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33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33节

  “人和人不一样。”罗学盛叹气道,“卖菜虽然赚钱,也赚不了这么快,你能混出来,是因为你有本事,曹国良干得可比你久,连买个拖拉机都没底气。”
  罗学云笑笑:“锁儿也不是要盛哥现在就盖,一年不成两年还不行吗,光靠种菜不行,还有其他的活计增加收入,若是没个奔头,日子还怎么过呢。”
  “树叶说得在理。”
  幺爷拐杖敲得咚咚响。
  “男子汉大丈夫,若是连个志气都没有,如何顶天立地,撑起门户,我看你们除了多吃几年干饭,没多少长进,以后有什么大事,多向学云请教,别看他还没成家,年纪比你们小,就不尊重他。”
  罗学盛陪着笑脸,委屈巴巴道:“我的爷呦,咱们兄弟谁敢不把学云当回事,他虽没成家,却立好大的业,兄弟们都倚着他哩。”
  幺爷哼了一声:“心里清楚就好,以你们的见识,连黄岗都撑不过来,学云可是能在城里呼风唤雨,搁往年那就是家里出了个大老爷,任谁都要恭恭敬敬。”
  罗学云明白幺爷是在为自己站台,教坡上人不要仗着辈分高年纪大就倚老卖老,须得掂量自己几两,再看别人多重。
  只不过话头说成这样,还是有些尴尬,若是放在后世,十成十像是阴阳怪气。
  “幺爷,我这屋子起的不错吧。”
  “树叶的眼光没得说,里屋干净得我都不敢下脚,我就是不明白,为啥建成这样,堂屋在前,里屋在后,中间还隔个院子,早不早晚不晚的,前屋有啥动静,能听到吗?”
  要得就是听不到,罗学云腹诽。
  农村越穷的人家,盖房子就越是讲究省材料省地方,就跟罗老爹一样,往往一间大屋子盖好,隔成三间,两边睡人,中间堂屋吃饭待客。
  厨房杂货物牛棚等附属设施就很低矮,大成人进门都得低头。
  后世网上调侃,春节期间要是睡懒觉,会被亲戚堵在床边极度尴尬,而现在是普遍现象,幺弟天天睡不好,很头痛的事,他也避免不了,才故意建成这样。
  上罗坡显然都是穷的,幺爷习惯这种布局,家家户户皆是这样,忽然看到罗学云这种客厅卧室前后分离,厨房厕所都建的干净高大,震惊且不理解。
  “幺爷,这是专门点的格局,您看啊,我这小院看起来像不像个珠子,左边的仓房像不像盘旋的龙,这叫回龙戏珠,能保家宅安宁,财运兴旺。”
  幺爷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这么一说还真是,尤其放水箱的地方,看起来像龙角。”
  众人闻言纷纷看去,皆是赞扬格局不凡。
  会脑补,挺好的,省得自己多费口舌。
  可幺爷欣赏完,还是不放过这个话题。
  “格局是好,但屋子多院子大,没得管闲的可不成,虎娃,你家狗养得好,把今年生的崽挑条机灵的,抱给树叶。”
  他转头瞧向罗学云道:“土狗好养活,喂点剩饭就能长,能看家管闲,院子里养一条,听到动静叫一叫,你也安心。”
  “听幺爷的。”
  养条狗当门铃也挺不错,将来还能帮着赶赶鸡鸭。
  罗师功却很为难:“叔,俺家的狗崽都抱完了,就剩一条陈连早就定了,说想练成猎狗上山,要不让学云去别家抱,俺二哥三哥家的狗都有崽呢。”
  “你当我是随口点你?就是看你家狗能上山,凶猛激灵,旁的我都瞧不上。”幺爷很霸道,“怎么,侄子比不上干儿?”
  “我哪有这意思,不是得有个先来后到吗?”罗师功急了,“陈连那犟种您又不是不知道,要是听说学云抢他的狗,还不来跟他干架!”
