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看着手中这块小小的玻璃,又看看儿子那张虽然脏兮兮却写满“快夸我”的小脸,心中的怒气早已被巨大的惊喜所取代。
  赵庚旭趁热打铁,立刻甩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策划:
  “父皇,此乃天工院出品的第一件产品!儿臣以为,凡是天工院所出之精品,皆可烙上‘天工’徽记,作为防伪标识,亦代表皇家御制,品质保证!”
  “物以稀为贵,初期我们只出精品,专供顶级权贵,定价高昂!待技术成熟,再逐步推出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需求。这玻璃,只是开始!后续还有更多好东西呢!”
  他掰着手指头数:“比如能让人看清小字的放大镜,能矫正老人眼花、让老人重新看清东西的眼镜,还有……呃,还有一些别的。”
  皇帝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甚至带着几分奸商气息的策划,看着手中那梦幻般的玻璃,再想象一下儿子口中那“更多好东西”,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
  没准之前因为边防、赈灾而始终捉襟见肘的国库,能因此充盈起来!
  “好!好!好!”
  皇帝连说三个好字,龙颜大悦,哪里还顾得上追究逃学的事,“小九啊小九!你真是……真是朕的福星!此策大善!”
  赵庚旭见状,立刻打蛇随棍上,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
  “父皇,那……这天工院的研究、生产,都需要大量投入,儿臣这脑瓜子想这些点子也挺费神的。”
  “您看,这玻璃买卖的利润,是不是……分儿臣一点点?不多,就三成!就当是给儿臣的研究经费和……零花钱?”
  他伸出三根黑乎乎的手指,晃了晃。
  皇帝正在兴头上,看着那神奇的玻璃,想着未来的金山银山,觉得三成利润虽然有点肉疼,但比起这前所未有的事业和未来可能的收益,似乎也不算太过分。
  毕竟,主意是儿子出的,技术看样子也是他领着人搞出来的。
  “准了!”
  皇帝大手一挥,十分痛快,“利润分你三成!朕再拨给你一批可靠的人手,还有京城里两处位置绝佳的铺面,由你全权负责这玻璃的制造与售卖!”
  “谢父皇!父皇圣明!”
  赵庚旭心花怒放,磕头谢恩,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小钱钱长着翅膀向他飞来。
  皇帝觉得这买卖简直太划算了。他甚至开始盘算着用这笔意外之财来干点什么大事。
  当然,他此刻完全不会想到,这“三成”利润在未来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天文数字,以至于他后来每每想起,都懊悔得直拍大腿,深恨自己当时为何如此“大方”。
  翌日,皇帝的旨意便下来了。
  正式任命九皇子赵庚旭掌管天工院,一应事务,皆由其决断。
  同时,一道出乎不少人意料的任命也随之颁布:擢升原九皇子府幕僚李不言为吏部侍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科举选拔出新人才后,将其安排到关键岗位铺路。
  陛下这是要开始逐步替换朝堂上的世家势力了。
  赵庚旭得了圣旨和资源,立刻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他首先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金,在天工院旁边圈了一块地,下令建造一栋特殊的建筑。
  不到一月,一栋在京城引起轰动的建筑拔地而起——玻璃宫。
  顾名思义,这栋建筑大量使用了新烧制出来的、较为纯净的平板玻璃作为窗户甚至部分墙面!
  在阳光照射下,整栋建筑熠熠生辉,宛如水晶宫阙,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在普遍是木窗纸、昏暗室内的时代,造成的视觉冲击是无与伦比的!
  玻璃宫内部,被赵庚旭设计成了一个高级展厅。
  里面不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有酒杯、花瓶、摆件等等,晶莹剔透,巧夺天工。
  更重要的是,展示着玻璃的衍生产品:
  放大镜:能将细小文字、纹路放大得清清楚楚,引得文人墨客心痒难耐。
  眼镜:分为老花镜和近视镜。专门设有验光区域,由培训过的匠人负责初步测试。
  这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眼花看不清的权贵老祖宗们,简直是福音!
  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颤巍巍地戴上合适的老花镜,重新清晰地看到书上的字迹时,激动得老泪纵横的场景,经过口耳相传,更是为眼镜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必需的光环。
  以及其他一些玻璃制成的精巧玩意儿,比如内含彩色花纹的玻璃镇纸、可以折射出彩虹的三棱镜等。
  玻璃宫由皇帝亲拨的大内高手和禁军二十四小时轮班看守,戒备森严。
  想进去参观?
