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甭管他说的有多离谱,只要谣言传出去,总有自以为聪明正义之辈高高在上的审评、传播。
  林安心中没多少思量,只凭着几分敏锐,察觉此事不妙,于是他大声呵斥镇住司马负
  “你说谎!我根本没听过什么火浣布,说不定就是你胡编乱造!就算真的有,你说它是火浣布它就是吗?!”
  “皇宫守卫森严,一个小太监敢倒卖宫中的东西!他有几个头够砍的!”
  林安挥着拳头扑上去,用行动堵住他的嘴:
  “我打死你个胡编乱造的!”
  这便是两人打架的原因了。
  而两人打完之后,太子六宗罪不知怎么竟流传开了。
  除了上述的奢侈之罪,朝堂官员道出了太子的其他罪责。
  “太子规制为五爪蟒袍,可太子身上的衣服都是五爪金龙!”
  “苏州一夜抄王李两家,疑似私动兵符,望陛下详查!”
  ——此为逾矩
  “如今边疆不稳,正是用兵屯粮之际,太子却主张俢运河,从南向北一条运河,预计征调两万民夫!不当为之!”
  ——此为劳民伤财
  “太子与陛下出游江南,太学祭酒甘台明先生的孙女陪同,听闻太子殿下约甘小姐于苏州青楼,私下里两人数次见面,若传出去,置甘小姐于何地。”
  ——此为玷污
  “太子在苏州对玉林书院里冒籍学生的处置,虽他们犯了错,但逼人倾家荡产,退学从商过活!实在非仁君所为。”
  ——此为暴戾。
  “尹太尉乃太子外祖!十年前长公主谋反射伤太子,尹太尉为了太子殿下不惜自堕名声,亲手杀了长公主。”
  “如今尹守知被逼无奈查自己亲爷爷,太子竟没丝毫动作,传闻太子在皇后忌日那天还听了歌舞!”
  ——此为不孝
  “陛下!太子六大罪,属实罪罪确凿!望陛下治罪太子!”
  齐帝闻此六罪,看朝堂公卿的眼神都变了。
  羊圈里的羊想翻身做主,还要嚼他儿子的血肉!
  今日不杀,留着过年吗?!
  想他儿子最奢侈的爱好也就在他御花园溜溜牛,采采花,和小蜜蜂一样可爱。
  长这么大都不会照顾自己,每年换季的衣服、宫殿的桌椅、床被……都是他操心着替换,好不容易知道给自己扯个手绢,还被一群癫人追着骂奢侈。
  火浣布?豚儿看上它是它的荣幸!
  豚儿看不上,它擦屁股都不配!
  众臣请治罪完,只见齐帝唰的从龙椅上站起来,厉声道
  “这六宗罪朕一条也不认!”
  “先帝在时,奢靡可比金砖玉瓦丝绸铺路,那时怎么不见你们死谏?!西域进来的破布,给太子当手绢那是它的荣幸!”
  “运河银两是太子抄家得来的!劳民伤财?!运河还没开工的,劳哪门子民伤哪门子财?!”
  “你们怜惜苏州玉林书院的学子,行啊!朕给你们开场募捐!一人给朕捐千百两银子!朕亲自派人将你们的银子送去玉林书院!朕还能给你们上族谱!从今以后你就是他们的义父!!”
  “至于不孝之名,那是朕的儿子!孝顺也是对朕!你们问问尹家!他们敢不敢担住太子的‘孝’!不要脸的老东西!欺软怕硬的怂货!还孝?!先回去问问自己儿子孝不孝吧!”
  “至于你说的逾矩。”
  “传令!朕要退位!这身龙袍朕还非得让太子合法合情合理的穿上了!”
  朝臣压根儿没想到齐帝会疯成这样,齐呼
  “陛下三思——!”
  有个人在不合时宜的时间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陛下!太子如今病弱咳血,哪有担社稷之力?不如早做打算——”
  嘎嘣一声,齐帝脑子里的弦断了。
  被咬住屁股的狮子暴怒狂吼
  “把他拖出去——!乱刀砍死!!!”
