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80节

大明话事人 第80节

  自从对话以来,胡应麟一直很憋气,现在终于能用到最擅长的技能了,当即接话道:“有何不敢!”
  旁人都替胡应麟捏了一把冷汗,因为林教授明显不安好心。
  根据解读,这首诗就是讽刺王老盟主的。
  所以内容很敏感,无论怎么点评,都容易里外不是人。
  但胡应麟属实艺高人胆大,直接开喷道:
  “第一,此类感怀诗词最贵含蓄本色,你这首诗太过显露,不符本色。
  第二,避席怯闻文字事,打拳都为稻粱谋,这两句简直村陋逼人,毫无诗意,去诗愈远!”
  观众不禁点了个赞,可以说,这个评论完美的避开了王老盟主这个雷点。
  第一,没有直接评论那些敏感内容,只说诗的格调。
  第二,绕开正面讥讽王老盟主的前四句,只抓着林教授用以自嘲的第五、第六句进行针砭。
  这样无论如何点评,也只波及林教授了,不至于拖王老盟主下水。
  还借助点评诗句,连带着暗讽原作者“村陋逼人”。
  林教授心里想道,这胡应麟果然有点东西。
  原诗就被自己改了五、六句中的几个不合时宜的字,居然都被他单独拎出来批判了。
  可惜,这些还是挖好的大坑,就等着有人跳了。
  林教授不慌不忙,在和风细雨中负手而立,风轻云淡的说:
  “那两句其实我早改过了,只是为了我们文坛的团结与和谐,所以忍耐着没有公布于世啊。”
  胡应麟差点气极而笑,谁跟你一个文坛?给你脸了?
  他感觉已经扳回了局面,气势占了上风,居高临下的大喝道:“你又能改成什么玩意,说!”
  林泰来摆了摆手,有点害怕的说:“算了,还是不要公布了。”
  胡应麟叱道:“跳梁小丑!若已经黔驴技穷就滚出雅集!”
  林泰来便不紧不慢的说:“其实,改后的句子是,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怯生生的怯,改成了畏惧的畏!
  文字事,改成了文字狱!
  打拳,改成了著书!
  春日的和风细雨中,突然打了个春雷,惊呆了看剧的众人!
  先前大家公认的解读是,这首诗就是讽刺王老盟主代表的文坛势力。
  那么修改后的“畏惧”、“文字狱”,还能说的是谁?
  咱大明的文化观念可是以“言路畅通”为政治正确的,文字狱这东西是被主流舆论视为最大罪恶!
  再联想到,王老盟主先前直斥林教授是“乱民贼子文坛之敌”,这就是所指的文字狱?
  如果王老盟主被钉死了搞文字狱的帽子
  林泰来指着胡应麟,对游廊里众人高声道:
  “为了我们文坛团结和谐,我本不想公布修改后的诗句,都是他逼我的!请诸君子为我做个见证啊!
  还有,明日在胥门外南濠街五龙茶室,高先生将会讲解金瓶梅和王老盟主之间不可不说的关系!”
  站在假山上的胡应麟脸色瞬间惨白,在这本该温和的江南春季,却感到手足冰凉。
  王老盟主可是他最最最敬爱的领袖,但自己却催生出了这样恶毒的一句诗!
  这一回合文斗不但是败了,而且是惨败里的惨败!
  假山上气压低的可怕,十二岁的文征明曾孙也感受了莫名的压力,不禁瑟瑟发抖。
  此时最蛋疼的人就是求志园主人张凤翼了,他偷放林泰来进园,本意就是想戏弄一下王世贞。
  但万万没想到,自己都出来平事了,还将局面弄成这样,不会真要把王世贞给玩死了吧?
  为了大局,必须要拉偏架了!
  张凤翼下定决心,然后开口道:“刚才胡元瑞点评了今布的七律,但我认为这种单方面点评并不合适当作比试。
  文坛现在讲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我就以此出个题目了,还是说七律!
  唐代的七言律诗中,哪篇是第一?
  你们可以各自写下答案,然后公示给在场诸君看。
  谁的答案得到的赞同最多,谁就算获胜!如果今布输了,就请退出!”
