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带着荒田回过去>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656节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656节

  宋父说了一句,接着说道:“我们就先回去了,大过年过来,实在不好意思。”
  杨小乐出来,就看宋小宝跟着宋父出去了。
  看着两人离开,他好奇的问道:“爹,他怎么知道是喜子弄的粮食?”
  杨广志没好气的看着刚刚出来的喜子说道:“过年的时候,喜子不是去拜年了嘛!小宝他爹一句话就套出来了。”
  喜子这下疑惑了:“啥话啊?”
  “他问你,小宝弄到这么便宜的粮食,问我们家要不要?喜子说问过了,说我不要。”
  听到老爹的话,喜子纠结了一下。
  杨小乐摇了摇头,这不就是不打自招,说明他知道这事情嘛!
  不需要确定,只要怀疑就好了。
  所以才有宋父担心出事情过来询问的一幕。
  不过本来大过年的就不兴打小孩,而且昨天也打过了,所以喜子也就避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接下来亲戚不走了,有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可做的了。
  防寒假了就是玩了。
  寒假也渐渐过去了。
  过了正月十六,按部就班的就去开学了。
  ……
  时间渐渐到了三月初,天气也已经回暖,冻土也开始化冻了。
  虽然还是很冷,但是已经可以开荒了。
  这天下午,杨小乐一群人正在郊外的农田开垦菜地,种大白菜。
  休息的时候,房国平按照以往的习惯,给大家念报纸,传达一下上面的精神指示。
  “…………石油系统的37个局、厂、院、校,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精兵强将,自带设备,前往大庆,准备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势必要脱掉,我们贫油的帽子,让帝国主义…………”
  杨小乐手里拿着粪舀子,在那里听着。
  脑子却是想着自己老爹的事情,估计这次又得去了。
  上次相当于扩大勘探范围,算是侦查。
  而这次则是产油大会战,十几万人要过去,其中退伍的人就有五万。
  果然,晚上回去,就得到消息了。
  老爹因为上次的经历,这次又“光荣”的被选拔上了这次大会战的行列里,成为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荣一份子。
  第305章 大伯电报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
  王秋菊就开始在那里抱怨着:“你说你,没事出这个头干嘛啊?我可是听说了,这次的事情好像挺大的,要好久呢!”
  杨小乐在旁边听着,笑了一句:“娘,您这觉悟可不够啊!要是让别人听到了,可不好。”
  大庆油田的事情,从去年就开始宣传。
  全国人民都在翘首以盼。
  从今天房国平读的报纸里,已经非常明确也非常有信心,这是一个有史以来的超大油田。
  要知道,光是勘探这个油田就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
  不然日报上也不会直接占据了半张报纸的篇幅。
  这年代,人们对扣在自己头上不好听的帽子很重视,但是对于扣在国家头上不好听的帽子,更重视。
  贫油国家。
  当房国平掷地有声读出,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就连他这个后世来的人都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杨广志也是抽着烟笑道:“就是,你看小乐多有觉悟,你这觉悟不够啊!你们单位的思想教育还是不够啊!”
  听到这话,王秋菊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行,你们爷俩觉悟高行了吧?我一个妇道人家没觉悟!!”
  赶忙扒拉了两口,就去准备东西了。
  这通知下来,说走就要走。
  明天是第一批过去的,后面还会陆陆续续过去许多人。
  上次准备不充足,自家男人过去受了不少的罪,这次怎么也要带齐全了。
  而且这次还是要求得带齐全。
  因为这次的会战不像上次,过去一段时间就回来,这次过去的话,可能是要打持久战的。
  啥时候回来也不清楚。
  思绪间,外面传来了轻微的吵闹声。
  这房子隔音效果差,动静稍微大一点,就知道了外面发生了啥事情。
  大姐吃着饭,扭头看了一下门口,嘀咕道:“学武的声音,估计是跟他二伯家学军吵架了。搬过来以后,他们俩没少掐架。”
  杨小乐没有在意。
  一点也不奇怪。
  小孩子不打架,那还叫小孩子嘛!
  院子里那些亲兄弟为了吃了打架的不在少数,王学武和他哥王学文照样一起干过架。
  更何况是新搬来的王学军。
  分苹果,几个人都能围着桌子转一圈,看看哪个大,哪个小。
  不说其他的,就说他们家,如果还是以前普通的家庭,他和喜子两个只差了两岁的人。
  估计狗脑袋都能打出来。
  年龄差距越小,干的越厉害。
  当然了,亲兄弟,自然不是打生打死那种。
  王秋菊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时不时的来门口看看,嘀咕道:“王大爷家以后有的闹腾了。”
  其他人也不奇怪。
  小孩子会学话,而且都是向着自己,跟大人一歪嘴,心里就会有疙瘩。
  吃了晚饭,自然是大姐刷碗。
  这井水还是有用的,至少晚上不用弄太多的作业,一家孩子现在基本上成绩是顶尖的。
  就连喜子这个懒蛋,也就落在小麦后面,慢慢增长到了年级第二。
  小麦基础差,但是好在这丫头用心了,加上小学内容太简单了。
  此时的王秋菊在大院里,腰杆子说有多直就有多直。
  杨小乐看着老妈收拾东西,自然还是给老爹准备了一水壶加了井水的酒水,防止去那边有什么意外。
  不过感觉这一壶酒坚持不了多久时间。
  到时候还得想办法弄过去才行。
  杨广志看着旁边的小刚交代道:“老大,家具得结婚证才能买,不过那边的房子你尽快收拾一下,不要什么事情都临到头了再弄。”
  大哥点点头:“嗯,我知道了,收拾好,我去弄点旧报纸给糊一遍。”
  房子因为现在很多人回农村,空出来不少,前段时间才刚刚定下来要。
  这租房不好的是要房租。
  好处也有,那就是可以挑房子。
  不过城里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想着租房子,都等着分配,毕竟房租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得几十块钱一年呢!
  翌日清晨,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杨广志也在一家人的担忧中,踏上了他支援国家建设的道路上。
  接下来时间该干嘛干嘛。
  杨小乐骑着车子,回到了学校。
  上午上课,下午开荒。
  李海棠的同桌,孟欣一边拿着锄头干活,一边在那里抱怨着:“这下好了,李薇和尤霞两个都不来了,这么多得干到啥时候啊!”
  听到这抱怨,李海棠也是叹了口气。
  看着正在干活的众人说道:“别抱怨了,咱们班少了不少人呢!许强今天也没来,你没发现吗?”
  “啊?他也不念了啊?他成绩这么好!”
  房萌萌也在旁边点头:“你知道吗?现在不止是学生不过来。听我爸说了,好多学校都裁撤合并了呢?”
  “为啥啊?不是好好的嘛!怎么学校也撤了?”
  杨小乐在那里听着,李海棠说的许强也是班级前十的存在。
  因为粮食短缺,不来上学了。
  不止是他,学校的学生已经走了接近十个人,占据了班级的五分之一人。
  至于房萌萌说的学校合并,也已经开始了。
  他们进城那年,教育方面也是开设了各种学校,各个村都建了小学,也就是初小,还有幼儿园用来解放妇女劳动力。
  城里,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紧张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