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崔妩说话已经带上了哭腔。
  荣太后拍拍她的肩,“这件事也怪我……唉,说这么多做什么,这么多年,大家都老了……”
  暖阁外,静默的人影微动,无声地离开。
  回到紫宸殿,赵琰看着那份留存的诏书。
  为了他一个人的心情,让娘娘和姐姐这么委屈,他还是太任性了吗?
  似乎,当年还是他阿爹抢的人……
  他坐了很久,芳阶来劝道:“官家,夜深了,您也该休息了。”
  “夔州兵马还未齐备,方镇山暂不必太快赴任,先将他调到陈留,遥管夔州吧。”赵琰开口。
  这是折中之策。
  —
  第二日崔妩睡到三竿起,荣太后跟太妃们在外头赏雨说话,殿外传进沙沙的雨声,崔妩推开高窗,园景被小雨洗出新绿,空气新鲜。
  她早饭也没吃就出了宫,太后吩咐宫人给她乘的轿子两边再打上伞,别让风雨侵袭入轿。
  崔妩摆摆手,让撑伞的小宫女留在殿檐下。
  小轿在细雨里往宫门去。
  崔妩打起帘子,任细雨扑在面上。
  报仇之后,她对雨的记忆,被谢宥慢慢代替。
  在绵绵雨丝里,崔妩很少再忆起幼时,取而代之的是青色雨幕下,他穿着官袍,撑着一把油纸伞,长身玉立,握伞的手骨节冷白修长。
  崔妩闭上眼睛,就能假装他已经在宫门外,刚下了朝,在雨中等她回家。
  心里仔细算着轿子差不多到了,她闭上的眼睛充满期待地睁开
  崔妩左右看了看,什么都没有。
  “娘子,您在看什么呢?”妙青不解。
  “没什么。”
  阿宥离开了之后,崔妩总是一个人玩这样的小游戏。
  眼前之后只有走到尽头的高墙上,积了一颗颗水珠的柳枝,明黄琉璃瓦下是戍卫宫禁的重兵。
  风吹动柳枝那一刻,大珠小珠落在瓦上,好似那抹令人心悸的身影刚刚晃过。
  崔妩眨了眨眼睛,倏地探出窗外,急迫地找寻那个人。
  刚刚是他吗?
  可是除了守着宫门的禁军,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轿子摇晃,宫人赶紧停下。
  “娘子,您到底怎么了?”妙青问。
  崔妩低头自嘲地笑了笑,都半年多了,怎还如此多思多想。
  那个人余生都只能在梦里相见了。
  她将帘子放下,闭上眼继续睡回笼觉,直睡回了公主府,去看了一眼王娴清和她的女儿,崔妩在水榭里找到了方镇山。
  话还没说几句,枫红踩着忙乱的步子跑进水榭,连通传都忘了,“娘子,官家在紫宸殿……”
  他在紫宸殿有什么稀奇。
  “他在紫宸殿上接见了度支司使,谢家三郎君,谢宥!”
  “嗡——”
  茶盏跌在地毯上,无声滚落开。
  —
  谢宥和谢溥走在宫道上,雨丝将尘埃洗净,淡青天色下琉璃瓦都清冷了几分,石板铺就的宫道光滑湿亮,长靴才在上面,留下一个印子又慢慢淡去。
  父子二人一问一答之间,对眼前朝局已有了解。
  “你回来了,为父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谨记旧日教训,往后别犯同一个错误。”
  谢溥知道谢宥性命垂危的缘由,只是皇帝已经原谅了漆云寨,他不能再破坏眼前的局面。
  漆云寨归顺是好事,但其中歹心仍要拔除。
  谢宥“儿子知道了。”
  说话间走到宫道尽头,远远见着一个穿着美人祭衣裙的女子等着,在雨中的格外清寂。
  “卫阳公主的消息倒是快。”
  谢溥看向身侧,“儿子,家中如今的指望唯你而已。”
  “是。”
  从得知他回来的消息,崔妩一直在等着,连伞也不打,雨丝渐渐把发丝染湿,贴在额角。
  等待的时候,她问了无数次:“真的是他吗?”
  “真是谢家三郎?”
  再等了无数个肯定之后,崔妩踮着脚,竭力想把长街望尽。
  终于,雨幕里出现了一个人走了出来,绛紫大袖袍,一如旧日长身玉立,步履沉稳从容,似远山被雾气环绕,似长风将海市蜃楼吹到她面前,看得崔妩眼眶渐渐泛红。
  心跳应声加快,崔妩想跑过去确定是不是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脸上似笑似哭,她现在一定很丑。
  她打理好自己一塌糊涂的情绪,那个人已经走近,却似没看到她,一意要走出宫门。
  “阿宥,真的是你!”
  她贪婪地将他的脸一寸寸扫过,半年了……她以为余生都不能再看见这张脸。
  “你还活着……”这一声像呜咽。
  崔妩伸出手,想要摸摸他的脸,确定他真的就站在眼前,不是她的梦。
  在手将要碰到他的脸时,谢宥退开一步,拱手行礼:“微臣度支司使谢宥,见过卫阳公主殿下。”
  第109章 说开
  卫阳公主殿下……
  谢宥喊她公主殿下, 崔妩将泪意擦掉,才看清了他的神情。
  官帽之下的谢宥修眉明眸,肤若寒玉唇似桃瓣, 浑然像个瓷人,可也跟瓷人一样,没有一丝波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