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393节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393节

  又没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他们售卖。
  陆良四处看了一眼,说道:“这里的场地还是有点小,等明年吧,明年苏城那边的基地建成,地方就大了。”
  临近七点,陆良结束跟张培强的交谈,看向沈鹏朱虎,笑着说:“二位,怎么样?”
  朱虎看向沈鹏,新能源产业,金沙江只投资这一家,没有对比,也不好发表意见。
  沈鹏感叹道:“比蔚来成熟太多了。”
  他去蔚来参观过,也去代工厂看过,但就连江淮的代工厂都比不上这里。
  红杉投资过很多草创企业,其中不乏新兴行业,这类行业的创业者都有个通病。
  纵使对外表现得很自信,正如李冰说,保时的生产线就是垃圾,比不上江淮产线,突出一个狂妄自大。
  本质都是想掩盖心虚,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对行业的前景有深深的忧虑。
  但这里给他的感觉,就像陆良100%确定,未来的新能源车必将超越燃油车,成为市场的主流。
  只有抱着这个想法,陆良才会把一切做到最好,对外界的负面舆论都不管不顾。
  就像宴席不散,好菜不怕晚,明明只比蔚小理晚一年半载,但他一点也不着急。
  “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陆良笑着,邀请两人去往附近的餐厅就餐。
  没有喝酒,也没有节目,只是很简单吃了一顿饭,吃完他就提前离开。
  留下沈鹏跟朱虎两人,
  就刚刚参观的话题深聊。
  “老朱,你狗命真好。”
  沈鹏满眼羡慕,当初天星幼小的时候就被金沙江入股,似乎只花了两亿多人民币。
  一年多过去,翻了十倍都不止,毕竟仅凭苏城的生产基地,就能贷款150亿。
  当时红杉评估后,给予天星科技的估值是30亿美元,但今天参观过后,沈鹏觉得起码还要再溢价40%。
  朱虎笑眯眯:“没花那么多,其中7000万还是老罗的债权,只是转给陆总。”
  现在想想,他都觉得很庆幸,陆良打算进军新能源,明显是做好充足的准备。
  资金,对他不叫事,关键在于资源。
  引入金沙江是为了锤子os,引入滴滴是为了数据库完善车机系统。
  如果金沙江没有锤子科技的股权,恐怕也不能顺利的入股天星科技。
  沈鹏叹息一声,要钱他不怕,红杉资本最不缺少就是资金。
  但资源,以现在的天星科技,以现在的陆良,又有什么资源,他拿不到?
  “滴滴啊,持有天星科技20%的股权,多持股滴滴,也算是持股天星科技。”
  朱虎眯着眼睛,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过几天剑指柳晴,他心里多少有点犯怵。
  毕竟是国内最顶级的买办代言人,继承了柳家的所有资源,又在国外培训过,还曾担任过高盛的亚太地区总裁。
  如果沈鹏愿意当主力,他甘愿为辅,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留给红杉。
  沈鹏斜撇一眼,老神在在:“我是无所谓,但你不担心红杉出工不出力?”
  “我们才持股不到2%,滴滴上市不了,也就上市不了,反正还有美团。”
  “……”朱虎一时语塞,干巴巴笑道:“开玩笑的,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吧。”
  另外一边,陆良回到17楼的天星私募,已经是晚上九点。
  熊猫盘前的拓展交易,很是活跃,应该是为了待会的拉升做铺垫。
  t+0的交易方式,注定无法像大a一样,通过诱多把散户骗进来杀。
  如果在大a,只要是今天买入,那么今天无论如何都跑不掉,想咋样就咋样。
  但美股不同,上一秒买入,下一秒就可以抛售,不仅可以做多,还可以做空。
  昨天已经涨了175%,但距离成妖还早,今天市场普遍觉得低开,或者横盘。
  为了待会的拉升,需要在拓展交易先进行预热,让散户不要那么着急抛售,再持票观望一会。
  虽然是在高位换庄,虽然小摩大把钱,但威尔森还是希望,通过吸引散户,付出比较少的资金。
  该省省,该花花,夜店一晚可以花个几十万美刀,但金融市场,能多赚一美元,还是要把一美元赚到手。
  “不要挂单,免得让散户看到,6.6美元开始抛售,量大多抛,量小少抛。”
  看到陆良过来,孙玉涛顿感心安,看了他一眼,得到授权后,戴上耳麦发号施令。
  陆良点点头,随着九点半来到之际,也戴上耳麦,开始今天的工作。
  虽然盘前交易微涨1.2%,但市场普遍沽空今天的行情,低开-0.58%。
  刚过几秒,交易明细突然飞快的刷新,几千手,几万手的买单出现市场。
  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市场的所有买单,一条阳线,突如其来,直冲天际。
  与此同时,几家二线的评估机构突然联合发表声明,认为熊猫个股存在异常,股价过高,存在风险。
  陆良等人也在第一时间收到弹窗,孙玉涛面露思索,忍不住看向陆良:“陆总,这是?”
