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116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116节

  申亮解释道:“短穗扦插的技术性更好,需要茶场工人更懂行,此外,由于没经过胚胎幼年期,主根不明显,根系不发达,抗逆性弱。”
  罗学云一时没有回答。
  申亮继续道:“在我个人角度,建议你选择短穗扦插的方式,可以大量种苗,成活率也高,播种养护时,就照你说的,请技术人员指导就好。”
  罗学云给出答案很快,在负责销售的老刘还没到位之前,就确定要购买茶籽。
  申亮很不理解,他已经将优缺点讲明白,罗学云还要选择建立新茶园风险更大的方式。
  王老实嘴快一步。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看你小子头有多铁,撞到南墙回不回头。”
  申亮劝道:“种播虽然比扦插能早几个月,可向后看的时间差不多,作为年轻同志你应该考虑周全,不要贪快,贪快往往容易出错。”
  罗学云摇头道:“我选茶籽,因为我有信心,能选育出更好的茶叶。”
  王老实气得猛拍桌子,破口大骂。
  “不会走就想跑?真不知天高地厚,我们山头的茶叶经过多少年选育,你小子知道多少,就敢说比我们的茶叶更好,不卖给这种蠢蛋,一看就是干不成事的孬种!”
  申亮亦是无语,道:“不要好高骛远,先赚到钱,能养活家庭,将来再说选育良种,更进一步的事不迟呀,你现在就二十出头罢,未来时间大把,做什么想要一口吃个胖子。”
  “茶树一活,可五六十年不换,若基础没打好,将来成了气候再说改,损失会更大。”罗学云意味深长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好脾气的申亮都有些按捺不住。
  “你觉得自己是天纵之才,还是茶叶高人,我们山头几十年的研究,被你三两下就超过?”
  罗学云不为所动,有聚灵液在手,当然要折腾折腾,即便不为赚钱,也可给自己品味。
  申亮到底是厚道人,见罗学云一意孤行,叹息后,仍旧帮他挑选好茶种,给他细致讲解播种要点。
  老刘还以为罗学云是他熟人,价钱都少要许多。
  “这份册子,是我们茶场工人种植养护手册,你有空多看。”
  申亮拍拍罗学云肩膀道:“既然下定决心要做,就做好罢,别辜负乡亲们,以后有什么问题,寄信或者来找我。”
  罗学云点头。
  相比较王老实看不惯外人,咋咋呼呼闹腾,申亮确实是个爱茶重茶的好人。
  乘茶场拖拉机往车站去,趁人少地方,把茶籽都收进空间,轻车简从迅速回家。
  稍微整备后,便开始聚灵液浸泡育种,在自家的地上起垄做行,将茶籽播下。
  不同聚灵液配比,不同时间的茶籽,分布在不同的地块,以做对照,插上各种木板竹条当作标识。
  罗学盛罗学杰等人都被叫过来帮忙,寓教于工作。
  还没干多少活的幺弟,很快就开始吭吭哧哧。
  “二哥,冬天冷,茶籽不会被冻死吗,还能发芽?”
  罗学云道:“土地里的温度和地表温度不一样,积蓄能量的茶籽有越冬能力,再者每个坑里有四五粒茶籽,也是按经验防着有不生长的。”
  “好麻烦啊,种菜多方便,一撒种子自己就能长成,干嘛要种茶呢。”
  众人闻言皆是默默不语,想听罗学云的见解,他们都觉得种茶不如种菜,得钱方便。
  “说着话,手上活别停。”
  罗学云先嘱咐了一句,惹得幺弟直翻白眼。
  “地区的茶收购分为五级十等,只要不是末流,能评到四级八等,每斤便有十二块钱,若是三级六等,价格翻倍;春茶夏茶还有两成到两成五的价格补贴。
  落到市场上,出售价还可比收购牌价高出两成浮动。
  只要是按规范种植的茶园,养护得益,抛开秋茶不算,春茶加夏茶能收百斤以上,你可粗略算算每亩的盈利。”
  幺弟瞪大眼睛,尖叫道:“要是能评到四级,每年能赚一千多块?比种菜翻倍!”
  “你忘啦,采茶还要人工呢。”罗雨眼睛发亮,“不过粗算下,每亩年赚一千是有可能的。”
  “不止。”罗学云笑道,“倘若茶叶评级能更高呢?倘若我们不卖给供销社,自己做成品出售呢?是不是能赚更多。”
  罗雨抢过幺弟的话头,追问道:“茶叶能自己卖吗?”
  “等出茶的时候,就差不多了。”罗学云悠悠道。
  他嘴上没说,内心可不只是想把茶叶做到三四级而已。
  其他人听到罗学云这样说法,忍不住心痒痒。
  罗学杰默算之后,激动发问。
  “学云,茶树一成,至少可收三十年,每年只要雇人采茶,就能有上千块的收益,堪比收租子的地主老财,还能避免蔬菜种植的连作障碍,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给张岗队?
  咱们上罗坡也临大山,常常可起山雾,沿坡种些杉树遮阴,条件未必比张岗的林地差多少!”
  他这么一煽动,其他人更加眼热,纷纷看向罗学云。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罗学云笑吟吟道,“盛哥?”
  罗学盛略微犹豫,还是点头。
  “咱们是一家人,住在一起,田地都在跟前,若是能种茶,将来成茶赚钱后,大伙绝对不会偷采少采,张家旺余东林固然说话算话,但他们能管住自家人偷茶吗?
