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428节
扩大出口的事,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都出方案,然后评选个好坏,彼此之间能信服,能获得来自其他组的帮忙,不至于现在这样,三个小组完全变成对手似的,你争我抢寸步不让,生怕别人做出好成绩盖过自己。”
袁晓成叹道:“众口难调啊,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何况方案的好坏不是机器零件,装上去跑一圈结果分明,不实际做,谁也不知道真好假好。
须知范兴宗和卢鹏这样实打实的成绩,都有人说酸话,暗里风言风语,可想旁人,谁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谁肯看别人捡西瓜自己抓芝麻?青云有这么多工种,这么多分部,本来就要因地制宜,各显神通,都用一样的经验,该用谁的,用哪家?
当然,你若想做管理培训,我觉得应该,最起码标准普通话,公众场合着装,待人接物礼仪,确实应该教一教学一学,代表青云形象,满嘴‘热他姐’、‘握焅’的确有些不合风度。”
罗学云哼道:“你是在嘲讽我么?”
“绝对没有,我举双手保证真心实意。”
袁晓成道:“青云菜业十数人,你还能像家长似的,关心大伙情绪,询问工作困难,大小问题都过细,现在翻了上百倍,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何况青云已经做得够多,说实在话,职工福利都堪称臃肿,公司仿佛就是为了职工存在一样,还要加码,让工作也顺心如意,青云还不成了天堂,都抢着来享福。”
罗学云无话可说,即便袁晓成一番劝说,已经完全脱离他的本意,但话中道理没错,时期不一样了,微末时候容易满足,体系不复杂,尚可细致入微,越发庞大之后,有些东西注定拖不走。
即便青云停止扩大,即便对职工三令五申强调,难道就能避免你争我争到红眼的事?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他一样,甘心把到嘴的肉吐出去。
瞧他沉默不语,袁晓成讶然道:“生气啦,就事论事,没有说你不好的意思,你的担心我明白,不就是怕组长主管不讲道理,窃取青云好处成全自己私利,搞得普通职工受难,却连累公司名誉受损。
这事是需要严管的,培训监督投诉反馈,该有的手段不能轻忽,只是这些东西最好的成果,也仅是维持青云良好发展,没法从头管到脚。”
罗学云微微摇头,道:“我没有生气,只是觉得青云这样发展下去,跟优选超市有什么区别,跟其他企业又有什么本质不同呢?”
袁晓成哈哈大笑:“那说起来可就多了,首先,青云将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回馈家乡、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作为主要宗旨且脚踏实地践行,从这点讲,不输给国营各厂。
其次就是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如朝阳初升气象万千,前途无可限量,甩掉许多不适应时代变化的厂子,超过追逐市场的同行。
最后就是一个典范。”
“什么典范?”
“贫瘠的山村能长出鲜艳的花,以农业为根基能做出大品牌,散落在小地方的我们,不是天生就比别人差,只要有机会,有舞台,照样能盛放光彩。
优选可以是良选、好选,换了地方换了人,依旧能在,可青云换了地方换了人,绝不再是这朵中原大地的奇葩。”
办公室陷入沉默,谁都未再就这个话题谈论下去。
没两天,辛治杨善可从江城回来,带了雷云文化委托鄂电视台制作的剧集录影带。
罗学云瞧见他俩,更是不想再谈竞争和上下的事,一山不容二虎,注定有人主有人辅,想要团队氛围融洽,必须得有人牺牲,就像战队里有明星选手有普通选手,若是都想发光,都想站到前面,那么无论公平竞争,还是领导钦定,都解决不少这个核心矛盾。
他收敛心神,打开文件袋。
“《我爱我家》?怎么叫这个名字。”
罗学云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约莫国产情景喜剧鼻祖,很经典的剧作,他难绷的是想要家有儿女,来了我爱我家,深有想吃空心菜,来个卖藕的感觉。
很怪。
辛治听到问题同样难绷,问一部影视剧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跟问他为什么叫辛治一样,还不是爹妈取的,能有什么为什么。
他斟酌措辞道:“出品方根据您给的剧本创意,辗转寻找到知名编剧执笔,因为场景主要集中在家里,角色是一家老小,剧情围绕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于是贴合主题起了这么个名字。”
好在罗学云并不是真的要问为什么,很快略过去,笑道:“雷云把录像带递过来是什么意思,交差还是留纪念?”
