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第799节

大明话事人 第799节

  对土垒和城墙外的倭兵,重炮轰了骑兵冲,骑兵冲了重炮轰。
  对江边土垒内的倭兵进行孤立和分割,然后燃起浓烟,阻挡土垒中倭兵的视线,让倭兵火铳手难以发挥。
  对于已经过了江的倭兵,放任不管;对于没过江的倭兵,用骑兵和火铳往江里驱赶。
  另外派一军,专门在光熙门这里进行攻打,牵制袭扰未出城或者刚出城的倭军,如果出现机会,就拿下光熙门!
  双方加起来有六七万左右的兵马,聚集在光熙门到汉江一带,算是一场兵力密度空前的大战了。
  看着眼前的大场面,李大将感觉自己的武将生涯达到了巅峰。
  战场渐渐细分成了几个方面,站在高处的李大将依然指挥若定、有条不紊!
  二三十个纵队齐齐装在心里,一道道命令传达下去,完全不虚多线操作!
  正当这时候,林府家丁二代于忠良快马赶到,向李如松道:“经略公急报!”
  李大将问道:“有何急事?莫非林军门已经杀了那什么大谷吉继?”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于忠良禀报道:“大谷吉继欺瞒我军,确实已经被斩”
  李大将浑不在意的说:“斩就斩了吧!已经无关大局了。”
  随即于忠良继续说:“用大谷吉继的尸首在敦义门叫门,倭军守门大将乃是大谷吉继的家臣,为换回大谷吉继尸首,从城门撤走了。”
  李大将突然产生了一些不好的预感,连忙追问道:“然后呢?”
  于忠良心里略微于心不忍了一下,答道:“然后,然后经略公率先登城,已经拿下敦义门,数千标营官军应该已经入城。”
  轰!李大将感觉脑中被炸了一下,下意识的问:“先登?”
  于忠良回答说:“没错,确定以及肯定是先登。”
  “啊啊啊!”李大将壮怀激烈,仰天长啸。
  自己在这边辛辛苦苦殚精竭虑,就是为了让林经略兵不血刃、轻轻松松的先登入城吗?
  那倭寇都是二傻子吗,一具尸首就能换城门?
  于忠良连忙对李如松左右亲兵叫道:“快去召李如柏将军!”
  众人疑惑不已,你这小年轻是什么意思?
  于忠良赶紧补充说:“经略公有令,若李大提督因为心理原因无法继续指挥,就请李二将军代替指挥!”
  “不必了!”李大将又被刺激得瞬间清醒过来。
  再让他放弃指挥歼敌的荣耀,没门!
  “钦差大臣”于忠良评估了一下李如松的状态,又道:“经略公还有命令,要求尽可能多抓俘虏。”
  “知道了。”李大将冷漠的答应。
  而后李大将就像是一个莫得感情的指挥机器,冷漠的继续指挥战局。
  不多时,又传来好消息,经略标营数千人抵达光熙门,从城里进行夹击。
  滞留在光熙门一带的万余倭兵陷入总崩溃,在城门外的查大受趁机攻下了光熙门。
  战局到此,大明天兵的胜势已经完全不可逆转,倭兵大都放弃抵抗,向浮桥拥挤过去。
  就连那些坚守在土垒里进行掩护的倭兵,也纷纷弃垒而逃。
  浮桥的通过能力终究有限,大批倭兵掉进了还很冰凉的江水里。
  已经撤退到南岸的不到两万倭兵害怕天兵通过浮桥继续追杀,也害怕被北岸溃兵冲垮,于是朝着正在浮桥上的己方倭兵猛烈射击,阻止溃兵过江。
  然后南岸倭兵又趁机摧毁了浮桥,宽阔的汉江把剩下倭兵和大明天兵一起阻隔在了北岸。
  看看天色,日头已经偏西了,战局基本接近尾声。
  剩下倭兵只有三种出路,要么顽抗到底被杀,要么被驱赶进汉江里淹没,要么成功投降保命。
  李大将叹口气,真是心累啊。
  从战术角度来说,这是一场很完美的大胜,如果没有偷鸡的经略大人,那就更完美了。
  将收尾工作交给了二弟李如柏,李大将就询问道:“经略公何在?”
  有最新过来通报情况的经略标兵回答说:“敦义门内西阙。”
  然后李大将就带上亲兵,上马入城去找林经略了。
  不为别的,他就是想要为友情讨一个说法。如果不给说法,那就绝交一个月!
  等李大将风尘仆仆的赶到西阙,却见厅内已经摆好了酒席。
  林天帅笑嘻嘻的出迎道:“恭喜李兄!贺喜李兄!李兄辛苦了!快请入席!”
  李大将倔强的站在门口,瞥着林泰来,问道:“与先登王京相比,何喜之有?”
