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67节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67节

  目前持有熊猫12.2%股权,约价值1.76亿美元,财富增长1.5亿美元。
  也该有一点点尊重吧。
  “要不我给你磕一个?”陆良说。
  “别别别……溜了溜了。”
  小王一脸不爽,万达危机基本解除,又成为新晋百亿富豪。
  他也算是看透了,装逼还是得去别人面前装,陆良根本不吃他这套。
  陆良淡然一笑,目送小王离去,转身就来到隔壁的接待室。
  苏城招商办的周义,满脸春光,正跟他们聊得热火朝天。
  据陆良透露,在场12家企业,除了比亚迪外,基本同意在新建的产业园落户。
  每家企业都会新建分厂,保底投资不会低于十亿元,囊括了新能源的全部产业。
  而且虽然比亚迪不入驻,缺少了动力电池制造商,但还有咛德时代。
  咛德的老曾计划投入35亿,把在长三角的工厂,转移到苏城新建产业园。
  只要产业区建成,各种零件送到园区,出来就是一台整车,起码产生十万个高薪就业岗位,间接产生超百万个岗位。
  毫不夸张,一旦产业园建成,苏城gpd就会从1.54万亿,飙到两万亿以上。
  届时,苏城就能超过羊城,成为全国第四座两万亿级城市。
  到那个时候,南哥就只是小南,
  沪爷,也就那样。
  谁也无法阻止,他们建机场的决心。
  沪爷也不行!
  毕竟堂堂全国gdp六强,人口千万以上的城市,没有机场,狗听到都直摇头。
  “周主任,张总……大家聊得如何了?”
  陆良满脸微笑,推门而入。
  他只负责组局、出钱,其他一概不管。
  众人纷纷点头,笑容满面,可以看出交谈的非常融洽。
  毕竟全国共有27个二级财政,苏省的十三太保就占十三个。
  二级财政只需上缴国库,剩下的钱,就都是自己的,不需要上缴省级。
  因此拥有极大经济自主权,招商引资也可以给予入驻的企业更多优惠政策,并不会逊色北上广深的超一线城市。
  陆良跟他们交谈之后,一一送走众人,只留下苏城招商办的周义。
  新能源产业园虽说是千亿级项目,但最后应该是远远超过了千亿。
  陆良跟周义交谈后,决定以这个产业园为主体发起1300亿的债券。
  苏城市政认购300亿,天星混合基金认购1000亿,这笔钱,只会投入园区,助力入驻园区企业的发展。
  新建产业园区,头几年别想盈利,肯定要持续输血,所以在第三年才会有收益。
  1000亿的债券,年化率为8.2%,
  总共签署七年合同。
  第292章 基金赎回狂潮
  “还剩877亿。”
  陆良思索良久,又在新能源115只成分股里面,挑了五只股票。
  依照惯例,先从一级市场购入3-4%流通股,然后再在二级市场慢慢购入剩余的股票,最后完成举牌。
  这五家,只是矮个里挑将军,一些优质的,运营状况良好的,早在第一批里面。
  当前市场太小,天星基金先后两次买入的17只股票,资产就占板块市值7.29%。
  新能源板块的总市值只有19201亿,他们持有资产约1400亿元。
  半年后到了解禁期,只要国家队不出,这个市场,基本就是他们说了算。
  3月12日,天星混合基金,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封闭期。前十权重股、最新净值、资产分配明细等所有资料全部披露。
  比亚迪坐稳第一把交椅,天星混合基金持有股权7.42%,价值282.23亿元。
  紧随其后是天齐锂业,持有股权6.82%,价值41.22亿元。
  还有江特电机、湘电股份等等,持股价值10-30亿元不等。
  不过这些不重要,因为举牌的消息,早就闹得沸沸扬扬,就算基金不披露,他们也知道是哪些股票。
  净值,是基民们最关心的数字,因为可以最直观看到他们的盈利。
  “1.27,怎么感觉有点少?”
  “不是除了比亚迪,剩下的股票,基本都是翻倍涨?”
