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既是如此,下马威的活儿岂不是要交给他和大哥来办了?
父皇不可能袖手旁观什么都不过问,父皇的目的是想看看他与大哥的能力。
祁元祚有自己的骄傲,做不出弄出一顶烂摊子仗着齐帝宠他让齐帝帮忙收拾的事。
这个能镇住匈奴单于的下马威,他需要好好想想。
至于狼厉王子的信,父子两人默契不再提,谁让对方大晚上送信来。
两国传信,如果路途遥远也就罢了,但像这种,信使大晚上送信来,大齐都宵禁关城门了,若齐帝休息的早,人已经在被窝了,明显是故意挑衅。
大齐要是大晚上回信,回头被匈奴捉住话柄,宣传‘齐帝收到匈奴单于的信,不敢怠慢连夜回信’的话,岂不自降身价。
*
第二天一早,祁元祚宣了李太医请脉
李太医把完脉后道:“殿下,脉象仍比常人要弱,臣建议您多多休息不应过于劳累。”
祁元祚问他:“孤若与人比武,全力以赴,能撑多久?”
李太医反问:“太子想如何全力以赴?”
“透支体力。”
“不可。”李太医断然否决
“您才七岁,心肺尚且稚嫩,成人受利箭之伤都要多加注意不能劳作,您养的还不如平常人精细呢。”
平常人如此早放弃学武专心苟着了,太子又是骑马又是拉箭又是负重的。
说实话当年太子的伤,他都觉得太子这辈子精心养着能寿终正寝就不错了。
当年太子失踪高烧,李太医本以为病情会恶化,没想到奇迹般地越来越好。
如此是老天庇佑,更不能功亏一篑了。
李太医以为他迫不及待的要在武学上做出成就,于是劝他:
“您年纪尚小,文德已令许多人惊叹艳羡,何必再逞一时之快?”
“等个十年八年,您脏腑发育成熟,到时候一鸣惊人岂不更好?”
李太医句句肺腑之言,祁元祚何尝听不出来。
“李老,不是孤要逞一时之快,而是匈奴还有五六日进京,他们此来,容不得孤退避示弱。”
李太医失语,半晌叹气道:“臣当不得殿下尊称。”
“臣只能为殿下多备些急用之药。”
祁元祚:“辛苦。”
李太医将走之际,犹豫着道:
“殿下之前说的丹道一事……”
祁元祚眼睛一亮:“莫非李太医取得了进展!”
李太医讪笑着:“不敢说是进展。”
“臣回去后,找出当年手稿,试了一试,五颜六色的花没了,但是臣将产生爆炸的配比压实装进了两指直径的竹筒中,用来炸壕沟拆房子的效果倒是不错。”
说到兴处李太医侃侃而谈:“比物配比简单,佐一点点白糖,效果更佳!再以棉线为引,扔出去,能炸出一人大的坑!”
“呃……缺点也有,味道不好,不能治病,响声太大,有点儿吓人,竹筒的竹屑一旦扎进人肉……”
李太医啧啧抽气,只看表情就知道杀伤力有多大。
他用医者的眼光评价:“殿下,臣以为,此物救不了人,好像,没什么价值……”
祁元祚眼睛亮的像火炬,扒住他的手殷殷切切
“李老!”
