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431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431节

  “贵台各时段收视率、覆盖用户群体数量、广告招商价格这些?”
  “都能谈,不过,这是前提条件,若没有长期合作意向,我们是不会考虑我爱我家这个项目。”
  “事关重大,我需要回去跟罗总汇报。”
  “请便。”于亮笑道,“但我只会再见你们一次。”
  一番折腾的刘桂时几人打道回府,眼下的情况不是他们能做决定的。
  辛治见刘桂时有些颓丧,安慰道:“老刘不必垂头丧气,圆满完成前站任务,已经很不错,做生意不是上街买菜,问清价格当时就能带回家,再顺利也要来回谈判,雷总了解前因后果,不会怪你的。”
  刘桂时面带愁容:“我不是怕雷总责怪,而是忧愁雷云前景,哪怕挂着电视制作中心所属的牌子,仍旧不被顾平于亮这些行内人当回事,论说话好使,都不如青云的招牌,倘若没有雷总的面子,恐怕鄂台看我们同样如此,将来,还有将来么?”
  辛治跟杨善可对视一眼,均没想到刘桂时发愁的不是当下挫折,而是未来前景。
  眼下广播电视行业仍沿着惯性被严格管控,如雷云一样的民营公司,无论是跟制作中心联合摄制,还是挂靠、借用资质,都只是桌下协议,若是名导名人,尚可走到台前称量称量,若是等闲之人,当你不入流上不得台面也很正常。
  刘桂时在江城有雷荣金面,工作顺遂流畅,没想到舒适圈外一走,立刻有认清现实之苦。
  “青云是买主,来掏我们钱自然爽快,雷云是卖主,要他们掏钱自然挑剔,做生意就是这样。
  对雷云来说,能产出一部部反响不错,提高收视率的剧集,给电视台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就无所谓姓甚名谁,向钱看才是主流,这一点于亮已经证明,青云能给他带来好处就好言好语。
  至于前途之事,风云变幻,谁能料得准?或许困难只是暂时的,终究会跟其他产业一样,让雷云文化堂堂正正走到台前。委屈艰难痛苦,是先行者的标志,也是先行者的骄傲。”
  辛治已经是掏心掏肺,先行者并不好受,意味着所有未知、所有困难,非但躲不过,还没有处理的经验,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去做,为什么?很简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承担巨大风险,亦拥有一片蓝海。
  青云如此、优选如此,雷云也如此。
  他记得罗总经常说一句,冲在前面的勇士,拥有最多的机会,名字、故事、见识,全都能换成财富,前提是不要死在路上,剩者为王。
  刘桂时听到辛治的劝解,稍稍好受些,别人不说,最起码雷云还没有糟糕透顶,就这样自怨自艾,未免显得太脆弱,一点挫折都扛不住。
  他将此事汇报给雷荣,辛治则去找罗学云。
  罗学云并未闲着,虽然他这几月都在减少出差,不接受采访,躲开外来者,力图削减自己的动静,将青云整体放到台前,但也不是深居寡出,真就潜心创作。
  履行总裁职责,从全局上管理调度各公司各厂;跟秦远山一起拜访各路人马,解决青云一中开学问题;还有……安排各厂留出额外产能,进行备库。
  辛治来时,他正在工地巡查青云厂区不知第几期建设,反正整个城东郊区,就是奔着玉阑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和物流中心去的,大姐夫曾吉辉跟许全都没有出门闯荡的雄心壮志,却没想到光凭青云的项目,就把许诺建筑公司做成玉阑地区响当当的翘楚。
  人数不是最多的,但实力数一数二,由于青云厂区事关重大,不仅要保证安全,还要能使用长久,因而许诺建筑公司非但有诸多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大量工程机械,使他们不光能盖房建厂,也能修桥铺路,广泛活跃在玉阑各地,成为亲手改变家乡的代表。
  曾吉辉一如往日谦逊低调,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加上许诺建筑也好,家庭个人也好,都离不开青云和罗家,在大伙眼皮底下,确实没法有钱变坏。
  正因他这种性格,罗学云更加放心将许诺建筑交他全权掌管,成为保障青云发展的第一道根基。
  大姐见丈夫很受重用,便辞工回家,照顾孩子和家庭,也是性格决定命运的例子,罗学云再多劝说,都比不上人家喜欢,正是千金难买我愿意。
  “姐夫,应急设施别不当回事,人员疏散、消防通道这些,都要以高标准高规格设计和完成,等青云生产稳定,我会组织员工进行防火避震演练。”罗学云再三叮嘱,“青云现在备受关注,一点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
  曾吉辉郑重点头,道:“自家人的产业要用一代人,不敢留下漏洞,万一出什么事,乡里乡亲戳脊梁骨,活不下去。”
  “你有这个意识就好。”
  俩人又走了一截,曾吉辉问道:“学云,青云现在建厂不都开始外走么,先前规划的厂区应该足够使用,为什么还要扩大产业园,到时候岂不是要闲置?”
