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7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7节

  由此,他对罗学云的兴趣更高。
  曹国宏坐立难安,他想过公社可能会核实,但没想到是沈栋带队,他可是***的联络员,平素都是坐办公室的,绝不会脱离领导单独行动。
  更关键的是,他和沈栋虽然不是上下级,却有着上下级的关系,后者又不像他那些老熟人一样,处得熟络,突然盖到脸上,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时候,他反倒想起罗学云的好处。
  这小子油盐不进,见谁都是若即若离,若浓若淡的样子,最适合处理眼前场景。
  快出来吧,都等着你呢。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听到这扎实的声音,曹国宏长出一口气。
  第99章 堂中对
  八仙桌摆开,沈栋罗学云东西相对而坐,张建平李立坐在下首,摊开本子记录,主座空悬,其他人则挨墙远坐旁听。
  沈栋道:“学云同志今年刚满二十?”
  “对,我是六三年生人。”
  “农村发展,需要像学云这样,聪明果敢有干劲的年轻人。”
  沈栋架势拿捏到位,温声夸奖完,步入正题。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不再延续从前的种植习惯,改大豆花生为蔬菜?”
  “因为吃不饱饭。”罗学云正色道,“家里人口多,存粮少,青黄不接的时候即便下地干活,米饭都没法盛两碗,所以在麦子还没收的时候,我就想着得挣钱,填饱肚子。
  而我选的是蔬菜中常见且生长周期短的小白菜,能最快见到收益,原本想着挣到钱后,做相应调整,没想到小白菜很受欢迎,就暂时维持下去。”
  沈栋道:“种菜之前,有没有考虑过会失败,也许种不出来,不仅耽误农时,还亏了本钱?”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罗学云道,“做什么事都有风险,况且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就不能瞻前顾后。
  再者,我也不是一个猛子扎进去,盲目行动。
  我先是种了一亩地,总结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试探市场销路如何,确定有市场有利润以后,才逐步扩大生产。”
  沈栋来回扫视罗学云的脸庞道:“学云还懂周易?”
  “不敢说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沈栋忍不住鼓掌,就连张建平和李立都被罗学云出口成章镇住。
  现在这时候虽然很多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即便没上过学,也大都读过夜校参加扫盲,识字并不稀罕,可是能说几个成语都少见,遑论连说两个典故。
  而资料上罗学云小学都没读完,现在看谈吐,水准不下中学生。
  曹国宏黄自立罗学杨勉强还知道,罗学云应该是说了什么名人名言,而大姐二姐幺弟光是不明觉厉的神情,单作无声的啦啦队。
  沈栋早先看到养鱼的书籍,知道罗学云虽未上学,却有功夫在诗外的修养,只是没想到他读得很广泛,能引经据典。
  但此刻不宜偏离主题,所以他就不在这个问题多做纠结。
  “学云是如何说动全小队人家,都跟你一起种植小白菜呢?料想一百多亩土地,二三十户人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事反而是最简单的。”
  “哦?”
  不光沈栋三人,就连曹国宏黄自立都竖起耳朵聆听,做涉众工作的都知道,服务对象一多,事情复杂程度困难程度百倍增加。
  他们都想听听罗学云的高见。
  罗学云笑道:“首先,我没有大吹法螺,鼓吹种菜多好,而是身体力行,通过种菜改善生活,盖屋子买拖拉机,让他们自己看到,罗学云种菜真的赚到钱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沈栋点点头。
  “其次,我仍旧遵循经验,先小规模试点,让我堂哥五佬两户人家跟我种植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沈栋眼睛一亮,碰了碰张建平李立二人,示意他们一字不漏全部记下。
  “沈同志方才也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件事是好是坏,他们自己能看得出来,不靠别人嘴上吹牛。
  坡上乡亲先见我种菜有赚,又见堂哥五佬跟上同样赚到,自然而然就想跟我一起,并且和我团结一心,按我的经验和方法种菜。
  因为这已经证实是成功且行之有效的经验。”
  沈栋踅摸罗学云话中的味道,越想越觉得其宗旨切合大方针,有种不谋而合且极具代表的意义,关键还是本土的山村的,自发朴素的。
  他越想越激动,恨不得掉头回去,写出长篇大论。
  沈栋忍住兴奋道:“学云觉得你们种植蔬菜,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你们的蔬菜会在城里大受欢迎,不愁销路。”
  “现在处于一个新的,需要大生产的时期,只要是群众需要的生活物资,都不愁卖不出去,然而赚多赚少,仍然要遵从自由市场。”
  罗学云道:“即好的东西,才能卖出高价,一般的东西,只能保本,上罗坡一直秉持种好菜、得口碑的理念,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
  就拿运输来讲,我们一直想让城里的客户,吃到新鲜菜,都是清晨从地头采摘好,直接送到城里,除非遇到大风大雨的特殊情况。”
  沈栋已觉得不虚此行,他不仅发现一个货真价实的典型案例,还见到一位想法独特,超出常人的人物,从他的角度,这位万元户一定要大加宣传,刻上田集的名号。
  “时间不早,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沈栋道,“学云的蔬菜生产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村里镇上帮助?”