  明眼人都看得出,张凤翼这真是一点都不遮掩的偏帮胡应麟了。
  抛开两人的评论水平高低不论,就说今天这些参加雅集的人,肯定照顾名士胡应麟面子的人多啊。
  即便不看胡应麟面子,也会看王老盟主面子。
  奇怪的是面对如此不公,林教授也没有抗议,默默的接受了。
  仿佛认清了这就是文坛的现实,文坛是要讲文学的,但又不仅仅是文学。
  那胡应麟是什么人,上一届五子之一,王世贞近十年第一忘年交,王世贞文艺评论方向的衣钵传人!
  林泰来又是什么人,城右布衣?横胥山人?苏州城第一好汉?校书公所文学教授?
  就算是偷偷放林泰来进园的张凤翼,这时候也要将林泰来礼送出境!
  山上山下两人,同山不同命。
  怕大家等不及,先发一大章,还有一章很快就好了!
  (本章完)
  ------------
  第九十七章 真的见鬼了
  山上山下的两人对视一眼后,各自在纸上写好答案。
  每人都写了两份答案,然后将其中一份交到了山上张凤翼手里。
  至于另一份则为了表面公正,让仆役拿到游廊那边,给参加雅集的士人公示。
  打开后,第一张纸写着:“杜工部《登高》,古今第一。”
  第二张纸写着:“杜甫《登高》,不只是唐代第一。”
  众人:“……”
  主持公道的张凤翼一脸懵逼,两个答案怎么能几乎一模一样!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一个山上,一个山下,简直怀疑有抄袭发生!
  简直混蛋!几乎一模一样的答案,还怎么假装分高下?还怎么把林泰来礼送出境?
  林泰来高声叹道:“想不到啊想不到,胡元瑞对唐诗的见解水平,竟然与我旗鼓相当!”
  这就是抄袭遇到原创……胡应麟对七律的论断太有名了,他当然门清。
  山上的胡应麟有点不舒服,捂着胸口惊愕良久,难以置信。
  张凤翼有点急了,又开口道:“这次算是打平了!老夫继续出题,还是唐诗!
  你们认为在唐诗里面,最被埋没的一首诗,是哪个?”
  张凤翼吸取了教训,七律最有名的就是那些,两人想到一起,撞车重合的概率也不算低。
  但这种诗海拾遗,就像是大海捞针了,基本没可能重合。
  林教授冷笑连连,你们怕是不知道,什么叫开挂的人。
  答案被两人分别写出来,然后还是像刚才一样,山上张凤翼和山下游廊各自一份。
  打开后,第一张纸上写的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二张纸上写的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这次更巧了,全部字眼一模一样!
  游廊里众人一片哗然,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
  这是首什么诗,如此同时受林教授和胡元瑞的推崇?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诗薮》推广之前,此时确实默默无闻不大为人所知。
  打算主持公道、驱逐林泰来的张凤翼感觉像是见了鬼,不,真的就是见了鬼!
  难道自己这次拉偏架,拉到鬼神都看不过眼了?
  山下林教授对着山上的张凤翼叫道:“竟然又又打平了!
  灵墟老先生,你不妨一口气把五古五绝五律七绝什么的,全都出题!
  总有一道题,一定能帮着胡元瑞将我林泰来击败的!”
  张凤翼恨不能把二弟的面具抢过来自己戴上,这样别人就看不到自己老脸通红了!
  忽然胡应麟嘴角渗出了血迹,双目紧闭,一头倒在了张凤翼的身上。
  张凤翼连忙扶住了胡应麟,对着山下仆役叫道:“快去叫冯太医!”
  不多时,便见冯梦龙他爹从藏身竹林里冲了出来,而小冯梦龙提着药匣子紧随其后。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冯氏父子终于捞到了在文坛露面的机会。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封锁假山的林教授放了冯氏父子上去救人。
  冯曙冯医士救人的时间,仿佛两军各自鸣金收兵,暂时罢战。
  张凤翼羞愧的走回了亭中,对王世贞道:“有辱使命!有负重托!”
  王老盟主的次子王士骕怒道:“还不如早早报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