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197节

大明话事人 第197节

  宋代之后,已经不会再有绝对出色、一篇压几百年的中秋诗词了,林泰来也不能。
  林泰来仿佛生怕海瑞反悔,急急忙忙的开口道:“在下这篇词牌鼓笛慢,词名就叫中秋夜!”
  然后一口气的吟诵道:“紞如双下花奴操,先唤起嫦娥桂殿,演霓裳新曲琵琶弦宛转,歌笙浏亮決耳吴音纤软……”
  席间众人闻之齐齐无语,虽然碍于老盟主禁令不许点评林泰来诗词,但心里都在疯狂吐槽。
  这篇词里写的都是莺莺燕燕、管弦歌舞,醉生梦死欢度中秋的场景,真是睁着眼睛胡编!
  今晚雅集这么素,哪有词中所说的场景?创作不是胡编,不能脱离现实!
  唯有对林泰来十分敏感的老盟主王世贞内心不安,隐隐有点不妙感觉。
  “简直胡闹!”海瑞海青天勃然大怒,起身拂袖,就要离席而去!
  让你林泰来代拟中秋诗词,可是你这篇都是什么破玩意?
  在他海瑞身上能用“紞如双下花奴操”、“霓裳新曲”、“吴音纤软”这种词?
  林泰来连忙问道:“怎么?老大人您不满意?不满意就直说,您不说我怎么知道您不满意?
  老大人且坐下,在下这就改正,还有一首《水调歌头》!”
  随后林泰来吟诵出了上阕:“秋月忽然好,游屐满山前。远观灯火楼阁,万点小星悬。
  逐队王孙公子,绕坐歌儿舞女,人压看场圆。独有悲秋客,白眼对青天。”
  众人都是老行家了,很多中秋诗词前半部都是写景为主,而后半部开始抒情,这篇看来也不例外。
  然后又听到下阕是:“千古事,一场梦,总堪怜。吴宫明月在否,兴废几何年。
  无限朱门绮户,也有竹篱茅舍,皓魄一般全。休待玉萧彻,我欲卧渔船。”
  众人听了后,感觉这篇词第一个妙处是写景视角拉得很远,仿佛一个旁观者不动声色的远观中秋盛景。
  第二个妙处是,从这种宏观视角下,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千古兴亡之叹,格局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篇中秋词肯定比不过宋人的巨作,但意境却已经足够压住他们在场这些人了,他们准备的作品明显都差了一筹。
  踏马的一个十八九岁少年,怎么能写出这种意境的。
  林泰来略显得意的对海瑞问道:“这篇为老大人代拟的如何?”
  海瑞脸皮抽了抽,他实在不想说林泰来的好话,便道:“太空洞,强行造意境。”
  林泰来毫不介意的拍了下大腿,“没关系,还有!再听我一首《念奴娇·为刚峰海公代拟中秋词》!”
  王世贞老盟主心里“咯噔”一下,又是一个篇幅很长的词牌!
  林泰来这个王八蛋,今天用的词牌全是长篇,就没有少于一百几十字的!
  别说四句的绝句了,连八句的律诗都不写!
  每一篇都要浪费很长时间,雅集时间一共才多久?
  要是这种长度词作有个十篇八篇的,别人就全当观众算了!
  林泰来已经吟诵出了新词上阕:“一轮初上,满乾坤秋色,平分一半。雾敛云收数不尽,点点星光零乱。
  玉宇高飙,银河清浅,浮落无边岸。关山万里,皎如琼碧铺遍。”
  众人对此没什么可说的,上阕依然是写景,中秋夜景色写来写去就是这些花样。
  又听到这篇的下阕是:“可惜美景良时,早痴眠了,许多邯郸宦。把一天秋,整夜交付与,独醒人看。
  顾影徘徊,想袁宏别舫,今宵谁伴。数声风笛,倩吹武定桥畔。”
  果然戏都在下半部,这可就有意思了。
  从中听出了对当朝者的嘲讽,对盛世潜藏危机的忧虑,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懑。
  还是那句话,林泰来这些词确实不如宋人,但却比他们强不少啊。
  林泰来大声的对海瑞说:“这篇写出了对时事忧虑,可是完全按照老大人你的品味量身定制的!你就说行不行吧!”
  海瑞:“……”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感觉这篇词挺不错的,但他又不想承认林泰来写的不错。
  林泰来却没等海瑞答话,再次拍了下大腿,坚韧不拔的说:“看来老大人还是不满意?
  不过没关系,我这里还有很多!每篇都是长词,一定要写到让老大人满意为止!”
  王世贞老盟主终于悟到了,林泰来这行为还真踏马的是用绝对的力量压制阴谋诡计。
  只是这个“绝对的力量”并不是指诗词的绝对质量,而是篇数和字数!
  高举海瑞的大旗,然后大水漫灌,霸占雅集。
  听着林泰来滔滔不绝的词作,王老盟主看着自己事先准备的绝句,不禁陷入了自我怀疑,难道字数才是王道?
  这种文戏最耗费心思了,每次都要想新桥段,求本月最后的月票啊!!!