  幺爷道:“你让他来找我。”
  见此情形,本来想劝两句的罗学云,也没法开口。
  陈连的名声他早就听过,父母双亡,干爹养大,从小就怪,二十来岁就敢到处跑,靠自己给自己攒老婆本,在黄岗都是顶有名的存在。
  一条狗原本不重要,可幺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执意帮他要,罗学云要是退缩,好像怕了陈连似的。
  只不过私下里得跟幺爷说道说道,没必要这样霸蛮,反而架住了自己。
  他帮坡上种菜收菜,至少是五分诚心援助,五分顺势利导,可无论怎样,都没有借着种菜一事,要挟村人的意思。
  瞧完新屋,大伙准备散去,幺爷指着平坦的空地和大路,哈哈大笑。
  “树叶盖个屋,连带坡上都享便利,瞧这大路轧得平平坦坦,还垫石子砂土,以后拖拉机都能开到家门口,省多少架子车拉稻包的工夫。”
  他说完补充道:“谁要能跟树叶做邻居,真是捡现成的。”
  众人这才上心,尤其是还没分家的小伙子,望着罗学云盖房清空的杂草,填平的地势,还有门口水泥铺出板实的空地,比打谷场都漂亮。
  他们一个赛一个眼睛发亮,纷纷叫道:“我来,我来。”
  幺弟却急了,扯着嗓子大喊:“都不许跟我抢!”
  第49章 搬家
  看到幺弟面红耳赤的焦急样,众人哈哈大笑,连罗老爹都忍不住开口。
  “你咋恁地霸蛮,等你结婚盖房得多少年,凭什么给你留着。”
  “反正就是不能跟我抢,我要跟二哥做邻居。”幺弟委屈巴巴道,“二哥不也没说媳妇就盖屋么,大不了我明年就盖。”
  老叔罗师塘打趣道:“你们三兄弟都出来盖屋,爹娘不要了?”
  幺弟摸摸脑袋道:“我盖多点,接俺大俺娘一起住砖屋。”
  大伙逗趣的笑声停顿数秒,旋即爆发更大声的哄闹。
  幺爷感慨万千,摸着胡须道:“歹竹出好笋,没想到河娃还养了不少好儿子。”
  罗老爹的笑容僵在脸上,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罗师塘更是尴尬,后悔自己说话没把门,害得亲哥下不来台。
  瞧新奇的众人,三五离去,偌大的新屋就只剩罗老爹罗老娘和大姐二姐幺弟幺妹。
  “真就不愿意回家再住两天?”罗老爹终于按捺不住,“从盖屋起,你都在窝棚里将就一两个月了,很多少天没回去过。”
  老屋住着还真没野外舒服,别看只是木头竹子搭的窝棚,可该有的卧室洗澡间厕所都搭得很亮堂,不比一大家子挤在一块爽利?
  再者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和大哥大嫂同桌吃饭,怕是复习不来曾经的感受。
  “就算了吧。”罗学云背负双手道,“窝棚和灶都还没拆,很方便,我再顺手把新屋拾掇拾掇,通通风,挑个好日子就住进去,搬来搬去也麻烦。”
  “儿大不由娘,自古都是如此,我只是没想到那天你说要走以后,就再不会回来。”
  罗老爹的声音有些发颤:“幺叔说得对,我没有当好一个爹,从来就不懂得如何教养孩子,只是想着能混口米汤把孩子带大,就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
  “他爹。”罗老娘拉了丈夫一把。
  大姐几个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见过自己硬脾气的爹,如此软弱过,哪怕是被铁锹镰刀伤了腿脚,鲜血直流都一声不吭。
  “三儿三女都养这么大,足够对着起祖宗。”罗学云打断罗老爹的煽情,“只不过人生在世,从来都不只是为别人而活,雏鹰抓得太紧,会逐渐废了翅膀,迟早饿死巢穴中。”
  他转头对着父亲微微一笑:“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在天空飞翔,做父母的应该高兴才对,从今以后,总算不用替他操心,不是好事么?何必纠结已经过去的东西。”
  “你说得对,咱家能出个强爷胜祖的儿孙,那是进山上坟都要给祖宗念叨两句的,我脸上有光,咋都不该想着旁的。”
