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380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380节

  第二日换张光辉两口陪同,继续旅游聊天,亦算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晚上出去会见雷荣,陪客范兴宗,仅是聊天,不算正式的洽谈,核心就是谈钱。
  “演出费已经这么高吗?”罗学云看着报告咋舌。
  “我们的,不是,内地歌手比较实惠,北上的明星有些肉痛,唱两三首歌得给五六个人包车马费和食宿,再加上要外汇,要疏通,算下来真不算少。”雷荣叹气。
  “感觉怎么样,做这些事有乐趣吗?”罗学云笑笑,“再来一次,愿意吗?”
  “两三年是来不了,劳神费心,比打仗还费劲。”雷荣道,“告别九十年代,倒是可以试试。”
  “那可不止告别九十年代,而是二十世纪,到那时候演出费只会更高。”罗学云笑道,“按老办法,开源节流,上电视台电台的广告费晚结,同时录像带录音带快马加鞭灌制,迅速铺满各大城市,卖得越狠,窟窿越小,在盗版出现之前,若是给力,甚至可以抹平窟窿。”
  他看向雷荣,认真道:“考虑考虑我的建议呗,文娱行业真的未来可期,现在入行,你就是元老中的元老。”
  “还惦记这事呢?”
  “不觉得很酷吗?”
  “就是觉得有些虚,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许多东西都是无形的……”
  “版权就是金矿,再实在不过的东西,别看谁谁厂房占地多少亩,有多少设备,多少员工,都只是表面威风,每天一睁眼都要发愁员工薪资、水电费用,干一天有一天,而文娱行业轻资产,演出人员和幕后都可以租,可以借,可以攒组。”
  罗学云笑道:“我要不是乡野之人,这辈子离不开田地,还英年早婚,这潇洒快活的机会,可不舍得让给你。”
  “英年早婚?哈哈,你可真有意思。”雷荣大笑,“说心里话,我确实有点被你蛊惑,干文化行业真是自由,拿着钱游山玩水,都能说是寻找布景,南来北往,也能说成采风,可是真要上手,我得提要求。”
  “什么道理,你跟我提什么要求?”罗学云眨眨眼睛,“难不成想给我打工。”
  “少揣着明白装糊涂,劝我涉足文化行业,还不是搞你的布局,就像优选超市一样,表面半推半就,暗地加大投入,最终服务青云公司。”雷荣没好气道,“香江之行,别以为我真是玩耍,什么正活都不干,可是学习一番。”
  “哦?学习了什么。”
  “做工厂折本还有机器设备,还有牌子技术,这些都能值两个钱,娱乐业亏了就是亏了,一毛不剩,大公司大明星一赚一大把,一赔倾家荡产的不在少数。”
  雷同正色道:“但话说回来,文化产业是宣传阵地,以前搞电影下乡,现在搞春节联欢晚会,除了丰富群众生活,也是反映政策法律科学知识,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就像你经常说的什么软广告。
  香江电影,宝岛歌曲,除却常见的情情爱爱行侠仗义,其地方风土人情都在这些电影和歌曲中展现,不看电视谁知道津门话逗闷子这么有趣,白话唱歌这么好听,宝岛腔这么嗲声嗲气?
  连我们这样的‘古董’都听不惯戏剧咿咿呀呀的唱念,装模作样的做打,喜欢枪战动作戏,喜欢流行歌曲,何况更活泛的半大小子?”
  罗学云适时笑笑,道:“那时因为你还年轻,还没有心如槁木,对新鲜事物保有热情和感知。”
  “多谢夸奖,我没你说的这么厉害,只是一个普通人正常人而已。”雷荣叹道,“俗话说三岁看老,小时候接受什么文化,养成什么习惯,长大就难改过来,眼下开放是国策,有些东西堵不了,咱们就只能投身其中,拍我们的电影唱我们的歌影响我们的孩子。
  也是考虑到这点,我才觉得搞文化事业不能算瞎混日子,只不过做生意有亏有赚,我往这里头趟,说是白手起家也不为过,你不仅得投资占股份,还得出主意想办法,给我做后盾,否则这活我干不了。”
  他抬头,下巴连点罗学云,眉飞色舞极其生动。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罗学云笑笑:“哦,我怎么想的?”