  “钱嘞?都跑哪去了?”
  募资期,封闭期,满打满算两个月整。
  当时如果认购十万元,现在抛售就能赚两万七,一百万就是二十七万。
  基民们第一次尝到这么大甜头,两个月就赚27个点,放在股市都是两个多涨停板。
  只是他们不理解,除了比亚迪外,其他股票近乎翻倍,为什么只有27%的收益率。
  剩下的起码还有50%,钱到哪去了?
  “唉,人心不足蛇吞象呐,跟你们解释太费劲,自己去看基金资产分配明细。”
  “什么鬼?天星混合基金认购苏城溇水新能源产业园的1000亿债券?”
  “苏城溇水新能源产业园,这是哪个山卡拉的项目?”
  “刚查到苏城以15000亩土地为主体,发起1300亿债券,年化8.2%,为期七年,主要用于建设扶持溇水新能源产业园,苏城市政出资300亿,天星基金出资1000亿。”
  “什么山旮旯,溇水很吊的,阳澄湖中湖所在地,每年‘过水’几十亿只大闸蟹。”
  “我们溇水要站起来,什么京爷,沪爷,以后都靠边站,以后请叫我溇爷!”
  “卧槽,良子的脑袋被门挤了吧,有股票不买,去买债券,还买1000亿元?”
  “年化8.2%?连一个涨停板都不够,还他妈第三年才有钱?”
  “就算再看好新能源产业,也不能拿我们的钱这样搞啊?”
  “溜了溜了,现在赚27个点也够了。”
  “赎回了,小赚30个达不溜。”
  天星基金的资产分配明细,一经披露,顿时引起基金的赎回狂潮。
  有财经专家称:“陆良膨胀了,就算再看好新能源产业,也不能这么弄,千亿债券是败笔中败笔。”
  也有人说:“可以理解,他想打造一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园,但现在新能源市场太小,还远远不是时候。”
  “可惜了,天星基金本来是有望挑战天弘基金的霸主地位,现在估计难了。”
  一时间,谴责之声,络绎不绝,宛若潮水铺天盖地而来。
  明明天星混合基金有27%的盈利,但就像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很好的诠释了升米恩,斗米仇。
  基民们也不止是打嘴炮,还付出了实际行动,纷纷申请赎回基金。
  打算以此威胁陆良,让他屈服。
  两月前,他们怎么对待那些中小型基金公司,那么现在就怎么对待天星基金。
  “舒服了,舒服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去年拿不到奖金的基金经理幸灾乐祸,那感觉就像三伏天喝冰可乐,从头爽到脚。
  “良子良子,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老罗,以及远在老美的老贾,跟陆良有仇的人,都在暗爽。
  海外闯荡一年多,铸造不败金身的陆良,恐要在国内迎来第一次滑铁卢。
  与此同时,公募副总张敬神色慌张,火急火燎跑到陆良办公室,连门都忘敲。
  陆良笑容满面,坐在茶台旁,翘着二郎腿冲泡工夫茶,也没有责怪的意思:“张敬先喝点茶,缓缓吧。”
  “陆总,有很多人申请赎回。”
  张敬咽了咽口水,额头冒出汗珠,申请赎回资金量非常庞大。
  “那破百亿了没?”
  陆良淡然一笑。
  他早有预料,不然也不会把空仓线,设置在无限接近20%的位置。
  600亿资金,足以应对这种情况。
  三家机构共出资1615亿元,作为基金的底仓资金,只要年化超过12%,未来三年无论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提前赎回。
  这就是定海神针,实际对外认购的资金只有1400亿不到,预留600亿,足以应对超过40%散户的赎回。
  “还没,目前61.55亿。”张敬心情逐渐恢复平静,陆良的淡然让人很有安全感。
  “这么少?”陆良惊讶。
  他沉吟道:“那跟工行打声招呼,不要卡审核,只要申请通过就放款,另外公告,全仓赎回者半年内不得重新认购。”
  张敬瞪大眼睛,犹犹豫豫说:“陆总,公告要不就算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