  罗老爹眼眶通红,却笑了起来:“你什么时候搬家,我和你娘给你准备东西。”
  “不用,我都从城里订好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该有的都有。”
  “这些东西,我们买你也瞧不上,就是按老规矩,备些老家的物件,告诉老家神孩子搬家了,勤来照看护佑着。”
  “就两三天吧。”罗学云随口说道。
  令他没想到的是,错过明后两天的吉日,黄历上一溜烟写着忌搬家忌作灶忌搬新房,只有廿二日,公历七月的尾巴才算吉日。
  一是他修道以后,对天时地利多了些尊重,二来开头过程都坚持良辰吉日,到了突然改弦更张,不符合他有始有终的性格,索性多等两天。
  等的这些时日,坡上大批量种的首茬小白菜,已经有到采摘标准的,罗学云带着二姐按计划采收上市,把真真的票子实打实送到那些叔伯兄弟手上。
  男女老少的犹疑担心,随着一张张毛票到手,彻底消失。
  “每斤一分钱,按我的经验一亩地能收三千到四千斤,咱们每家都有三亩到四亩地,两月能种三茬,每家每月能得大概一百八十块上下。”
  罗学杨帮着搬运菜袋,笑着道:“你们觉得赚不赚?”
  “就你会算数。”
  罗师成作为大伯中的大伯,第一次采收自然少不了他在场,数完票子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脸上露出菊花般的笑容。
  “咱们坡上的地贫,小麦一亩收最多的是俺老三家的,四百二十来斤,有些地石头多只有三百五六十,上月交粮晒得干干的小麦,一斤只给一毛六。
  这其中有多少差距,你真以为我老糊涂,算不明白么。”
  他们对罗学云的感激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粮食广种薄收,从种子到收成一路要钱,卖的时候却不值钱,交完公粮、刨去吃穿,能有剩余已经是经营有方。
  很多人家交完各种费,甚至要到借粮过活的地步!
  罗师成就是再老朽,也能感受到这种变化,钱比粮重要的时候已经来了。
  也是这种关头,他才明白幺叔的苦心,为什么各种甩脸呵斥,要全坡人对罗学云客客气气,因为人家不仅是财神爷,更是救星!
  这一点上,还是老人家瞧得通透。
  改明学云搬家,就算是再没钱,也得表示表示。
  眨眼就到月末,罗老爹早早就带着家人过来,帮着儿子操持搬家仪式。
  罗学云既然知道规矩,自然做好万全的准备,把家伙事都提前放在屋外,用篷布遮好。
  “要先贴对联,放炮,把米桶、水桶、筐子、扫把迎进去,安放好。”
  罗老爹红光满面,指东指西,忙前忙后。
  米桶盛了八分,里面还埋着红包,装有纸币茶叶硬币;水桶亦未盛满,是从老屋水缸舀来的;筐子里装着碗筷、火钳、炉子等厨房用具;幺弟背的扫把畚箕绑着红布;大姐挑着担子,装着新枕头床单被子,大红色绣着囍。
  罗学云嘟囔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结婚呢。”
  “有中意的,该说着哩。”大姐笑道,“你也老大不小。”
  “还没到法定年龄,不着急。”
  他们显然不太懂这个梗,只是忙活着把家具往屋里搬。
  “二哥,你这床好大呀,睡着肯定舒坦。”
  “想都别想,我不可能跟你再睡一张床上,床有多的,你想住自个挑一间。”
  罗学云整治的家伙事,可让一家人开了眼。
  非常老式的铸铁煤气灶让他们瞠目结舌,居然能不用柴煤就能出火;一拧就出水的龙头,让他们看着水箱发呆良久;八仙桌上摆个圆盘,轻轻一拨就能自己转……
  辛苦折腾这么久,才不过是勉强够得上二十一世纪农村标准的东西,在罗老爹等人眼中,已经是见都没见过的新鲜物。
  “这些东西都是城里人才会用吧,二哥,你真会赶时髦,将来帮我也弄一套。”
  幺弟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干净整洁亮明方便,向来是大众共同追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