  “青云公司负责生产,优选超市负责销售,双剑合璧足够占据一席之地,但你是想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国际的,那么负责宣传的角色,也是必不可少,你多半是想有个稳定的渠道。
  战略合作方也好,子公司也罢,只要能够得上媒介就行,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电台甚至可能还有电线杆子、公交站台这类地方,而这些东西都需要调动资源,在你心中,我是最省事也最合适的人选。”
  雷荣淡淡道:“你很喜欢做这种事,告知别人什么地方有黄金,撺掇别人去挖,挖得土地稀松,你再在上面种植做长久生意。”
  范兴宗悚然一惊,这语气感觉有些不对,似乎有点诘问指责的味道。
  “青云的商品进入优选的货架,也要亲兄弟明算账的,畅销品类优选给溢价,普通品类青云出折扣,即便老雷真做类似公司,青云优选若投广告,同样要支付广告费,不会少一分一文,只是看在交情的份上,双方能互相信任长期合作。”
  罗学云轻声细语。
  “若仅是打广告,只要青云给钱,竞标也好托关系也好,总是能寻到路子的,难道老雷或者我搞一家,就能白嫖,搞肉烂在锅里那套么?显然不行,对不起员工,也经不起调查。
  之所以劝老雷搞这一行,既是真心觉得这行业适合你,容易整合资源,也是觉得你这样挂个经理的名头,整天晃荡不是那回事。
  元旦歌会是个考验,你几乎是一力操持,搞定前前后后复杂的手续,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足以说明你不仅有从事这行的能力,更有从事这行的热情。你戴了有色眼镜。”
  雷荣笑道:“你总是有很多道理,其实不必扯这么多,只要一句话就够了,老雷,我想跟你合伙做生意,我出钱,你出力,赚了钱对半分,我该答应就答应,至于搞什么生意,并非最重要的事。”
  罗学云盯着他,道:“你不一样。”
  “没什么不一样。”雷荣举杯道,“就按你先前说的,先搞两份杂志起步,一份刊载武侠小说,一份时评娱乐新闻,咱们试着干一干,万一成功呢?”
  曲终人散,范兴宗亦步亦趋跟着罗学云,一副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的便秘表情。
  “想说就说吧,憋住不问可难受。”
  “既然罗总不是为了广告渠道,那又为什么怂恿,额,不,鼓励雷荣涉足文化行业,难不成他真有什么过人天资,一定能干出大事业?”
  “你觉得呢。”
  “我一时想不明白,却知道雷荣猜得大差不差,罗总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更没有趋炎附势的毛病,上赶着出主意,还要被审视,若只为赚钱,不符合你的风格。”
  罗学云捏紧拳头再放开,以此舒展筋骨,问道:“迅哥的文章总是读过吧,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真正的斗士。”范兴宗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提及鲁迅,还是顺着话茬回答。“上学的时候,我很不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觉得有些艰涩冷峻,背来背去没感觉有什么意思。
  随着年岁变大,见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反而常常想起大段大段的文字,以至于偶尔会控制不住冒出来,越觉得先生的文章真是宝典,看透人性和世情。”
  罗学云颔首示意。
  “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课本上的文章以及老师对他生平的讲解,使我们纵然‘痛恨’他的文章难以理解并背诵,还是有朦胧的好感。
  其二则是长大后,发现今月照过故人,千年社会之人情冷暖没什么不同,开始理解先生的文字,产生一种自我的敬佩。
