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622节

大明话事人 第622节

  林泰来稍稍愣了一下,申首辅不会是想挖自己的墙角吧?
  随即又恢复了淡定说:“即便是首辅相邀,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在我眼里,仍然是小事!可去可不去!反正我向来就是这样对待的!”
  王士骐又说:“其实不只是首辅,次辅王锡爵也来邀请了!”
  林泰来忍不住叹道:“这里面水太深,你自己把握不住,还是我陪你去吧。”
  王士骐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
  林泰来点点头,赞许说:“很好,看来你觉悟提高的很快。
  已经初步通过考察,具备正式加入更新社的条件了。”
  吏部天官的大戏落幕后,朝廷就平淡了许多,因为没有多少大事能比吏部天官的角逐更牵动人心了。
  吏部左侍郎虽然也缺人,但和吏部天官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吏部部议提名的人选里,皇帝都没有用,却令人意想不到的选了詹事府詹事刘虞夔为吏部左侍郎。
  这个意外人选引发了坊间诸多版本的猜测。
  众人都怀疑,同为山西人的刘虞夔是王家屏阁老暗中推荐的。
  有人说,皇帝这是为了政治平衡。
  刘虞夔这个人选在内阁可以平衡申首辅,在吏部可以平衡林泰来,而且还有南北平衡的考虑,算是一举三得。
  还有人说,皇帝是用清除詹事府官员的做法,向中外暗示不立东宫之意。
  吏部官员林泰来为吏部左侍郎之事上疏抗言,声称按照惯例,词臣一般不能直接迁转为吏部官,请陛下收回乱命。
  结果林泰来被万历皇帝痛斥了一顿,才消停了下来。
  从万历十二年延续至今的吏部格局,彻底大变了样。
  这六年来,无论政治气候怎么变,吏部始终是这样——
  老好人天官杨巍对首辅俯首听命,中层郎署被清流完全把持,两个侍郎打酱油。
  而现在吏部已经变了天,天官换成了王老混子。
  不管王老混子会听谁的,肯定不会像过去的杨巍那样完全听从首辅。
  而林泰来打破了清流势力对吏部中层郎署的垄断,已经强势插旗。
  等文选郎陈有年离职后,只怕吏部中层郎署就没人能挡住林泰来了。
  而近六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打酱油的吏部左侍郎,换成刘虞夔上位后,存在感肯定会大大加强。
  毕竟刘虞夔身上,肩负着政治平衡的责任。
  看到吏部格局的巨变,很多人颇有种新时代即将到来的感觉。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份,进入了一年当中的酷暑季节。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季节,也有人不辞艰辛,拖着年老体弱的身体,拿出了比骄阳更火热的激情奔向工作。
  “什么?王老……天官已经抵达通州,明日进京?”林泰来听到消息后,不禁大吃一惊。
  圣旨下发去南京才一个月,王老混子就已经从南京抵达京郊了?
  这是昼夜兼程赶路吗?老命都不要了是吧?
  王士骐又道:“家父说了,不必劳驾九元去迎接,等他到了吏部再会面。”
  虽然林泰来懒得动,但明天去东郊亭迎接王世贞的官员多得是!
  这可是天下文坛盟主近二十年来首次踏足京城,所有爱好文学之士无不翘首以待!
  ------------
  第五百七十七章 稍分肝胆与枝梧
  通州张家湾,号称京东首驿,乃是水陆交汇之地。
  除了特殊的漕船之外,一般人沿运河到这里,水路也就到头了。
  所以都会把舟船换马车,然后往京城而去。
  上京赴任的新吏部天官王老……盟主,是一个十分讲究个人形象的人物,有着巨大的偶像包袱。
  虽然他昼夜兼程赶路,但临近京城了,又生怕状态不佳、气色不好,影响到首次亮相的效果。
  所以在通州特意停歇了一天一夜,把自己的精神面貌调整过来。
  这日凌晨,天还黑着,王老盟主就起身洗漱用餐。就等着天色蒙蒙亮,然后立刻出发。
  在这大夏天的暑季,赶路肯定是清晨到上午最舒服,而且别人迎接也舒服。
  至于具体细节,王老盟主只要定好时间就行了,一切都不用操心。
  就像他一路上所经过的各地,都是好吃好喝的顶级供奉,所有待遇直接拉满。
  就算三更半夜坐船赶路,一样能安排足够的民夫拉船。
  虽然以前他的待遇也不错,但那都是卖文坛盟主这张老脸换来的,即便偶然碰上了不周到,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哪像这次行程,所到之处完全不用说什么,别人就自动诚惶诚恐,唯恐稍有不周到。
  踌躇满志的王老盟主站在院中,看着杂役们拾掇马车,想象着近在咫尺的京城,不禁心怀激荡。
  原本以为,人生和事业都快谢幕了,躺平等死就行,谁能想到还有夕阳红?