  (本章完)
  ------------
  无语,新章节被审核了
  新章节发了半多小时还是没出来,我纳闷一看,居然被屏蔽审核,明明完全没有敏感内容啊。
  大半夜的编辑也没上班,我也没办法了,大概只能等明天审核完放出来吧。
  ------------
  第二百零六章 黑无可黑
  今晚的海瑞其实心情很窝火,他猜测是林泰来搞鬼导致自己被女人围攻,但在表面上,又不得不认下救命之恩。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林泰来把他海瑞从险境里抢救了出来,甚至还避免了海青天名声受损。
  在这种心态下,海瑞可以被迫容忍林泰来“代拟”中秋词,但就别想有好评了,尤其林泰来的态度又相当“挑衅”。
  而林泰来也不含糊,在海瑞差评之后,又拿出了一篇接一篇的中秋词。
  大家都知道,海瑞是一个偏执的人,遇事很有一种执拗的劲头,所以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给差评。
  差评之后,又是新的中秋词,林泰来与海瑞仿佛较上了劲,陷入了无限的循环中。
  林泰来已经发表了十篇中秋词,每一篇都是百字以上的长词,相当耗费时间。
  时辰已经临近半夜,似乎所有列席名流都成了看客,麻木的看着林泰来一篇又一篇的扔出作品。
  这个中秋夜雅集,过的真是毫无体验。
  每当林泰来对海瑞质问“行不行吧”的时候,王老盟主仿佛都感到,这是在问自己“服不服吧”。
  他后悔了,为什么要让海瑞上船,为什么要留下海瑞当护法,为什么海瑞想走时要拦住。
  十连发之后,海瑞终于也无可奈何的屈服了,随口说了句:“此篇尚可。”
  林大官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表演这才告一段落,但此时雅集已经“兴尽”了,众人兴致都不高。
  一是因为惊世骇俗的连续十篇中秋词,加起来足足一千多字,别人再怎么表现也抢不过风头,还能有什么积极性。
  二是林泰来这十篇词全都在水准之上,全都超过了其他人所准备的诗词质量,其他人哪还有心情出来卖弄。
  所以未及三更,中秋夜雅集就草草结束。
  第二天就传出消息,王老盟主病倒了。原定的另外两场文坛大会雅集,也因此暂时取消。
  于是众人便知道,这次文坛大会大概又要无果而终,复古派宗门的新五子再次难产。
  也小道消息说,王老盟主认为目前内定的新五子根本对抗不了林泰来,所以想等待有足够强力的新秀出现。
  而林泰来经中秋夜后,则又一次在秦淮河上名声大噪。
  经过长板桥力抗提学官、孔庙辩经打平顾宪成、十篇千字中秋词三大战役,林泰来在秦淮河两岸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多年以后,有人或许记不清本届乡试的解元是谁,但一定能记住林泰来这个宛如流星般出现在秦淮河的人物。
  东林派清流和复古派宗门都偃旗息鼓后,在八月底乡试放榜之前,文坛没人组织大规模活动,不过还是出了些不大不小的新闻,
  比如南曲行首大姐大、金陵十二钗第一的马湘兰,她成功的把曲中姐妹组织起来,在中秋夜集结和反抗海青天。
  正当马湘兰在秦淮旧院威望攀升到一个新高度时,她却突然宣布闭门退隐,不再公开接客,一代传奇名妓似乎就此谢幕。
  林泰来听说了后,又从免费寄宿的国子监号房跑到赵彩姬家里,得意的对赵彩姬说:
  “我说过,要让你成为金陵十二钗第一!如今说到做到,你已经是第一了,该怎么谢我?”
  赵彩姬似乎还是不爽,“但你却把马湘兰捧成了大明二百年南曲第一名姬了!”
  赵彩姬知道,中秋夜马湘兰组织行中姐妹,反抗海青天禁锢的事情,就是林泰来撺掇的,而且林泰来还提供了信用背书。
  林泰来答道:“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伱不敢搏,别人敢搏,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再说她都退隐了,你还计较什么,你就说你现在是不是金陵十二钗第一吧?”
  赵彩姬大姨妈来了,便把只想免费的林泰来轰走了。
  林大官人不禁叹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回到国子监,继续扫地。
  当初他嘴贱说发下大誓愿要打扫三十六天,这才过了二十多天,为了个人信誉只能继续坚持。
  八月底乡试放榜,这与林泰来没有关系,他也懒得去关注。
  乡试榜张挂在应天府府衙影壁上,全城无数人来看热闹,榜单下人山人海,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场面。
  国子监在城北,距离同在城北的应天府府衙不太远。
  所以就有很多不喜欢拥挤的士子打发了仆役去看榜,而自己则来到国子监孔庙进行最后的祈祷。
  林大官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刷存在感的机会,认真的在大成殿门口来回扫地,力保每一个来上香的读书人都能注意到他。
  不经意间,林泰来看到两个熟人走到了大成殿门外,就是来自松江府的一对好友董其昌和陈继儒。
  此时董其昌垂头丧气,而陈继儒则在安慰着他。
  好歹也是一起干过大事的,林泰来诧异的问道:“董生这是怎么了?现在榜单应该还没放出来吧?”
  董其昌不想说话,陈继儒代为答道:“王老盟主怀疑他走漏消息,所以他被复古派宗门除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