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651节

大明话事人 第651节

  言官群体就好比马蜂,看到马蜂不躲着走,还能没事去捅马蜂窝?
  别人被弹劾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伱林泰来被弹劾了不但不妥协,反而要揪着不放、死磕到底。
  而且还是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一个干八个,你到底图什么?
  又听到林泰来唏嘘的说:“这样的话,我就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攻讦力度,而你们两个就轻松了。
  为了能让你们两个好过,我真是操碎了心。
  对于我的大恩大德,他日千万不可轻忘啊。”
  叶总督和李大将:“……”
  最后叶总督还是劝道,“忍忍算了,反正你手握大功,何必与那些言官一般见识。”
  林泰来摇头道:“叶制台久在边省,对朝廷情势可能不太了解,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这不是我忍不忍的事情,你看着吧,我拿了大功后,朝廷下半年反而会动荡不宁,陨落一两个阁老也不是没可能。”
  叶总督对此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大吃一惊说:“何至于此?自从去年你离开京师到西北后,朝廷大体上一直挺平静啊。”
  李如松很灵性的接话说:“这不是林兄弟马上要回京师了么?
  朝廷乱不乱,主要还是看林兄弟说了算。”
  林泰来:“……”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对恩人就是这样充满恶意吗?
  林泰来预言说:“这么说吧,清流党人为冲淡我的影响,一定会挑起其他议题!
  比如屡试不爽的国本议题!而且国本议题被炒热后,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内阁!
  所以反正肯定要出事,那不如主动挑事!”
  听到这里,叶总督和李大将才知道,林泰来真不是开玩笑的,各自若有所思。
  又过数日,果然有朝廷的诏旨紧急传到宁夏城。
  命总督叶梦熊留守宁夏,全面负责善后之事;
  命讨逆总兵官李如松、监军林泰来押送被俘叛将,赶赴京师献俘。
  于是李如松又来找林监军商议行军路线,定下之后再传报沿途,就可以开拔了。
  任务不只是押送被俘叛将回京师,还要顺道把从大同、宣府等镇调来的官军遣散回去。
  李如松指着地图比划说:“先向南从庆阳绕路,然后向东至延安府,过黄河至大同镇”
  林泰来也看着地图,奇怪的说:“为什么要从庆阳绕路?直接向东,走直线过去就行了!”
  李如松答道:“那是边墙外!”
  林监军非常霸气的说:“边墙外又怎么了?我军兵多将广,又挟大胜之军威,正好借着行军,向边墙外北虏部落夸耀武功,以震慑虏骑!”
  李如松稍加思索后,觉得林监军之言也有道理。
  再说先前麻贵驰援宁夏时,为节省时间就从边墙外行军,难道自己连麻贵都不如?
  于是制定好计划,带上粮草后,来自京营、大同镇、宣府镇的官军就向东出发了。
  一开始没什么情况,但是到了大同镇地界后,林监军就时不时的消失一晚上
  林监军这种消失术,合计耽误了好几日的行军计划,让李如松这主将就很闹心。
  “我信了你的鬼!”李如松对林监军质问道:“这就是你说的夸耀武功、震慑虏骑?”
  疲惫不堪的林监军不想和没有礼貌的李如松计较,找了一辆车,爬上去开始补觉。
  你一个政治低能,懂什么叫夸耀和震慑?
  你懂什么叫两国之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进了宣府镇区,又要多逗留几日,因为李如松需要时间遣散宣府镇兵。
  但林监军却又以观察马市的理由,跑到张家口堡去了。
  更具体的说,在张家口堡北边。
  直到李如松再次准备出发的前一天,有组织无纪律的林监军才施施然回到宣府镇城。
  自诩治军严格的李大将默默念叨:“不生气,不生气,反正只剩最后二百里了。”
  当晚林监军住在巡抚察院里,得益于边镇巡抚久任制,这里的巡抚还没变,仍然是大侄儿王象乾。
  晚上是家宴家酒,林泰来以最懒散的姿势,说着最认真的话。
  “这一年我远在西北,难免有所错漏,你把京中情况在跟我说说?”
  宣府虽然也是边镇,但与京师太近了,而且马市开设以来,与京师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很大,对京城各方面消息都很灵通和全面。
  王象乾笑道:“与其闲谈京师的事情,我更想听听你的事迹,尤其是先登夺门这样的壮举。”
  林泰来便反问道:“我先登夺门的惊天壮举传到京师后,朝廷众人反应如何?”