  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是没有这个初见美好印象的铺垫,恐怕很难有后面幡然醒悟的时刻,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作家中,精准命中迅哥就已经是个问题,若是不幸撞到许多文坛对手的负面评价,就更糟糕。
  迅哥并不在乎,但青云的产品得在乎,雷荣能掌握媒体资源,进入这个行业,对他对我们都是好处,我们有助力,他有金币,简单轻松,还不会被人唾骂手上带血。”
  范兴宗年纪虽轻,经的事不少,许多事一点就通,不必说得太明白。只是他虽然明白,心却有些累,总觉得很多事不能纯粹,是一种遗憾。
  ……
  告别八十年代这种拼盘歌会,不算新奇之物,刻带发行更是寻常,可要媲美录音室专辑销量,得看玩法。
  整场歌会打包,以群星荟萃,两岸三地宣传只能说是常规操作,要榨干油水须得多方面配合,比如说live版,cp组合销售,盲盒磁带歌曲随机等等,再配合上一些花里胡哨的广告,一众明星齐聚长江之上,竟然是为了……,销量势头还真不差,磁带厂的机器都要冒火,哒哒备货。
  音像制品的销售一般是文化市场或者专业商店,属于有门槛的行业,自然铺货对雷荣来讲不算太难,主战场是本地,附带几个大城市,更是削弱难度。
  雷荣本人并不古板,愿意包货的个人,同样敢卖,总之要看到回本,要赚钱。
  对于群星演唱会,雷荣搞的并不是第一例,前几年首都百名歌星演唱会,才是对内地娱乐业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只是限制身份且没有咖位,不像雷荣请的,贵精不贵多,大部分都是出彩的,有话题度的。
  因而在销量上,显出极强劲头,形成的购买热潮,引起不少报纸报道,雷荣赚得盆满钵满之余,还得到不少夸奖,无他,让大众看到长江边的城市敢为人先弄潮头的胆魄,大大露了脸面。
  “势头正旺!不仅可以回本,真的还能再赚一笔。”雷荣的喜悦毫不掩饰,发自内心激动。“电视台播放,电台广播中涉及青云鲜橙多的广告费用还要大减,一来二去,办公司的本金都有了,这娱乐产业赚钱,真跟印钱似的。”
  罗学云已经回了田集,却能隔着电话感受到这份兴奋,鼓起响亮的掌声道:“老雷,我替你鼓掌喝彩,干得不错,再接再厉,你是最棒的,冲冲冲!”
  “搞么事,别跟我来这套,啥时候再来江城,咱俩喝两杯庆祝庆祝。”
  “庆功宴不是已经吃过,不必再来,倒是趁热打铁,赶紧把杂志上马才是正事,尤其是娱乐周刊,若是手脚麻利,还能蹭到热度。”
  蹭热度一词非常形象,大冬天摸着温暖的水杯,烧水借别人的火堆等等,雷荣略略思索就能猜出大概,只是不太明白怎么蹭。
  “幕后故事。”罗学云斩钉截铁道,“告别八十年代大江元旦歌会背后的故事,筹备组有多么辛苦,克服了多少困难,谁谁付出多大的努力,给予了多么重要的帮助等等。”
  他意味深长道:“这不光是借光拉高娱乐周刊的销量,争取拿个开门红,更是为了侧面宣传,别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雷荣挑了挑眉,很快明白罗学云的意思,既然元旦歌会反响不错,连带城市受到关注和称赞,那么幕后故事中随意提上一句,漫不经心地卖好,岂不是非常优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来再有类似的事,是不是会更简单,更方便。
  难道这一层,罗学云都料到么?
  雷荣有些震惊,旋即甩去杂念,问道:“还能再来一次么?”
  “甜头吃上瘾了?”罗学云笑道,“实话实说,不能。”
  “为什么?”
  “我的作文老师告诉我,第一个夸女人是玫瑰的,天才,第二个夸女人是玫瑰的,庸才,第三个夸女人是玫瑰的……蠢材!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东施效颦不好听,狗尾续貂更难听,越是好品牌,越是要珍惜,下一次还是十年后吧。”
  “人家要学怎么办,不是白白让别人享用好处?”