  “不是所有新增业务都要往外走,即便往外走,本地的食品工业也没有达到预期,现在的产业园还远远不够呢。”
  “远远不够?”曾吉辉吓一跳,道:“家里吃喝好多都是青云产的,这样还不够啊。”
  “那你家日子过得也太节俭。”罗学云一边说着,一边向前。“青云不仅要做广,还要做大。品类要做多,饮料零食主食,没做的还很多,产量要做大,具备同时供应全国的能力。每年发货量数百万箱,年产值过亿,对这个目标而言,你还觉得厂区够用么?”
  “什么?”曾吉辉惊呼出声,望着凌乱的工地,震惊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
  他咽了咽口水,道:“我们陈清就是一个小地方,能这么厉害?”
  罗学云淡淡笑道:“你错了,不是陈清,而是青云,光是青云食品和旗下各大食品厂,就要填满整个产业园,奔着成千上万的目标,让客户吃得开心喝得放心。”
  曾吉辉浑身发热,那可是上亿,什么概念,光靠一个人的工资,得几万年,就算是许诺建筑以现在这样红火的态势,都得干几十年。
  “上亿很多么?”
  “很多,数都数不过来。”
  “是啊,陈清年产值也不过八九亿。”罗学云笑道,“但青云不一样,它握住风口,走在浪头,理应有更壮阔的目标,生在陈清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曾吉辉不太懂罗学云对青云有着怎样的期望,却结实为这话语中的雄心壮志钦佩,很明白的意思,不是青云为生在陈清自豪,而是陈清要为有青云骄傲,限制不了青云。
  该如何作想呢?应该也是骄傲自豪吧,青云的军功章有他和许诺建筑的一份。
  “青农的技术生产厂区建设进度如何?”罗学云问道。
  “明年第二季度,饲料肥料车间应该能投产使用。”曾吉辉解释道,“县里对产业发展有规划,选址一直没能确定,拖延了施工时间。”
  陈清根子还是农业,没有太多成气候的其他产业,青云异军突起,将食品加工做到“全国知名”,销售额千万级,俨然粗壮大腿,不可不抱。
  再加上青云还提出“零食之乡”的产业发展计划,要带动地区发展,这下更要调整布局,避免对食品加工有影响的企业,离青云食品产业园太近,包括可能影响用水的位置。
  这点一视同仁,哪怕青云农业也一样。
  “辛苦了,这么多项目都是高要求,劳累姐夫三天两头往工地跑,人都消瘦了。”
  “工作嘛,谁不是这样,走走看看,总比工人风吹日晒好得多。”
  “是啊,没有一线工人的付出,哪有青云鲜艳的果实?所以,许诺建筑该给工人的待遇不能少一分一毫,每年的营收能抵工资福利和设备采购就足够了,不要求利润分红。”
  “你是大老板,说不要钱,我还替你抠什么。”曾吉辉笑道,“高温补贴、加班费什么的,没见几家同行有这东西,我们许诺却没少过一点,就是大伙嫌弃茶饮果汁不够劲,最好是啤酒消暑,不行汽水,还问我咱们青云咋不做啤酒,这样大家就不愁酒喝。”
  青云食品近水楼台,兄弟公司若对职工有什么福利表示,当然青睐自家东西,真正的厂家直销,送货上门,“打骨折”成本价,其中尤以饮料和方便面最受欢迎,夏天喝消暑,冬天喝解馋,自己不吃还能带回家给孩子当礼物。
  有次罗学云路过田野,看到青农职工给请来帮工的村人发放饮料和方便面,却被村人用草帽装着带回家给孩子,心中别提多奇妙,没想到前世农村常见的景象,在这自发形成。
  他很为大人小孩拿到东西时,露出的真诚笑容感动。
  “啤酒和汽水的市场成熟,不好贸然去做,还得再等等,要是大家喜欢自主选择,就减少实物福利,多给现钱。”
  “给现钱大家还不一定喜欢呢,他们算得明白,没有成本价购买渠道不划算,就是想青云有,这样能得更多。”
  “那我争取吧。”罗学云笑着说完,抬头瞧见辛治,便告别曾吉辉迎上去。“什么事匆匆忙忙?”