  茶树这东西,先难后易,成活后,我们就有大把时间做别的,只需要少量人看护。”
  “有道理。”罗学云转头道,“二姐,你怎么想?”
  众人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计。
  混得熟稔,他们也明白罗学云的套路,但凡是喊到罗雨,必定是想听到不同意见。
  就像是戏剧里,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
  罗雨更是心知肚明,苦思冥想该怎么回答。
  第174章 打鱼
  “坡上人在我弟心中,无疑是放到第一位的,有什么好事,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兄弟姐妹们,不为你们,也为你们的父母孩子。”
  罗雨先是一句话定下基调,然后再发问。
  “种菜和开车,都是罗家人开始先做,不会宁愿挨个教,也不让别人过来。
  就拿咱们手上的活来说,张岗可是有茶场的,懂种茶的老头不少,我弟却一个人都没喊来,非要折腾来折腾去,让大家别学边做,小心翼翼,大家觉得是为什么?”
  “我知道。”幺弟猛然跳起来喊道,“二哥跟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外国人以前都喜欢淘金,有的人辛辛苦苦,冒着各种风险,淘来金子,到头来还没有卖淘金工具的人赚得多。”
  众人看向幺弟的眼神,都有些不敢相信,惹得幺弟趾高气扬,嘴巴向天。
  罗雨白了他一眼,继续道:“种茶就算要赚钱,也得三五年以后,今后风吹雨打,日日要操心,不能说就是什么都不用管。
  而我们如果懂得如何培育出这样好茶苗,就可以通过卖苗赚钱,还不用管别人种得活种不活。”
  罗学云微微颔首。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罗雨下意识问道:“什么事?”
  “上罗坡仅算旱地,不过一百多亩,便是加上下罗围,也超不过一百五,规模就那么大,而一旦种上树,无论是茶树还是桃树。”
  罗学云指了指南山头:“可不只是三五年,将来很长时间都干不了别的,只能祈祷茶叶市场红火,不然……真就颗粒无收。”
  原本激动眼热的罗学杰,像是被迎面浇了一碰冷水,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实学杰说得也未必错,将来的目标总是要冲着形成产业,主做管理指挥更轻松,毕竟咱们年轻的时候,能吃苦多干猛干,年纪大了,怕就没那么多精力。”
  罗学云认真道:“但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家底都还没攒够,路都还没铺好,当然得先顾着眼下。”
  罗学杰点头道:“我明白了。”
  “真明白了?”罗学云问道,“学杰,你说说看,咱们上罗坡今后做什么?”
  罗学杰迟疑道:“先种三五年蔬菜,大家攒够钱,娶媳妇生孩子,等青云牌蔬菜和茶树的名声打出去,坡上专门做种苗的培育售卖。”
  罗学云鼓掌道:“看来是真有点懂了,上罗坡以后做种苗培育研究,形成品牌效应,就可以定标准定价格,等将来交通发达,信息传播开来,客户可以遍及全国,谁给的钱多,就跟谁合作。
  到时候,一亩地每年就不止六百一千的收益,而是更多更高!”
  罗学杰下巴惊掉,其他人也是愣在原地,被罗学云画的大饼,轰得外焦里嫩。
  “我们还能把生意,做到地区外面?”罗学杰呆呆道,“外面的人,也喜欢吃我们种的菜?”
  大伙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管怎么说,罗学云在茶地讲的这番话,还是让罗家人了解罗学云的部分思路,心里犹疑激动之余,发觉好像这样干下去,真有可能实现,罗学云先前讲过的,家家洋楼,轿车电器……
  等茶籽播种完成后,罗学云基本上可以等着过年,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周期性,接近阴历十一月后,就逐步减少生产活动,聚在一起的大伙,慢慢往欢庆本年的各项活动上用心。
  要不然,阴历十一月怎么会别称冬月呢。
  年前上罗坡主要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三家盖房,一个是罗柳出嫁,鉴于今年的上罗坡,确实挣到钱,兜里有钱,腰杆子就硬,所以都想着大搞一场,顺带庆祝。
  幺爷拄着拐杖,指着坡上唯一的蓄水池塘,道:“树叶,今年的打鱼分鱼,就不让老家伙插手,你来带头干。
  定个时间,叫来坡上的小伙,把整个塘翻一遍,小鱼放回去,大鱼由你来分配,他们四家办喜事可以多弄点鱼撑场面。”
  经过一夏的耕种用水,到秋冬之际,池塘的水量是最少的,塘埂边缘甚至都裸露出来,各种小贝壳螺蛳把残蜕留在干泥巴上。
  这就是所谓的枯水期。
  罗学云跳到塘边的石台,一阶阶临近水边,手一伸,指甲大小的宽鱼摇摆着凑过来。
  这种鱼叫稀饭皮子,因为很像是煮稀饭时,表面凝结的白皮而得名。
  它们胆子很大,坡上人在此洗碗洗菜,都敢嚣张的涌过来,跟观赏鱼一样聚集,等你用竹篮打捞,它便仗着身轻体快,摇曳着飞速离去。
  “咱塘的水位还很高,现在捞有点麻烦,你干的时候小心一点。”幺爷叮嘱道。
  坡上唯一的蓄水塘,供应着两百多亩田地的用水,自然是越扩越深,偏塘里干干净净,既没有莲藕荷花,也没有浮萍,只有些水草自在漂浮。
  罗学云眼见一群鱼儿,毫不畏惧地让自己手心游来,不由露出笑容。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说干就干,罗学云选定日子,通知上罗坡有闲暇的小伙子,在半下午聚齐,各家带好秤和筐,打完鱼现场就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