辛治道:“雷总看过成片非常满意,跟鄂台谈了播放计划,只不过有些敏感的地方,担心影响青云公司,所以要您看过再决定。
若是我们这边看过决定压片,雷总也同意,但他已经预定了后八十集的拍摄计划,希望青云继续赞助,把东西先拍出来,原话是能成为经典的东西,万万不能糟蹋。”
“这么夸张?”罗学云挑了挑眉,“不这么说还好,一说我还来了兴趣,到底什么地方敏感,又为什么能称作经典,非得弄清楚不可。”
青云立刻组成看片会,从袁晓成田秀禾到刘明理余秋秋,甚至宣传员许清,不拘身份年龄爱好,只要跟公司品牌和宣传有关系的,得空就来看。
一集时长二十到三十分钟,片头片中带有青云食品广告,没有主打产品,主要是传播青云注重健康安全美味,钻研品质饮食的理念,首次拍摄四十集,总时长二十小时左右,短小精悍,刷起来很快。
这种高强度的看剧,让罗学云有种久违的熟悉感觉,就是人数有点多,画质有点糊。
“不用写观后感,随口聊两句想法,最后大伙举手表决,播出好还是暂压好。”罗学云从职位最低的许清开始点名,她是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内宣传,组织员工活动的专员,比较了解大众喜欢什么。
若是有某乎,许清站起来第一句话肯定是谢邀,然后创立一个“跟公司领导一起追剧是什么体验”的话题,亲自回答,但现在没有,她只好压抑心中激动,朗声回答:
“我觉得播出好!这部片子拍得很好,把燕京人家的家长里短展现得活灵活现,即便同样鸡毛蒜皮的事,不同身份的人,不同腔调的语气,说起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跟我以前看的电影截然不同。
片中家庭生活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普罗大众一定会喜欢这种‘贫嘴’,电视剧能红火,作为背景板和广告商的青云将会引起相当巨大的讨论度,对厂里的产品宣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罗学云刚让许清坐下,她的直属上级,人事行政主管王浩峰腾一下站起来,说道:“许清的看法只是她个人的意见,不代表厂行政。”
“我也没说谁能代表部门讲话,集思广益,头脑风暴而已,王主管既然站起来,想必也是迫不及待要抒发见解,请。”
王浩峰毫不怯场,侃侃而谈。
“我不否认这部剧让人耳目一新,似有种看小品的感觉,逗人一乐之余,还发人深省,能受到观众喜爱甚至好评,但主题中有许多人和事似有讽刺之意,若是寻常时候,播出倒无妨,青云不过是赞助打广告而已。
可刚刚经历一场批评,现在就出这样一部剧,别人还不觉得青云小人得志,心怀不满故意生事?对厂里来说,好不容易平稳下来,迅猛发展,实在不应该有半点冒险之举。”
不得不说,王浩峰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场中沉思者不在少数,但罗学云叫起刘明理之后,却是非常坚决地支持要播。
“王主管是过度解读,青云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就是没有,何况从制作到发行全是别人,我们只不过是打广告,瞻前顾后错失良机,未免太保守。”
第632章 仪式感很重要
年纪是很玄妙的东西,哪怕性格再绵软的人,年轻时也比年迈激进,血气里似乎带着勇敢因子,让他们考虑不了那么多。
许清刘明理他们想法相似,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剧集,新鲜生动精彩有趣,恨不得广而告之,让所有观众都知道这部剧是在青云支持下创作出来的,青云广告赞助是荣耀,不会是风险。
但王浩峰却觉得年轻人胡闹,只有一腔热血,不顾现实,自然就争论起来,还都觉得自己有理。
“我是不是过度解读并不重要,关键是别人会不会这样想。”王浩峰扶了扶眼镜,淡然道:“火上浇油不可取,有些东西是双刃剑,动辄伤人伤己。”
