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你媳妇不错,都是你背后教妻的功劳。”皇帝让大皇子陪着练武,出了一身的汗,坐在旁边休息。
大皇子张开双手任由宫人打理,笑道:“儿臣可不敢冒领功劳。”
“她的确有些小聪明。”皇帝拍拍脚上绑着的护膝,不情不愿的承认。皇帝早年在战场上受伤,腰、腿都有暗疾,每到阴雨天总是酸痛难忍,太医院想了多少法子都无法根治,只能叮嘱注意保暖防寒,不要过度劳累。可皇帝不劳累,天下人就要成倍的劳累。皇帝以前戴的护膝都是皮毛的,又重又不透气,不像儿媳妇敬上的,外面用羊毛织好,里面衬了棉布,透气又暖和。
“瞧她满面红光就知道你对她不错,好日子是能从脸上看到的。你妹妹就不同了,她以前在家里也总给我做针线,现在每天愁眉苦脸,哪有心思做这些。”皇帝想到女儿,心里就不痛快了。
“大妹夫确实不像话,不如我去敲打敲打他。”大皇子提议道。
“他祖父还在西羌前线呢,让你媳妇儿多去陪陪你妹妹,我看其他人去陪没效果。她有些小聪明,说不定能管用。”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我特别忙。
第110章 荒唐皇室和亲公主13
大皇子回家把这事儿和景华一说, 景华自然答应了。
在去之前,景华总要打听打听下具体情况, 她嫁过来之前了解的很有限:“你与我说说大妹妹是怎么回事儿, 我才好对症下药啊。”
“大妹妹嫁的是肃侯世子的嫡长子,她为出嫁的时候, 肃侯世子还没请封呢。老侯爷常年在外领兵,我当年第一次上战场,就是在肃侯麾下。侯爷治军严谨, 勇武敢战,是我大梁一等一的悍将。肃侯世子乃是侯爷的嫡长子,请封之后, 也跟着侯爷上了战场。肃侯夫人早就去了, 现在肃侯府只有世子夫人、大妹妹和其他孙辈住着。肃侯府向来重军功,成年男子大多上了战场, 只有如今的妹夫和他二弟留了下来。妹夫是因为体弱, 二公子是走了科举之路,如今已是举人, 等明年就要下场。”大皇子简单介绍了一下大公主的夫家, “大妹妹下嫁的时候, 父皇还只是北梁王呢, 公主也是后来册封的。”
大皇子总怀疑大驸马仗着家里的军功,暗中欺辱自家妹妹。毕竟妹妹当初只是庶女下嫁, 什么封号都没有。
“大郎知道大妹妹郁郁不乐的原因是什么吗?”
“我要知道, 早解决了, 你们女人心思细,你去探探。”
景华翻白眼,大皇子又说这种掉分的话,“你们女人”,听着就让人生气,平白多出一种歧视的味道。
“心细还分男女啊,哼,不说我自己看。”景华冷哼一声走了。
留下大皇子一头雾水,这又怎么了,没成亲的时候挺正常啊,怎么现在这么爱生气。
景华在登门之前已经做了预想,一个已婚妇女为什么会闷闷不乐,不外乎那么几个选项。再想想大公主的地位,寻常权势、财物之类的烦恼她是没有的。所以,大公主要么是和丈夫关系不好,比如丈夫有宠妾,冷淡自己。要么是和婆婆关系处的不好,婆婆刁难自己。最坏的可能是大公主心有所属,不喜欢现在的夫婿。
景华带着一脑袋猜测怀疑进了肃侯府的大门,世子夫人早早迎了出来,大公主稍微落后半步。
“夫人不必多礼,我初嫁过来,登门认认亲戚,叨扰了。”景华笑着进了正厅,分宾主落座。
世子夫人也笑:“大皇子妃贵客临门,欢喜不尽,欢喜不尽。”世子夫人已是中年妇人,穿着郑重的待客衣裳,头上的饰品却很朴素,笑起来很是慈祥。
“大皇子妃刚来,恐怕不习惯北地的奶茶,我这里有南方清茶,娘娘尝尝。是我娘家侄儿送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和他吹嘘得一样正宗。”世子夫人指了指桌上的茶碗。
景华客气笑了,端起茶碗先闻香,后品茶,赞道:“好茶,今年的头一茬吧。夫人真是雅趣,来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喝到这么正宗的清茶,夫人调教的仆从,泡茶的手艺也好。”
世子夫人更高兴了,笑道:“娘娘喜欢就好,喜欢就好。真是怠慢娘娘,您好不容易来一趟,我这老妇就不聒噪了,请您多和大公主说说话。染娘,你帮我招待娘娘。”
世子夫人对大公主亲近中透着关怀,也知道景华来是为了谁,稍微寒暄几句,就让大公主带景华去了她所居的东院。
肃侯府的正院本该是侯爷的居所,结果侯爷说自己老了,家里该由世子当家。就选了西边的一所二进小院,作为暮年养老居所。肃侯常年驻扎在西羌边境,这院子日日打扫,却只在过年时候偶尔住住。主院就由世子和世子夫人住着,只是世子也常年在外征战,世子夫人也不愿意僭越,空置了正院以示孝道,只在东厢起居。
大公主和大驸马的院子乃是距离中轴线最近的东院,一个院子就表明了大驸马的地位和肃侯府上下对公主的看重。
这些都是大公主介绍的,话里话外说明肃侯府规矩严谨、待她很好。
景华进了院子,大驸马才姗姗来迟出来相见。大驸马果然体弱,身材消瘦、脸色苍白,两颊都凹陷了。
“见过大皇子妃……”
“妹夫不必多礼,快请起,坐下说话。”景华赶紧示意大驸马身边的人扶住他,可不敢让他劳累。
大公主上前扶丈夫坐下,又给他倒了温开水,神情动作之中不乏关爱,看样子也不像嫌弃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