  “不用管,我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陆良稍作思考,嘴角渐渐上扬。
  大a还是太超前,威尔森这次明显想玩点不一样的,效仿大a缔造妖股。
  就像有些股票,越是警告,越是关小黑屋,出来时候就越是猖狂。
  应该是昨天的收盘价,打脸评估机构,他们想把这招贯彻到底。
  让散户误以为机构评估是指路冥灯,机构沽空,他们就做多。
  殊不知,他们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他们看到的。
  几家机构的风险评估报告一经面世,股价瞬间跌破6美元。
  然而,下探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又再度拉升,直接冲到6.5美元。
  散户都懵了,来不及思考,纷纷下意识点击买入,助力股价突破6.6美元。
  5853万股八成仓,不过4682万股,不到三亿美元的筹码,瞬间被抢购一空。
  没有陆良这只拦路虎,股价彻底的压不住,一直向上突破,直到冲破七美元才堪堪止住。
  晚上十一点半,熊猫当前股价7.05美元,涨幅16.5%,市值来到135亿美元。
  孙玉涛神态僵硬,露出一个哭还难看的笑容:“陆总,账上只剩1171万股。”
  他好像判断失误,低估市场的热情,如果他们不同意高位换庄,或许能赚更多。
  “办的不错。”陆良笑了笑,没有责怪于他:“如果没有那几家机构的风险提醒,你觉得行情还能这么疯狂吗?”
  一招鲜吃遍天,就是对华尔街机构最好的诠释。
  三军未动,舆论先行,手握发声渠道,黑的也能变成白的。
  就像当初做空霓虹,做空香江,做空高丽,做空大鳄,都是如此。
  先是让机构下调国家的信用评级,然后让索罗斯公开唱空,最后只需要付出一点代价,让墙体有摇摇欲坠的感觉,自然会有人因为恐慌,加入做空的阵营。
  只是他们这次明显吸取大a割韭菜的先进经验,打算玩点不一样的。
  让仅次于穆迪、普尔和惠誉的几家二线评级机构,对熊猫发送风险提醒。
  然后再狠狠的打脸,自导自演,让熊猫具备成为妖股的特性。
  孙玉涛恍然,心里也稍微好受一点。
  此时,陆良的手机响起,来自境外的电话:“陆,怎么样?抛得爽吗?”
  “爽死了。”陆良眯着眼睛。
  来者不善,他想当那个来者,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天亮前,还有两章~
  第425章 崽卖爷田心不痛
  “陆,西非大概昨晚十点出发,差不多快到魔都,那边的事就拜托你了。”
  西非就是小王,威尔森希望,如果遇到不利熊猫的情况,陆良能帮衬一二。
  “没问题,待会他应该会给我电话,到时我跟他说一声。”
  陆良不由感慨,小王出息了,就连华尔街机构负责人都要看他眼色行事。
  妖股虽然不讲道理,也不看营收,甚至预期都不重要,但架不住创始人故意搞事。
  如果小王搞出什么幺蛾子,
  容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
  威尔森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熊猫遇到问题,最好先跟他们通气。
  能解决就大家一起帮忙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哪怕什么都不做,但也不要犯错。
  “谢谢。”
  威尔森突然笑了,曾几何时,他们还在市场厮杀,反观现在握手言和。
  东大有陆良的存在,负责牵线搭桥,以后中概股也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陆良笑着说:“哪有什么永远的敌人,永远的立场,大家都是为了刀乐。”
  “陆,我喜欢你的坦率。”
  威尔森哈哈一笑,心情大好。
  忽然有通电话,打到陆良的手机,他看了一眼:“西非给我来电,应该是到了。”
  “那我就不打扰了,以后有事没事都可以常联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