刘明理缓缓道:“照王主管这么说,有心人会恶意揣测,那么这种恶意会随着时间消却么?倘若不能,除非将剧压一辈子,把前期投入打水漂,否则避开不了这种恶意。如果终究要播出,宜早不宜迟,迅速推出,好让公众知道青云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假如真有牛鬼蛇神跳出来,正好让出品方声明独立创作,主创现身说法,有清晰翔实的时间线,可以将这件事明明白白定型,拖到后面水浑了,反而想解释都没机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快观影者形成鲜明双方,各执一词,罗学云暗暗咋舌,不过,相较曾经一发表意见会议室就噤若寒蝉,似若生怕老师点名的课堂,如今的氛围他更喜欢。
企业发展终究要群策群力,每个人都有想法,碰撞起来才有火花,专看大老板的脸色行事,短期尚可,长期不良,还容易导致始皇崩而天下乱的悲剧,就是画面有点怪,真成清汤大老爷似的,专司做主裁决。
总裁总裁,总是裁决,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没什么不对,只是这样他跟梁家强没什么区别,并不告知对错,教导正误,而是让手下先做,最后评价好坏,给予奖罚,留心各人论点不同,推测其行事风格。
即便有些人的发言可能并不出自本意,是看到哪方声势大就加入或者觉得某人有理支持他,亦能证明他内心倾向,会在关键时刻选择谁。
场中都是青食或者青云总公司的人,偏年轻化,除却几个人力争稳妥,其他人都想猛猛冲,很难说没有假戏真做,顺道出一口气的想法,但老话说,论迹不论心,若是唯心揣测,恐怕看谁都要疑神疑鬼。
“家里有电视的好好搞搞天线,搜一搜鄂台,瞧见自己产出的东西登上屏幕,该能好好跟家人吹嘘吹嘘。”罗学云没有犹豫,同意剧集如常播出。“不管怎么说,青云筹备一年的计划,不能关键时刻戛然而止,该进就进。”
老大发话,其他人就没什么好说的,辛治通知雷荣启动,很快得到播出日期,晚间档,不在饭点没法在厂里组织观看,只能各想办法。
即便青云公司持续发力数年,对陈清经济产生肉眼可见的提升,但就电视数量而言,还是不足。
一来衣食住行四大必需排在前面,举凡收入进账,刨除必交的税费之外,首先要满足穿衣吃饭住房行路,这已经很不容易,毕竟之前都是一穷二白,衣服打补丁,吃饭夹红薯,住的是泥坯草屋,走路硬磨两条腿。
哪怕电视制造行业风起云涌,因为大量引进国际先进产线,开始打价格战,但这个价格战是以之前国产电视没法跟进口抗衡的时候为基础,对于普通家庭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却依旧是要攒很久才能请进来的大件。
每个家庭决心购进电视之前,都得百般考虑,想一想是不是用在其他地方更值得,自行车能带人赶集,缝纫机能做衣服,冰箱能保鲜食物,风扇能消暑,电视好像只能图一乐,没有也不掉一块肉。
二来农村社会相关性很强,有时候一个家庭挣到钱并不完全由他支配,爹娘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借钱,从三块五块到十块二十,本就很难拒绝,等买了电视之后,更加没法拒绝。
借钱方会很直白地说,你都有钱买这玩意潇洒,就没两个钱借自己人渡过难关?财不露白这种事可不光是防贼。
于是乎,像学杨学长刘明现这些家里有电视的,很容易成为人气聚集之地,大人小孩闹着嗑过来,其中尤以罗学云家最受欢迎,哪怕上罗坡的电视普及率很高,都是这总监那主管的,老老少少还是喜欢来他家。
无他,自在舒服。
青云菜业做大之后,育种育苗孵化这些活计逐渐从主房旁边挪走,原先鸡鸭生活的空地,变成小药园小菜园,蓄养的小动物只留几位“功勋老将”,喂食过聚灵液的鸡鸭兔十分灵动,跟大黄御雕一样,渐渐宠物化,免于被宰杀的风险。
罗学云自家要吃,也是得花钱买的,这就是对青农生产质量的信任!