  “我爱我家轮播的事,办公室不知道您回不回来,我就想着过来看看。”辛治说道。
  “情况如何?”
  “鄂台有意重播,就说应广大观众热情要求,原时间段再播一次,答应以优惠价格,续播青云广告,直到续集上映,大约明年二三月份。
  大象台只愿意打广告,不想要剧,海豚台可以要剧,却需要我们答应长期合作,并且预付款项……”
  “你怎么看?”
  “以目前的效果来看,省台打广告确实是比较好的方案,就销量带动效果,不是报纸广播能够媲美的,问题在于需要好电视剧配合,似大象台光打广告,还不如去地区台,毕竟很多地方都搜不到清晰画面,若没有剧集加持,观众怎么会想办法收看,从而得知青云广告呢?
  而海豚台的于亮,看着像野心勃勃之辈,无论是刚开始拒绝我们用的不吃残渣的理由,还是到后面陡然开口,要求青云付出诚意,可见他灵活变通,能屈能伸。
  我认为他对电视台的发展是有筹谋的,若是能谈成跟青云的长期合作,不仅取得广告招商的好成绩,还有资金能效仿我爱我家,自己制作剧集,要是能成功,就抓住机会,借助青云上升,到时跟其他台争一争,提前上星,面向全国观众,打开更大局面。前途无可限量。”
  罗学云一边扫着报告,一边问道:“仅凭一面之缘,就能做出这么多判断,是不是有些臆测成分。”
  辛治道:“有些人的特质很难忘,看一面就能生出清晰印象。于亮这人,很关心青云雷云的关系,对罗总和青云也知道不少,我想他从决定见我们开始,就已经做足功课,只是看我们的水准出招。
  他话里话外,对青云都很推崇,明显想引为臂助,对长江台却很警惕,该是看作对手,否则我爱我家这样成熟的项目,算得上捡便宜,不应该拒绝,唯一的理由就是不乐意跟在对手后面。”
  第636章 不能厚此薄彼
  辛治望向罗学云,确定从神色上看不出什么端倪,想了想还是说完心里话。
  “我觉得两家要求中规中矩,都表示冲着青云公司的名声,具体条款可仔细商量,要不要合作,怎样合作,主要看我们的想法。”
  “广告部的意见呢?”