  林天帅丝毫没有在意李大将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说:“恭喜李兄创下当世将官单次指挥战役规模最大的纪录!
  贺喜李兄成为当世将官里,单次战役歼敌人数最多之人!
  再次贺喜李兄,还创下了我朝近百年来单次战役歼敌人数最多的纪录!
  至于是不是近二百年以来的歼敌最多纪录,还需要查阅一下早年间的典籍记录。
  如此多荣耀加于李兄一身,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
  李大将:“……”
  讨要说法的倔强心情不知不觉开始消散了,整个人都懵了。
  林泰来继续热情洋溢的说:“我方才还特意写了一组三首诗,专门为你纪功!
  你知道的,我这一代诗宗混文坛只凭借软硬实力,完全不靠应酬!
  所以我很少写夸赞别人的诗词,今日算是为你破例了,助你青史留名啊!”
  李大将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晕乎乎的,下意识说:“给我看看。”
  ------------
  第七百二十七章 互相帮助
  听到李大将想验货,林天帅大手一挥,立刻拿了几张诗稿给李大将看。
  正所谓,做戏要做全套,林天帅还不至于连几首诗都要空手套白狼。
  李大将抬眼看去,只见得标题是《纪李都督东征朝鲜》。
  再看正文:“甘泉初锡紫貂裘,剑色飞扬射斗牛。定远侯封天北极,受降城筑海东头。
  辽东上将能横槊,塞北名王尽倒戈。露布夜除玄菟垒,霜笳晴拥白狼河。
  辉煌珠履将坛从,奕叶金貂帝眷浓。扶桑日出消千蜃,细柳天回驻六龙。”
  鉴定完毕,李大将可以确认,林军门确实给自己写了一组诗。
  他本就堪称文武双全,平时爱写个诗什么的,有那么点文艺倾向,也有作品流传到后世。
  如今看到林军门这位文学史上注定留名的一代诗宗、当代文坛事实盟主,竟然写诗猛烈吹捧自己的武功。
  同时耳边还听着林军门不停的说什么“最高纪录”、“当世第一”,怎能不迷糊?
  大家都是场面人,你吹捧我为“创纪录的名将”,那我吹捧你为“先登之王”,也是应该的礼节吧?
  大胜之余,别无他事,当晚李大将在酒席上大醉而归。
  幕府随员崔五魁和左护法张文闲聊道:“今天之前,我从未见过林大帅吹捧别人。”
  林大帅?张文诧异的看了眼崔五魁,你小子当真是醒目!
  白天刚出的新口号中有“大帅出、收汉京”一句,你现在就已经开始麻利的改口林大帅了?
  但不管别人称军门、经略公还是大帅、天帅,反正他们老兄弟只称“坐馆”。
  而后张文答话说:“如果李都督死活不承认这次先登,也是件麻烦事情,毕竟他也是名义上的提督军务总兵官。”
  崔五魁又说:“看来大帅非常在意先登次数?”
  张文悠悠的说:“毕竟如今还能值得坐馆上心追求的东西,实在不多了。
  我们坐馆要超越的不是自己,不是别人,而是史书。”
  崔五魁:“……”
  林大帅本人也就罢了,怎么连身边的亲随也都这么逼气四射?
  次日万历二十一年三月初九,数万大明天兵以王师姿态,进驻和全面接管汉城,宣告朝鲜国王京汉城正式光复!
  林天帅虽然也想搞点盛大仪式,但是城中满目疮痍,城里民众仅剩妇女,弄不出什么场面来,所以也就算了。
  宿醉方醒的李如松揉着额头,喝着解酒汤,想着昨天的事情。
  昨天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去经略幕府明明是为了讨说法的,怎么就迷迷糊糊的上了酒席,在一片吹捧中迷失自我,喝到断片?
  这时候,负责本次战役收尾和战况统计的李如柏走了进来。
  李大将不知为何下意识猛然站了起来,莫名心急的问道:“统计完了?”
  李如柏被吓了一跳,胜仗都已经打过了,后面无非就是战果统计和写战报了,又不是马上封赏,大哥还激动个什么?
  然后李如柏中规中矩的开始禀报说:“我军阵亡……”
  李大将直接打断了禀报,不耐烦的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歼敌数目!”
  李如柏只觉得大哥今天怪怪的,又按照大哥意思继续说:“初步计算,我军斩首五千余,俘虏一万四千余,驱入汉江溺毙无算。”
  李大将快速的算了下,脸上露出了痴痴的笑容,碎碎叨叨的说:“也就是说,斩首加俘虏两万,而溺毙之数要按一万余计算。
  所以本次大战共计歼敌三万余人,不错不错,非常不错。
  嘿嘿嘿,至少也是百年一遇的大捷啊,哈哈哈。”
  李如柏:“?”
  怎么才一晚上加一上午没见,自家大哥怎么就仿佛心性大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