  第573章 劝说
  “首先,创意不受保护,其次,伐冰之家,不蓄牛羊。”罗学云摊了摊手,道:“攒局凑明星歌手演唱这种形式并非什么核心科技,我们能做,别人就能做,至于能不能借到我们的光,我的建议是随他去,作为第一个吃蛋糕,而且咬到巨大一口的人,该满足的时候就得满足。”
  雷荣颇为可惜,道:“感觉这个路子不错,若是能长期做下去,岂不是种出摇钱树?快快活活躺着挣钱。”
  “审美会疲劳的,我说这么多老雷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观众现在这样买账,是因为见到明星的机会不多,见到群星的机会更少,别说是唱歌,光是亮相都能卖出票价。”
  罗学云无奈道:“但随着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尤其是效仿学习的人出现,观众吃饱吃够后,就得挑挑拣拣要好的,咱们要是爱惜翎羽,随着时间推移,观众会美化这种印象,觉得我们办歌会是精益求精的,然后给情怀买账,赏我们个面子。
  我们越是跟其他人不一样,越是会被衬托,越是会被惦记想念,文娱行业就是情绪买卖,你得转变思路,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设身处地,临机应变。”
  “就是心眼要多,天天变花样呗。”
  “对着呢,文娱行业就是这样,观众是大爷,我们变着法讨他们欢心,然后求他们的赏钱。”
  “懂了,年后记得过来,咱们正式启动。”
  雷荣果断挂断电话。
  跟郭明的洽谈,也约在年后,五谷行希望青农给他们定制一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生鲜肉类产品,作为招牌旗帜占稳市场,因而愿意给青食一批货柜,搞独家销售,算是各退一步,合作共赢。
  只定了大略,具体还要面对面磋商。
  过年,对于华夏人来说,是非常特殊的日子,即便再不情愿,再不喜欢,每到这个日子,还是忍不住发颤,心中悸动,过过好年的,希望能重温,没过过好年的,羡慕旁人。
  千家万户,男女老幼,无论天南海北,冒着严寒风雪,都想要回去跟家人团圆。
  除非是十万火急,真的不能拖延的东西,否则再重要的工作,彼此双方都是心照不宣,放在年后。
  九十年代的开端,新年很早,元旦没过多久,就是腊八节,接着就是小年,就是除夕。
  往年过年绝对欢欢喜喜的罗老爹两口,愈发觉得过年难捱,甚至巴不得年漏过去,他们就不用忧愁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怎么才能圆满,团年饭怎么吃。
  “老幺家肯定是不能去了,咱一大家子过去,加起来比他家人多,搅弄得他们自己年都过不安稳。”罗老爹叹道,“要不就各过各的算了,大儿二儿都成家立业,有儿有女,在自家过年说出去不怕别人笑,人家还要夸一句开枝散叶,子孙兴旺。”
  罗老娘不同意这个意见。
  “恒恒昭昭年纪大了能甩手,黄秀烧一锅大饭还行,云和月才多大?秦月还不是个会动锅铲的,好好一顿过年饭,不知道对付成啥样,能不能吃到嘴。”
  她一开始,嘟囔就停不来。
  “一家四口人,两个不懂事,两个不会说话,过年多冷清?又不是没爹妈,人家知道肯定说咱们做老的不会事,一碗水端不平。”
  幺妹在一旁,听得直翻白眼,什么叫说不会事,本来就不会事,本来就端不平,否则你有啥怕的,不敢让三个儿子见面,一起吃团年饭。
  “爹,俺娘说得对,年货二哥没少叫人送来,鸡鸭就不说了,还有鹿肉牛肉,都是可贵的东西,咱们搬进屋里倒是痛快,过年不让他们吃上一口,像什么话?云和月两个丁点大的孩子,伺候他俩,二嫂都瘦一大圈,吃饭没时没晌的,过年哪能应付得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