  第242章 大打出手
  陛下怒杀大臣的事根本瞒不住,很快吹进了太子的耳朵。
  祁元祚恨不得变成无底的药罐子,清褐色的药汁一天三碗的灌,古怪的味道鬼一样粘着他的舌头。
  即便是祁元祚这个十年不断药的,喝几天,也只想一本经书超度了自己,省的再受药魔的折磨。
  午后潮热没有停歇的迹象,他每天都懒懒的,身边人想尽办法逗他开心,都不及今日父皇殿上杀人让他感兴趣。
  六宗罪在心间盘了一圈,被簸箕扫走了。
  太子殿下面无怒色,支着天窗看门外的下人铲冰扫雪。
  伯劳扬巴的身形十分显眼,只是今日有点颓,祁元祚看了一会儿,关了窗户。
  这场病缠绵不愈,令人苦恼。
  太医次次诊脉都说让他不要劳累。
  祁元祚每天在殿里躺着,来的哪门子劳累,只有自己知道了。
  太子殿下病怏怏养病的时候,分身和老四正以商人的身份游走在倭国贵族之间,他哪怕足不出殿,心也在忙。
  到底是勉强。
  他一次次看着系统中‘灵魂(傀儡)’的奖励,斟酌又斟酌。
  赌一把吗?
  赌这份在祁承玉好感中诞生的奖励,对他没有恶意。
  赌抽奖系统只是一只没有智慧的寄生物。
  若是不赌,迟早要舍弃那具分身,因为事实证明,他没有足够的心力同时支撑两具躯壳。
  “这六宗罪,传到哪里了?”
  胖公公为难道:“长安城大街小巷都知道了,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故意曲解朝廷政令,污蔑殿下。”
  甘家小姐随驾一事,知情的都知道两人清清白白,是甘小姐倾慕殿下,殿下对甘小姐无感,去青楼也有大皇子和刘湖作陪,更有甘小姐的侍女跟着。
  不存在逾越礼制的事。
  可不知情的人被流言灌输,满脑子绯色,事情就乱了套了。
  人类就是这样,自己蝇营狗苟活的艰难,平日里哪敢肖想朝堂上的大人物。
  这不天降缝隙,苍蝇们连忙一哄而上,不为那不存在的腐肉,只扎起堆哄哄嚷嚷的声势就令它们高潮繁衍了。
  真相就像中规中矩的老顽固,令人讨厌,流言就像狐狸精,勾着人沉沦,世人嘴上君子,心里都爱狐狸精,如果不爱,那就是狐狸精还不够美艳。
  后世常说的一句话‘造谣一张嘴,澄清跑断腿’的根源就在‘狐狸精’太勾了。
  胖公公试探问:“奴才让人去澄清?”
  澄清?若真澄清了,才是落了下乘。
  祁元祚是谁?天底下最不会吃亏的人。
  “玉林书院举子之事在苏州人尽皆知,此事发生了半年,长安城还有这么多人被假消息糊眼,可知消息传递缓慢而落后。”
  “若朝堂政令也是如此,社稷奈何?”
  “官报该提上日程了。”
  苏州时的报纸没有被重视,眼下终于有了好机会,祁元祚还得多谢背后造谣的人呢。
  胖公公不了解什么官报不官报
  “殿下,咱们就不管了?”
  这六宗罪中,火浣布、忌日听歌舞、分明只有宫中人才会知道。
  明摆着宫里有老鼠。
  祁元祚猜测火浣布的材质类似后世的消防衣,原料为石棉纤维,在这个时候,的确罕见。
  伯劳裁了一块给他做成了手帕,纯属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太子的尊贵。
  忌日听歌舞,祁元祚只能想起八岁生辰和父皇一起听的交泰安和曲。
  昨天之前,交泰安和曲在他这里还是祭祀曲目。
  以上传出去,变作奢侈、不孝两大罪名。
  这事要查也简单,当日换炭的太监,还有乐府。
  祁元祚不想查。
  因为里面牵扯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梅岁安。
  祁元祚按兵不动,打定主意要看看梅岁安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只是不等他钓出梅岁安,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跳出来了。
  甘家。
  以甘台明帝师的威望,只要他站出来委婉维护一下,太子与甘兰棠得事情自会不攻自破。
  偏偏甘家选择了沉默。
  这一沉默可好,文人圈炸锅了。
  甘台明曾经的帝师、丞相,功成身退后著书立传,教书育人,他是文学泰斗,是读书人心中最想到达的高山,他就是活的名碑!
  他唯一的孙女,一出生就沾上了光环,万众瞩目。
  这就好比明星效应,甘台明的品性、功绩、甚至他的家人,都被无限美化。
  甘家的沉默,落在外人眼中好比默认。
  默认长安的明珠、帝师唯一的孙女、太学祭酒的家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和文人一起炸锅的还有对太子极致推崇的人。
  三箭射出九百里祁连山的太子殿下。
  十岁建出史无前例的钢铁化肥厂的太子殿下。
  自下而上石碳论定下蜂窝煤推广基调的太子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