  “既然沈同志问了,我就实话实说。”
  罗学云笑道:“主要是蔬菜运输问题,蔬菜吃的就是新鲜,我一直秉承当天送到的原则,但黄岗到县城毕竟太远,有时候遇到极端天气,拖拉机也没有办法。
  城乡之间的货运客运班次很少,还不下村……”
  沈栋听完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问题镇上一定会重视,尽量帮你解决困难。”
  “感谢沈同志。”罗学云道。
  眼见沈栋要走,曹国宏连忙留客。
  “饭点了,沈同志几位到队部对付一顿吧,已经准备好。”
  “不用,坐拖拉机回去,要不了多久。”沈栋道,“麻烦学杨同志再辛苦辛苦,帮我们送回去?”
  罗学杨愣了一下,点头不迭,慌忙往家走去。
  坡口众人目送拖拉机远去,均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荒唐感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打招呼不吃午饭,真是迥异常人。
  曹国宏望着罗学云笑道:“看今日情况,你成万元户板上钉钉,将来到公社县里接受表扬时,别忘了多诉苦,讲讲队里的困难,帮黄岗在领导面前挂个号。”
  黄自立附和道:“沈同志对你很满意,他是***的联络员,你跟他有了联络,就是跟公社有了联络,将来在田集有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罗学云笑道:“沈同志不想吃的午饭,宏叔想捡现成?”
  曹国宏斥道:“屁话。”
  “嘿嘿,之前说好的,我配合申报万元户,至于队里想要什么,你自己去争取,再给我加担子,宏叔好意思么?”
  曹国宏老脸一红,瓮声瓮气道:“黄岗是你家乡,队里好不就是你好,那么斤斤计较做什么。”
  第100章 宣传典型
  “我为人人,人人未必为我。”罗学云笑道,“分清彼此,保留边界,未必不是好事。”
  说着,摆手回家。
  曹国宏呆在原地,最终没有伸手,拉拉扯扯。
  黄自立碰了碰他,跟他并肩往坡下走去。
  “老曹,有时候可以换个思路,不能生硬地逼迫学云为队里做什么。”
  “什么叫逼迫?在领导面前,说说家乡的困难,要点帮助造福乡里,是很为难的事?”
  “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为什么非要说家乡的困难,就不能跟刚才一样,说自己的困难?”
  “狭隘,罗学云要在领导面前只顾着自己,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再说队里都是他的亲戚朋友,他混好了不应该搭把手。”
  “解决运菜问题,是帮助了罗学云一个,还是帮助了整个上罗坡的社员?带动上罗坡致富算不算带动队里?旁的人是帮罗学云做了什么,须得学云去考虑他们?”
  黄自立咬牙切齿道,“你就是学云说的,没有边界。”
  曹国宏吭吭哧哧道:“我从来没有逼迫学云的意思,只是想着学云既然有机会,顺带手为村里吆喝吆喝,不该是件难事。”
  “你就不能站在学云角度想一想。”黄自立摇头,“村里人都知道,你今天拔了我家的瓠子做汤,明天就应该给我送点黄瓜拌菜,互通有无,礼尚往来。”
  曹国宏试探道:“让罗学云当上罗坡小队长?”
  黄自立气的,差点一脚把曹国宏蹬到田坎里,直到看见他怪异的笑容,才醒悟他是故意逗闷子,当即忍耐不住,狠狠推了曹国宏一把。
  ……
  沈栋回到公社,草草和张建平李立对付过午饭,然后一起核对材料,开始写报告。
  熬一下午,几次更改,整理出较为满意的一版,递给周民。
  因为是沈栋亲自送的,周民当场翻看,平淡的脸色越看越动容。
  “好、好、好。”
  周民连说三个好字:“好事例,好人物,好典型。”
  他疲倦的脸上露出笑容。
  “不仅自己种植,还带动乡亲,做的还是靠辛勤劳作盈利的蔬菜种植,最关键在乡亲中口碑好,跟他种菜的都服他。”
  沈栋点头道:“见过他本人后,我们三人一致认为,罗学云是个知书达理,明晓轻重的人,不是一般农户。
  他家里不仅有书籍,还有药房,既种蔬菜水果,还养鱼,既能自己致富,还能带动乡亲,不可多得的优秀代表。”
  周民打趣道:“难得在你嘴里,听到那么多表扬词语,倒让我产生见他一见的想法。”
  “领导想见,可以通知他过来。”
  “不必,你把报告整理一下,呈给县里,再让张建平他们在润色出一份宣传材料,重点提到田集黄岗万元户典型,等县里批准通过,立马送去老清河报宣传。”
  周民道:“我会托人跟报社打招呼,总之要把这个典型宣传起来,这可是田集为数不多的好例子。”
  沈栋领命,报告很快送到县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