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8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8节

  曹国宏狠狠瞪了罗学云一眼,望着或是被儿孙背着,或是拐杖颤巍巍拄着的老头老太,道:“也该你小子吃吃苦头,好教你明白,为人处世,可大有学问。”
  罗学云刚要拉住曹国宏,让他不妨讲得更明白些,就见自家幺爷也在看热闹的行列中。
  稀奇,这老头整日潇洒惬意,搂着罗学云家的收音机听戏曲听评书,若非必要,从不掺和村里的琐事,就连桃苗被砍,幺爷都没过问的兴趣,只是笑呵呵让年轻人处理。
  一块残碑,半柄烂槌,还有些零碎的破烂,凭什么引动他大驾光临?
  “幺爷,小心点。”
  罗学云走上前去,搀扶着幺爷迈上塘埂。
  幺爷眯眼笑道:“树叶真是个福娃,啥事到你手上,都不成问题,挖口烂塘,都能捡到老物件,啧啧。”
  罗学云压低声音道:“幺爷,今个是啥情况,咋老头老太太都跑过来瞧热闹,真不怕有个万一。”
  “听说老庙的物件……”幺爷正要解释,忽然远处一声高叫,打断他的话头。
  “老峰诶,咱哥俩多少年没一起坐在田埂上喽。”
  发白须灰,皱纹满面,个头不高,但挺得笔直,这老头不用拐杖,不要人扶,健步如飞向着幺爷走来。
  “老算头。”幺爷见到来人也很高兴,迎上去和他握手。
  “都多大年纪,还叫外号,不怕儿孙笑话。”来人语气感慨,“你这家伙,成年累月地不下坡,想找你打岔(此处指闲聊)都难。”
  幺爷道:“老了,走在路上,人家都怕你倒在他家门口,能不碍眼,还是不碍眼的好。”
  “这说的什么话。”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年头不比后来,个顶个长寿,现在什么都缺,什么都简陋,别说三灾六难,就是不起眼的小病,都可能会夺去性命,老人和婴孩同样脆弱。
  这正是为什么老人的大寿,小孩的满月百日周岁,往往会大操大办,庆祝之余多有祈愿的意思。
  “这娃是哪个,你孙子?”
  “还能是你孙子?”幺爷道,“树叶,师河家的老二。”
  白发老头笑容不减:“你就是罗学云啊,一转眼这么大了,长得真是排场,要是街上碰到,我可认不出这小伙是我们队的。
  张平他们叫我太爷,你们差不多大,就跟着他们喊。”
  幺爷翻翻白眼道:“娃都不认识你,喊声表爷就算是给你面子,还想占便宜。”
  这么一说,罗学云就猜出他的身份,张庆的叔爷,目前张堰小队年纪最长的存在——张安。
  从张安张庆的派头,可以总结出老张家的门风,那就是人均笑面虎,别管暗地里如何,表面一定是热情大方笑容满面。
  “表爷好。”
  “好孩子。”张安摸了摸罗学云的手,“老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家也都是好孩娃,提到你都直竖大拇指,将来有事情别忘招呼他们。”
  罗学云回以微笑:“我跟张平兄弟可熟,经常一起吃饭喝酒呢。”
  “那就好。”
  张安之后,年纪排行榜前列的几位陆续到来,有曹国宏都得喊爷的曹绍炳,汪侨征爷爷辈的汪久树,李全兴爷爷辈的李英,周一新的奶奶周老太婆,以及最重量级的黄启元老爷子。
  相较之下,接近七十的幺爷尚处在第二梯队,须得慢慢接班。
  罗学云对这些人并不熟悉,就跟幺爷说的一样,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存在,既没有串门的精力,也缺乏四处走动的条件。
  抛开自己儿孙,谁不怕别人的老爷子死在自己家,前一秒说说笑笑,下一秒溘然长逝,后人明事理还罢了,不明事理亲戚处成仇人。
  见惯春秋风雨的老爷子们,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大都在自个家附近活动,等着逢年过节亲戚们拜见。
  像罗学云这样的外道邻居,只有特殊场合才能碰一面,往往还不认识。
  黄老爷子瞧着碑刻,点头道:“没错,是以前玉皇庙用的东西,我还以为都被砸了,没想到还有一部分被扔到塘里,谁干的怎么不说呢,早可以把它们起出来。”
  张安道:“过去的事,何必再提,那人辛辛苦苦把这些东西搬到这里沉塘,多半也是出于好心。”
  黄老爷子道:“老庙碑刻重见天日,想来是神仙发来的旨意,瞧自家庙宇飘风漏雨,大家伙挤在一起很不爽利,让我们重修老庙。”
  “对着哩,以前三间大庙,现在只剩一间,不少神像毁了,剩下的都挤在一屋,还没个专人看庙,刮风下雨乱七八糟,咱们对不起神仙,得重修。”
  脸相尖酸刻薄,没有多少和蔼之气的李英附和道。
  罗学云渐渐踅摸出不对劲,有些领悟到曹国宏话中意思。
  塘埂上,不下五六十人,荒塘中,还有一堆干活的帮工。
  “好事啊。”
  黄老爷子一句提议,引发不少人赞同,声势瞬间席卷起来。
  幺爷咳咳嗓子道:“修庙不是小事,肯定得从长计议,不妨挑个日子,到队部商议,塘边风大,老兄弟们怕是经不了太久。”
  黄老爷子道:“尔峰这句话说的有理,选个日子大伙一起商议,总是多少年的老庙,不能真看着它破败塌了,将来我们这些老家伙无地可去。”
  他望着野塘,道:“听说这塘是被学云包了,帮工都是你请来的?”