李太医身体一抖呵呵一笑:
“臣试做了十数,炸的坑大的,太响,炸的不响的坑不大。”
“臣觉得应是方向错了,就去研究怎么让它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所以才耽搁了这么长时间,总算不负所望。”
“如今的花哨,放出的花五颜六色,若是在夜空中一定极美,臣怕动静太大,没敢在夜里实验。”
李太医问:“若殿下需要臣现在就可以将花哨的制作方法交给殿下。”
“臣的孙子很是喜欢。”
祁元祚激动捧着他的双手
“您说它叫花哨它就叫花哨!不放花的竹筒哨还有吗?配方还有吗?制作方法还有吗?孤比较贪心,想全要。”
“孤还想要李老~”
李太医被小太子的热情糊了脑:“有有,都有,臣明天……不,立刻、马上去家里拿。”
今日休沐的太子殿下再次出宫,第一站不是安河王府,也不是琉璃坊,而是李太医的家。
第120章 搞事业篇
出宫前,祁元祚给狼厉王子回了一封信。
信中亲切的问候了狼厉王子全家是否健康,礼貌的表达了自己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匈奴单于的请求才答应了此次互通信件。
又叮嘱狼厉王子缓行,以看大齐山河,毕竟匈奴地盘只有草和沙漠,最后又说迎接之事有礼官安排,定给狼厉王子一个盛大的惊喜。
*
太医的月俸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不算高,但是混到李太医这个年纪赚钱的地方不止宫里的那点儿月俸。
偶尔得一次赏赐就够家里吃喝半年,空闲了再给富贵人家的老爷夫人调养身体,又是一笔钱财。
因此李太医在长安巷的拥有了一处不大不小的院子,还买了几个下人伺候。
长安巷胡同窄,过不了太大的马车,祁元祚下车步行入内。
祁元祚此次过来是要带上成品,找个地方验一验炸药的威力和烟花的情况。
李太医引他入家中,两人拿了东西,就乘马车转走城外。
祁元祚在车上好生观察一番,炸药像个竹筒粽,里面被填满了火药成份,压的很实,牵了根引线,与后世的手榴弹挺像。
祁元祚闻了闻,一股硫磺硝味儿。
几人车马出行数里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沟渠,沟渠里面堆着土块和碎石,前面有拦水的土坝,从高高的土坝上将炸药扔沟渠里,躲在土坝背后,十分安全。
周围全是荒地,没有人烟。
李太医怕几人不知怎么操作,便亲自示范。
小太子叮嘱侍卫把马车栓的远远的,又让伯劳将大型土块石头堆一起,叮嘱几人在李太医扔出去后立刻捂住耳朵俯趴土坝背面。
侍卫们都是黑卫出身,心里对此不以为意,面上好生应着全当哄小孩儿。
李太医见几人都躲好了,吹了根火折子,点燃引线瞄准碎石往外一扔,麻溜的卧倒捂耳朵。
“砰——!!”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炸出的尘土越过土坝浇了几人一头。
不甚在意的黑卫心惊胆颤,伯劳也被吓了一跳,可是他见识过卢家密道更诡异的一幕,青天白日的巨响声于他也只是吓了一跳。
祁元祚甩甩头发率先从土坝后面爬出来。
土坝临沟渠的一面,深深刺入了竹片碎屑,爆炸之地堆起的碎石堆被炸开崩的老远,可以想象这样的力量落入战场,血肉之躯定要碎的四分五裂。
再加上骇人的响声,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祁元祚心情难掩激动。
他们又接连点了二十发炸药,只有十之一二出现哑炮的情况。
又实验了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就如铁花一样灿烂,可惜不是晚上,逊了神采。
祁元祚心满意足
“李老大才,定能得父皇另眼相看。”
李太医连道不敢:“臣是一阶医者,只懂得医道皮毛,此生也只愿继承祖志行医救人,不敢妄谈其他。”
李太医一心行医治病,丹道是他少年时的桀骜,半路捡起来阴差阳错立了功,心里却不想在什么炸药上深耕了。
人老了,只求安稳。
祁元祚自然听出他的深意:“此炸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治匈奴十万兵,在孤眼里,作出炸药的李老为济世第一人。”
小太子朗朗之声振聋发聩。
李太医老脸一红,拒之不受。
祁元祚兀自安排下去:“驾车回城,你们护送李太医带上剩余的炸药和烟花入宫去见父皇,将此地所见所闻报于父皇。”
这些人是齐帝放在他身边的耳目,有他们代为禀报比他冲进宫对李太医大加赞赏更体面些。
李太医反应总是慢半拍,但他人不傻,知道小太子要为他表功邀赏去了。
一时感激涕零。
祁元祚只有今日一天空闲,还全部排满了事。
俗话说眼见为实,尤其是向皇帝进献东西,总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查确认。
就如今日,他亲自找李太医确认炸药的进展,万无一失了才会上呈父皇,到了这一步基本是板上钉钉,只等皇帝认可行赏了。
这是功劳,按照一般情况,皇帝的赏赐会直接给太子,太子再给自己的幕僚,但是李太医身份特殊,他不是祁元祚的幕僚。
祁元祚也不要这份功,便直接推出了李太医,如此以李太医个人名义请功,得到的好处比以幕僚的身份请功更加丰厚。
祁元祚本该陪着李太医一起入宫的,话又说回去,他只有今天一天休沐,他忙。
祁元祚的话及李太医被暗卫一同带到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