虫族们的视野中,属于水产的海腥味随之扑面而来。
这一组鱼笼果然是空的,就连海螺都没有吸附在笼身上被一同带出。鱼笼中的诱饵倒是早就消失不见,吃掉它的生物却不知所踪。
在补充好诱饵将鱼笼抛回去之前,有虫族注意到了什么。
等附近的虫族仔细一瞧,便发现了这只剩了一张皮,偏偏活得好好的怪异海虾。
正常情况下,生活在这个深度的物种出水后应该快速死亡才对。但这只虾却没有,仍然挣扎着往海水里钻。
负责出海的虫族差不多都是在进化三阶,基本的思考能力都没啥问题。所以,他们往最小号的陶罐中装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海水,将虾丢了进去,具体如何处置它将由虫母尤莱亚来定夺。
接着便是回收第二组投放在一百米深度的鱼笼。
这组鱼笼中装着的螃蟹比浅海区的更大,还有几条和石头颜色接近的底栖鱼类。
除了螃蟹,鱼出水没多久就死了。
一时间虫族们也搞不清楚出现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能用投放位置不同来勉强解释。若是真要细究的话,这里的海水没有那边腥臭,颜色也稍微浅上一些。
再然后,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