  王象乾斟酌了一会儿,答道:“如果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众人当时的心态,那就是群情愤激。”
  林泰来:“……”
  这个词是什么鬼?这都是什么低素质国民?有这么对待先登英雄的吗?
  王象乾停止了说笑,“首先,家父代表户部向你表示感谢。
  哱拜之乱已经耗银数十万,如果再拖延下去,太仓银又要见底了!
  幸亏你先登破城,得以及时止损,户部也能喘一口气了。
  但是家父说,下次你若再出征,务必不要如此冒险了。
  因为你现在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首脑,还是我那小姑母的夫君,你不能轻率性命、无所顾忌。”
  林泰来答道:“知道了。但一两年内还有战事,只要上阵难免有冒险的时候。”
  王象乾知道林泰来主见非常强,劝几句就行,多了也没用。
  然后又道:“这一年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左都御史吴时来病故,资历最深的刑部尚书陆光祖迁为左都御史。”
  对这件事,林泰来无话可说。
  阿附申首辅的吴时来按照历史轨迹,也该到了病故的时候。
  而清流势力的陆光祖本来上次廷推吏部尚书时,就刷过一次脸了,再加上又是资历最老的部院大臣。
  他要当左都御史,真挡不住,除非林泰来亲自下场一换一。
  或者王世贞不要天官了,和陆光祖搏斗,那显然不可能。
  只是苦了申首辅,原本有两大支柱党羽,一个吏部天官年老跑路了,一个左都御史病故了。
  难怪历史上这个时候的申首辅心灰意懒,也提桶跑路了。
  不过在本时空还好,首辅还有林泰来这个前门客来充胖子。
  “既然陆光祖去当左都御史,那又是谁当了刑部尚书?”林泰来又问道。
  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廷推,而他行军路上,确实收不到消息。
  王象乾答道:“我听说是南京都御史孙丕扬。”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孙丕扬这个人的政治光谱挺模糊的。
  但从上次推举吏部尚书时,陈有年提名了孙丕扬的情况来看,目前孙丕扬至少也是清流势力的同情者。
  如此说来,清流党人在朝廷高层的势力又出现反弹了?
  想至此处,林泰来忍不住抱怨说:“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只要我不在京师,总是会出现局面恶化的情况!
  上次我请假回老家,不在京师时,清流势力连拿了户部礼部两个左侍郎!
  而这次,又让清流势力偷了一个尚书!”
  王象乾正想开口安抚几句,却又听到林泰来说: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我已经习惯了!每次回京师就要先进行一番整顿!
  既然这次他们偷走了一个尚书,那就杀他们一个尚书找平!”
  王象乾:“……”
  自己刚才居然还想安抚林泰来,纯属多余!
  ------------
  第六百零三章 真·战神归来
  翰林院侍读、陕西行太仆寺少卿、吏部考功司郎中、礼部主客司郎中、兵部通信司郎中(筹备中)、参赞陕西军务、讨逆监军林泰来回到京师时,已经是七月中了。
  距离他去年离京赶赴西北,差不多正好一年。
  大军押着十几个有名号的叛将,耀武扬威的从德胜门入城,接受着百姓的夹道欢呼。
  林监军在德胜门停留了一会儿,检查了一下城门,发现自己的那些题诗保存完好,这才满意的走了。
  我大明是法治国家,叛将在献俘礼、斩首之前,要由刑部过一手,表示明正典刑。
  监督着李如松把被俘叛将移交给刑部后,林泰来就彻底完成监军任务。
  然后就先回家,和白秘书一起休息了。
  这个夜晚,京师十分平静。
  兵部员外郎申用懋下了班后,跑到林府,有点担忧的说:
  “你这次功劳太多、太大了,该如何是好?朝廷甚至有人提议,要给你封爵了。”
  对方明显是替申首辅来传话的,林泰来笑道:“文臣封爵?贼子欲将我置于炉火上耶?”
  申用懋:“……”
  这个意思是没毛病,但语法太容易令人误会了,能不能换一种语法来表达?
  “自古以来功高难赏,先走一步看一步吧。”林泰来长叹道,“对了,提议的爵号是什么?好听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