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四阿哥和六阿哥都知道这事只能是老八在短时间凑齐这几个好大夫。但是因为儿子醒来了,他对十四也没那么多不耐烦,就说:“都别走了,外面天黑留下住一晚上吧,走,先吃饭。”
  德妃往外赏赐都是有记录的,一支百年老参无论是守门的侍卫还是管理药房的主管太监都要上报,德妃这边也积极上报,所以康熙早知道了。
  大早上看到四阿哥来上朝,看着与往常一样,就在下朝后叫来问一下:“你儿子怎么样了?”
  四阿哥把昨日十四带好大夫来的事儿说了,言语间对十四很是感激,连着夸了十四几句。
  康熙点头:“没事就行。”他并非大部分的爷爷有着隔辈亲的表现,他对所有的孙辈和蔼都建立在自己子女的基础上。在这一方面是非常分得清楚,弘昀是生是死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四阿哥。同样弘皙如何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一阿哥,对弘皙如何优待都是建立在他是胤礽儿子的前提下,弘皙有了权力能更好地护住他阿玛。
  因此他对四阿哥说:“去后面跟你额娘说一声吧。”
  四阿哥去德妃的院子里,德妃已经收到了弘昀平安的消息,看到四阿哥来了赶紧问:“我听他们说孩子没事儿了,现在如何了?阿弥陀佛,真的是菩萨保佑,我昨日一晚上没睡好,就怕早上听到坏消息了。”
  四阿哥把十四又给夸了一遍,德妃这下听得眉开眼笑,觉得十四也不是一无是处。
  “可见他还是有点良心的,知道自己是做叔叔的要疼侄儿。”
  四阿哥在一边默默听着,时不时地附和几句十四长大了,知道干点正事了。德妃在四阿哥走后一下子心情明媚了起来,觉得十四就是嘴硬犯倔,因此高兴了起来。
  一时间随着弘昀醒来,兄弟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和,给人一种破镜重圆的感觉。然而破镜刻意重圆,其中的裂痕就更明显。
  随着八阿哥渐渐退居幕后,不在京城活跃,四阿哥和十四之间显得温情脉脉,整个京城在这种平和的气氛中进入阳春四月。
  而海棠在青海巡视过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南疆。
  在南疆刚落脚就收到北疆的传信,有罗斯人沿着额尔齐斯河向南,有当地的牧民驱赶遭到攻击。
  额尔齐斯河乃是国内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从阿尔泰山南边发源,经过准噶尔盆地向北流入罗斯。
  海棠听了立即让各城的火炮集中起来,调了天山南北一万驻军,立即向额尔齐斯河赶去。
  她派出翻译去询问对方来这里干什么,同时部署阵地。
  翻译回来后告诉海棠,对方仅仅是个中校军官,叫做巴赫尔慈,只带了三千人,对翻译说要来这里淘金,实际上已经开始建造亚梅什堡,准备要赖在这里不走了。
  海棠冷笑一声!
  三千人,还区区一个中校军官!
  于是立即下令炮击,随后也不捉拿俘虏,任凭他们逃走,她带人一路衔尾追击,海棠相信,这三千人就是前锋,后面必然有大军。
  果然一路追击,追到了一处营寨,营寨的人也不多,海棠下令炮击,这次要完全覆盖,跟左右说:“打完就回去,务必不能放走一个活口!把他们的佩刀军旗和那些衣服收起来,写信送到京城,请理藩院把所有罗斯来传教的人统统驱逐。把这些破烂衣服让他们都带走,跟他们说明白了,下次别说是三千,就是三万,来了之后一个也别想走!”
  随后海棠调派人手,让北疆的部落来这里放牧,他跟各部落的首领说:“地盘再大没一寸多余的!自家的草只能自家的羊吃!就是吃不了黄了枯了也是自家的,别人一镰刀都别想割走,明白了吗?”
  蒙古人就没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自然是明白了。
  第458章 生感慨
  罗斯这个时候不会大举南下,因为他们向西正在争夺出海口,这场战役会打二十年,只会骚扰这边,不会把力量投放到这里。而眼下的朝廷是在全力开发海外,也没心思在北方和人干一仗。
  尽管大家都不说,嘴里也很鄙夷,但是外邦的白银和黄金流入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库里面存放的都是墨西哥银矿开采出来的白银。当广州口岸开始通商以来,港口贸易非常活跃,在某种程度上缓和的矛盾,使得百姓受到的盘剥不会太严重。
  国内需要大米,香料,一些做纺织的作坊开始向外卖棉布,丝绸瓷器桐油这些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居然还有人倒卖汽车,加上进出口商行出口的铁牛,拉回的铁矿石和铜矿石的比重渐渐增多,这片古老的大地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
  这个世界上每个势力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壮大起来,世界进入了新世纪,人类也进入了新时代。
  所以海棠断定最近二十年内对方不会跑来,在争夺出海口的关键时刻不会陷入两面作战的泥潭里去。
  在这二十年,皇帝要每年来巡视草原,用这二十年给新长成的勇士们施加恩德,使得草原和中原朝廷成了紧密的一体。
  为什么这次大雪灾要不遗余力地赈济草原,在灾后给粮食给牛羊,就是因为这个。康熙把蒙古视作屏障,不仅让他们感恩,也要让他们惧怕。
  然而海棠觉得同蒙古人与汉人满人是一样的,因此在几个部落提出想要得到单筒火器的时候,海棠答应帮他们申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