  这官职可是外朝一号吏部尚书,发起狠来能和首辅叫板的天官啊。
  这辈子手握文坛权柄,但还真没享受过政坛权柄的滋味。
  忽然间,瞥见陪伴上京的次子王士骕穿着外观很像小兵红胖袄的劲装,王老盟主忍不住斥道:“你好歹也是个生员,如此穿着,成何体统?”
  王士骕不咸不淡的答道:“听说三四月时,林九元一直是这样穿,此乃时兴服装样式也!”
  王老盟主无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次子这是逆反心理发作了。
  本来王士骕平日里游侠乡里,喜好弓马拳脚,并不愿意跟着父亲来京师。
  他想着在太仓老家创建堂口做大做强,然后加入新吴联——听说新吴联又开始招收加盟堂口了。
  结果王老盟主害怕次子在老家惹事,影响到自己仕途,就强行带着王士骕上京。
  然后王士骕就故意穿着模仿小兵红胖袄样式的衣服,招摇于父亲左右。
  别问缘故,问就是效仿林九元!
  王世贞看着东方天色已经微微显白,便吩咐说:“启程进京!”
  今天大好的日子,不能浪费在与儿子生气上。
  上午时分,京城东郊接官亭,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数十位爱好文学的官员。
  感谢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不然众人还真未必有空来这接人。
  到场的众人也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不忘初心,一直没有放弃文学梦想,坚持在文坛刷脸。
  所以在这时候,才能有个合情合理的借口来迎接文坛老盟主。
  不然的话,拿什么理由来迎接文坛老盟主?
  混官场并不是只要脸皮厚就行,也要讲究门面功夫和技巧。
  如果没有一個合情的理由就硬蹭,只会遭人鄙视和厌弃。
  迎接文坛老盟主的阵容里,为首之人乃是兵部左侍郎石星。
  当然,石侍郎现在更为另一个身份自豪,他可是复古派第二代五子,也就是续五子之一。
  这是他二十年前在文坛追随王老盟主时,被光荣授予的名号!
  本来以为复古派已经没落,“五子”名号已经失去了含金量。
  没想到转眼之间,“五子”又成了金字招牌,真是世事无常。
  想到这里,石侍郎不由得意气风发,只要老盟主能熬住,自己一个尚书就稳了!
  忽然有人叫道:“来了来了!”
  石侍郎抬目远眺,果见有车队沿着官道迤逦而来,车队前导打着数面官牌。
  不多时,车队中间最大的马车停在了接官亭外的道边。
  但是不等老盟主下车,众人就立刻上前行礼,于是王老盟主连忙下车还礼。
  兵部的石侍郎又上前一步,亲热的说:“多年不见,老先生风采依旧,魏郡石生一直甚为想念!”
  王世贞对着石侍郎端详片刻后,不由得感慨道:“不想再见时,连你也是年过半百,两鬓斑华了。”
  石侍郎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张文稿,嗓音略有哽噎的答话道:“但老先生二十年前的教导,晚生一直历历在目。”
  这份文稿是二十年前评选复古派续五子时,王老盟主亲笔写给石星的赠诗。
  诗云:“石生昔抗章,攀天动星辰,芬芳一世间,谁能不见亲”
  卧槽!周围众人都惊了,二十年前的文稿还能被你石星找出来了?
  王老盟主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这到底是原稿还是高仿复刻?
  二十年都过去了,自己现在也分辨不出来了啊
  这京师不愧是天下首善之地,当真是高手如云。
  按理说,今天这场面是众人打着文学爱好者的旗号,来迎接文坛老盟主的。
  但王老盟主叙旧过后,却没有谈论文艺,反而对石侍郎问道:“听说上半年的朝局颇为纷乱?”
  可怜盟主驱前车,不问文坛问政局。
  石侍郎倒是无所谓,刷印象分的目的已经达到,谈论什么话题都行。
  便如实答道:“两三个月前,确实混乱不堪,所幸近期已经平稳。”
  王老盟主微微叹了口气,顾左右而说:“我远在南京时,亦有所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