  “服从公司决策,生产物流各方面若是还有余力,希望继续扩大订单,可以考虑加大广告投入,若是计划吃紧,缓一缓也不为错。
  本来这样一地一地投放广告,形式分散,成本还高,能否真有媲美鄂地的效果,还是个未知数,再加上今年订单增量比去年翻三倍不止,虽然一直有产能爬坡的准备,可整体弦都绷得很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走错比走慢麻烦。”
  罗学云沉默不语。
  青云问题引发不少地方讨论,正是声名高涨之时,现在去谈合作,不敢说无往不利,好歹有个敲门砖,不至于正主都见不到,当然,真见不到正主的,也没有合作的必要,人家都不甩青云公司的面子,求上门谈也多半为难,这算是一种筛选。
  倘若我爱我家没有产生这种沸腾的效果,罗学云也不会生出如此迫切的念头,希望在三地间大作广告,将青云食品的名头细化深入,覆盖更多县乡,更多客户,建立更厚的销售渠道,更牢固的品牌。
  因为打广告这种东西,需要重复需要强调,不能打一枪换个地方,要维持在受众中的热度,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慢慢转化成固定用户。
  所以青云跟电视台的广告,一旦开始就不能停,即便停也只会停很短时间,保证黄金时段有青云食品的广告变着花样洗脑,最终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等将来提起小时候吃过的玩意,看过的电视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青云食品的东西,雷云文化的剧集。
  品牌能达到这种效果,青云就是再怎么遭受打击重创,只要保住牌子,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即所谓的信任信心比黄金珍贵。
  但这是一套组合拳,雷云文化跟鄂台电视制作中心联合拍摄剧集,不光是罗学云浇水雷云,通过青云项目和自己指点喂养,让雷云稳步发展起来,在行内获得充足的资源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核心在于能以最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光是承包某个时段的广告,一年两年价格昂贵不说,还要防止对方耍心眼,看着自家收视率高了,想抬价或者暗戳戳使手段,有剧集项目夹在中间,是更稳重的筹码。
  看,雷云提出的项目就是有收视,我们自己搞的就是不行,剧情中插广告这种形式,青云用就非常自然,别人用就一堆问题,如此一来,青云就有更多余力发展。
  只是事情进行出乎罗学云预料,雷荣的名头在鄂地好使,其他地方不行,似于亮这种,想自己干,根本不甚在意我爱我家有没有成功经验,似顾平这种,瞧起来很好说话,又太过慎重,对剧集自有挑选规则。
  麻烦,麻烦啊。
  “你跟善可再多跑跑,探一探大象海豚两台的数据情况,类似收视率、用户量、广告价格、往常合作伙伴这些,都要搞清楚,回来我再跟青食过一过情况。”罗学云道,“这事也不用求快,稳住鄂台的合作慢慢向前推就行。”
  辛治点头,踌躇半会儿,道:“罗总,常言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花小钱一家家电视台合作,还不如筹够资金,直接去央-台露脸,那时候全国都知道,效果不比现在快得多,或者赞助电影,效仿飞鹰计划,也更容易推广到全国。”
  罗学云哈哈笑道:“道理没错,方法用反了,你讲的是广撒网多捞鱼,大而不精,这两种方式固然覆盖面更广,铁定有更多观众知道,但转换效果如何呢?
  若是观众看过就忘或者更青睐本地品牌,既没有引进青云食品试销的想法,也没有转换成青云顾客的趋势,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就连香江那么好的效果,有飞鹰计划打底,真正热销不还是得靠百佳超市联合营销么。
  单是电视上一闪而过,能得来多少客户,就跟一把种子直接撒在水田上,能发多少芽全看天意,能有先育秧,插稻苗成活概率高么?
  大别山这三地一直都是青云最看重的业务区域,分销渠道往各县漫及,能配合电视广告,进行相应活动吸引和留住顾客,才能达到较为明显的销量提升,这是精耕细作。
  相较而言,青云恐怕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全国范围的销售,有详有略,有先有后,是眼下最妥帖的选择,稳固区域根基,也能更从容面对竞争对手的挑衅。
  我们毕竟不是可口可乐,财大气粗,能在任何区域击败当地品牌的汽水企业,甚至因为巨大的名头被奉为贵宾,视作有钱有技术,能提振国产饮料业的高端合作伙伴。”
  辛治明悟,道:“原来您考虑的是众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与其各地都有销售,摊薄精力被当地品牌击溃,还不如稳住根基,茁壮成长。”
  “对喽,就是这个意思。”罗学云笑道,“国内同行不是傻子,茶饮料、辣条、果粒橙这些东西被青云做火之后,他们没有不抄的道理,最多一两年就有成熟的竞品上市。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非常稳固的地盘,能跟他们厮杀,不至于受到冲击无路可退,真变成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辛治忍不住鼓掌,赞叹道:“还是您考虑深远,若是贪大求快,导致漏洞处处,将来有什么风吹草动,恐怕有群狼吞虎的危险,手伸得越长,就越虚弱,最终都顾不上。”
  “你明白就好,我第一要求还是围绕三地持续广告营销,让顾客将青云当做家乡品牌、情怀品牌、首选品牌,至于其他城市的销售,是一枚种子,当我们决心扩大业务的时候有支点,却不是把有限的资金和尚未培养到位的人员,贸然推上去猛争市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