产业转移出去,之前用作办公室、仓库、圈舍的大几间长房子便空出来,他稍加改造,做成手工房、活动室,给俩孩子充足的空间度过那段不能乱跑,却非常想四处探索的时期。
家庭影院就属于活动室的一种,能挂大荧幕,能放小屏幕,灯光足,空间广,关键罗学云出手阔绰,来了饮料零食都不收费,最多大人帮忙做做家务,小孩陪着照顾小孩。
当然不是无限供应,小孩需要注意时长保护视力,以课业为主,在休闲时看看动画片教育片,甚至于还自发形成孩子们的规矩,比如说成绩好的拥有选节目权这种,完全是给平台就能发挥。
相较来说,大人就比较矜持,平时不好意思往罗学云家蹭吃蹭喝,只有出现热播剧,大伙都在讨论的时候,他们才会带着孩子当挡箭牌来一探究竟。
坡上坡下的亲戚邻居都知道,凡是电视上能看到的影视剧,罗学云都能找来录像带,只要秦月开口,时间绝不耽搁。
白天有这些大娘嫂子过来,哪怕罗学云出差上班,秦月也不必时时唤来罗老娘帮忙。
这天晚上,家庭影院坐满人,大人小孩里里外外都有,声势浩大不亚于办酒吃席,云云月月见到这么多朋友,可高兴了,觉也不睡,非要跟着闹腾。
“看电视,看电视!”
月月鼓掌大喊,稚嫩的声音充满童趣。
罗学云笑道:“别急,马上就好。”
他其实有剧集录影带,可以不用改造天线,还要架设那么高,努力向南搜索并不稳定的鄂台信号,但这是一种仪式感,像罗学杨家里有电视也要带着孩子过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见证光荣么?
看直播跟补回放能是一个味道,何况录影带是样片,没有台标,干巴巴的并不能看到实际效果。
“清楚了,清楚了,小心架住。”
屋子里屏息凝气,只剩罗学云呼喊楼顶的人固定天线,等画面稳定,能看到清晰的台标,听到稳定的声音,众人才松口气。
“学云,你这天线厉害啊,画面这么稳?我家那个连玉阑台都要跳,豫台就更别说,麻的要死。”罗学盛好奇道。
“玉阑台跳是天线没调好,豫台搜不到很正常,咱这离江城可比省城近。”罗学云笑道,“这天线是改造过的,增加信号搜索和接收能力,价格能买台电视。”
“这么贵?”罗学盛吓了一跳。
“贵有贵的道理,信号稳定,画面清晰,不过我不建议你效仿,现在能搜的台少,节目也不丰富,真要看影视剧还不如买录像带痛快,一根改造天线的钱够买多少部啊。”
“但是天线能一直用啊,总有节目丰富的时候,录像带看完就是看完,也不能翻来翻去老是回味吧。”
“盛哥,你这就是不懂生意经,天线不能公用,安装好位置都难挪,可录像带能你借我,我借你啊,有电视的人家合伙买,像图书馆一样借阅,不是更经济实惠么?”
罗学盛忍不住鼓掌,欣喜道:“还是学云脑筋灵活,看问题就是准,要搁我,得老半天想买不买这天线。”
众人哈哈大笑,罗学云却笑不出来。
新闻联播过后,居然是鄂新闻,捱过二十分钟又来个每日一歌,眼看八点黄金档,生插一个中华之最的科普节目,奔着八点半去了,才有我爱我家的电视预告。
他很郁闷,没想到现在的电视台这样搞,把收视率最高的时段放这些没有收益的栏目,反而能拉动广告收入的电视剧要压到后面,难道不知道很多小孩到这时候已经困得想睡觉么。
这不,云云月月两个小不点早在爹妈怀里睡得香沉。
罗学云将孩子放回里屋,摸回来悄悄拉住一枚小孩问道:“羊儿,这节目好看?”
十岁的羊儿非常高兴,仰着脖子说道:“好看好看,只要是电视上放的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