  可以,买门票!
  而且价格不菲。
  即便如此,京城里的权贵、富商们依旧蜂拥而至,谁不想亲眼看看这传说中的“水晶宫”和里面那些神奇的物件?
  光是门票收入,就让赵庚旭的小金库迅速充盈起来。
  但这仅仅是开胃小菜。
  筹备许久后,赵庚旭决定举办一场顶级玻璃精品私享展,主要目的就是卖货!
  他深知饥饿营销和圈层效应的力量。
  这场展览,采用严格的预约制和会员邀请制。
  能收到邀请函的,非富即贵,要么是皇室宗亲、顶级勋贵,要么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皇商巨贾。
  发放的邀请函只有五十份。
  物以稀为贵。原本定价五百两银子一张的邀请函,在黑市上被炒到了千金难求!
  一张薄薄的邀请函,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能踏入那天的玻璃宫,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展览当天,玻璃宫外人头攒动,都是来看热闹和羡慕的。
  宫内则灯火通明,使用了特制的玻璃灯罩,光线格外明亮,衣香鬓影,被邀请来的宾客们矜持地走着,看着,但眼中的惊叹和渴望却掩饰不住。
  那些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玻璃艺术品,那些能让人“重见清晰”的眼镜,那些能将细微之处放大的镜子……每一样都冲击着他们的认知和消费欲望。
  崔相也收到了一张赵庚旭亲自派人送去的邀请函。
  他本打定主意,绝不购买任何“奇技淫巧”之物,只是去看看。
  然而,当他步入展厅,看到那副副做工精致的老花镜,看到同来的几位老臣戴上后,惊喜地表示能看清奏章上的小字了。
  当他忍不住好奇,拿起一个放大镜,看清了自己玉佩上以往从未看清的细微雕工时……他坚守的信念动摇了。
  读书人,尤其是他这样年事已高、目力不济的老臣,对清晰视物的渴望是发自本能的。
  他看着那副据说能根据个人情况“定制”的眼镜,心里像有只小猫在抓,既不想就此认输,给九皇子赵庚旭送银子,又舍不得手中的眼镜。
  赵庚旭一直暗中观察着,见状适时地出现,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笑嘻嘻地递给崔相:
  “崔相,您为教导学生辛苦了!这副眼镜和学生特意为您挑的放大镜,您拿着用,就当是学生的一点心意,感谢您的教导之恩!”
  崔相看着那锦盒,又看看赵庚旭那看似纯良无害的笑容,挣扎了片刻,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清晰世界”的诱惑,干咳两声,接了过来,低声道:“殿下有心了……老夫,便却之不恭了。”
  崔相心里却五味杂陈,虽不知道九殿下在搞什么鬼?但是东西极好,实在舍不舍推拒回去。
  因为他知道自己一但推拒回去,九殿下肯定会毫不客气的拿回去,甚至他想买的话,还会狠狠宰他一笔。
  玻璃私享展的结果可想而知,空前成功。
  再加上崔相和几位老臣的名人效应,所有展出的玻璃艺术品被抢购一空,价格高得令人咋舌。
  而定制眼镜的订单,更是直接爆满!
  因为需要验光并根据个人情况打磨镜片,工艺复杂,耗时颇长,订单直接排到了次年!
  那些家中有眼花长辈的权贵子弟,为了彰显孝心,挥金如土,只求能早点拿到。
  眼镜,尤其是老花镜,瞬间成为了顶级权贵圈子里最炙手可热、也最能体现“孝心”和“实力”的奢侈品。
  赵庚旭看着雪花般飞来的订单和银票,乐得差点找不着北。
  他立刻开始筹划在江南、岭南等富庶之地开设分店的事宜。
  之前与他合作过酒楼生意和指南针生意的西域大商人艾德里安,闻着金钱的味道就找上了门。
  看到玻璃制品后,这位见多识广的胡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当即表示愿意包销运往西域乃至更远国度的货物,价格好商量。
  赵庚旭愉快地答应,给了他一批货,不费吹灰之力打开了海外市场的渠道。
  第45章
  御书房内, 皇帝赵衍与太子赵庚明相对而坐,中间紫檀案几上摊开着一本装帧朴素的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