  罗学云淡淡道:“不错。”
  “一事不烦二主,你人手多,就麻烦你把东西洗晒了,运到老庙存放。”
  “可以。”
  喧闹中,各路人马逐个散去,罗学云望着遗留下来的碑刻铜槌,暗自摇头。
  我才不当冤大头。
  曹国宏留了半步,打趣道:“该你体会一下我的感受,各种打不得骂不得的长辈,围着你转。”
  “每个人都有腿,想去哪别人拦不住。”罗学云笑道:“可是上罗坡不比队部,我也没有宏叔一样的好脾气。”
  曹国宏道:“听你这话的意思,已经打定主意翻脸不认人?”
  罗学云反问:“要认谁?凭什么要我认?”
  “你还是太年轻,等你被架住的时候,就知道有苦说不出是啥滋味。”
  “还是宏叔境界高远,队里有你,是大家伙的福气。”罗学云道,“可是我啊,一跳三尺高,谁都架不住的。”
  第87章 好手段
  老庙位于陈家场小队的一处空地,周围被田地包围,只有一条两米多的土路通行。
  残址土坑依稀可以分辨,这座庙曾经是一主两从,可惜现在只剩主殿,保存较好的神像都在里面。
  罗学云伸头往里一看,乌漆嘛黑,沉重的香烛味和扑面而来的呛人纸灰。
  主位供的应该就是玉皇大帝,民间说的天公天老爷,神像极为高大,接近屋顶,给进门的人一种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祂身侧有天童天女两座小神像,和托塔天王太白金星中型神像,这是罗学云通过神像手里法宝做的猜测。
  东西两墙各有几尊神像,分别是拿着金鞭元宝的财神、一手笔一手书的文昌帝君、持玉杖举仙桃的南极仙翁、青龙偃月刀的武圣、青锋七星剑的天师、黑面笏板的城隍。
  要隔以前,罗学云真不定认识,现在读了这么些道教典籍,稍微有那么点造诣。
  显然,这庙属于当地人集资建立的公共庙宇,做不成出家人修行的寺院,限于规格,也不可能吸引外乡人过来拜神,主要作用怕是只有一点,给当地故去的人做报庙之所,跟寻常野外的土地庙没什么两样。
  想到这里,罗学云恍然大悟,突然明白村里的老古董为什么对玉皇庙的消息格外热情,撞到自己发现碑刻后,还想借坡下驴,赖着自己承担修庙责任。
  怪不得曹国宏能一眼看破玄机,原来他比自己更懂黄岗。
  “学云,这物件放在哪里?”
  “搬进庙里,靠墙边放下吧。”
  罗学云望着不足半米的廊下,若是放在外面,免不了风吹雨打,一塌糊涂。
  罗学盛划着火柴,点燃带来的香烛,顺带手烧了几刀黄纸,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搬进庙里。
  “陈老头死后,就没人打理老庙了,外头荒草丛生,里面尘灰遍地,哪还有点神仙居所的样子。”
  罗学盛像模像样地指点。
  “大家伙有空闲,谁不想着多挣点钱,填饱肚子呢,神仙庙宇的事,总得往后等一等。”
  罗学云说完,便把这事抛在脑后,专心指挥野塘的清理。
  “学云啊。”
  晚饭时候,幺爷突然上门。
  罗学云请他入座一起吃,幺爷拒绝。
  “我边吃边听,幺爷,可别介意。”
  幺爷摆手道:“我赶着饭点上门,哪还在意这些。”
  沉默了好一会儿,幺爷都没开口,就在罗学云猜测他能憋多久时,幺爷忽地破口大骂。
  “这哪是人干的活,岂有逼着别人从口袋里掏钱的道理。”
  幺爷哇哇叫了一会,势头颓靡,摇头道:“前些天你在塘埂上见的,咱村的老伙计们,那可真是跟狗见肉骨头没差,三天两头叫人找我。
  说得好听,叫我商议重修老庙的大事,实际上变着法让我来寻你,让你带这个头,交钱叫人把这事担下来,我费尽唇舌,说你辈分小年纪小,没用。
  都盯着你口袋那两个闲钱呢。”
  罗学云道:“幺爷怎么想?”
  “我?”幺爷顿顿拐杖,冷笑道,“都是贱皮子,日子刚好过一点,就想着折腾人,属黄启元李英闹得最欢,我就恨以前他们怎么没被整死,怪不得说好人不偿命,祸害延千年。”
  “我都不生气,幺爷何必生气呢。”罗学云笑道,“话说回来,黄万永要是给力点,直接把老庙砸完,现在他们就没猴戏耍了。”
  幺爷嗫嚅道:“毕竟是老祖宗辛苦建的,毁了也不太好,报庙的时候,有座大庙总是好些。”
  幺爷虽然站在自己一边,可想法多少跟那些老家伙不谋而合,本地人故去有个仪式叫做报庙,通俗来讲就是人死后,亲属到庙里报告死亡消息。
  事死如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在老辈人的风俗思想中,神秘的阴间世界有着不亚于阳间的体系,所以连丧事的排场都要比较,鞭炮纸钱纸人纸马纸轿越多越好。
  报庙这一仪式,有点像是登记注册,若是能在大庙进行,被大神仙直接过问,待遇肯定比山野间只有一个神龛的土地庙管用。
  而修庙塑像无疑能让神仙感觉到信徒的虔诚,将来下去肯定会照顾一点。
  罗学云只能说是人情世故这点,算是拿捏住了,啥时候都管用。
  “这事幺爷不必夹在中间,让他们有事直接找我就是。”
  “他们要敢来找你,我还说什么废话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