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时间足够。
  太子接手此事之后,消息陆续通过冯巧儿传进姜舒月耳中。
  舒兰被索绰罗氏毒哑,嫁去沈家给沈文才冲喜,还是没能挽救沈文才的性命,七日后守了寡。
  冯明知也很快因病“去世”,不知所踪。
  冯巧儿问太子,太子只说人没事,改名换姓去了外地。
  再多的不肯说了。
  太子不告诉冯巧儿,是因为冯明知求了他,说自己走错了路,做下太多错事,在考取功名之前,没脸见家人。
  “人在江南,太子把他送进书院读书去了。”为什么是江南,而不是别的地方,太子不知内情,四爷却是知道的。
  说完垂眼看姜舒月,果然从她眸中瞥见一丝愁绪。尽管稍纵即逝,还是让他心里莫名不爽。
  倾身过去亲她,一边亲一边问:“在想什么?”
  姜舒月在想当年杏花微雨,少年对少女许下的承诺,还有想拉钩却没能成功的遗憾。
  那时候她也是入了心的,满怀期待,谁知造化弄人。
  很快那点子遗憾便被突如其来的亲吻打断,姜舒月想要逃开的时候,已经被迫与人交换呼吸了。
  他一遍一遍地问,却霸道地封着她的嘴,让她透不过气,根本没法回答。
  姜舒月被迫的沉默好像激怒了对方,人很快被抱起来,扔进里间床上。
  “胤禛,你要做什么?”姜舒月被亲到缺氧,她从来不知道平日冷静自持的少年,一旦疯起来如此不管不顾。
  少年胸膛起伏,站在床前,用冰冷的目光看着她,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话。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莫名想起大堂姐点评四爷的话,姜舒月浑身一个激灵,顿时生出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她知道四爷心里膈应着冯明知,却没想到能膈应成这样。
  好像被误会了,她该怎么办?
  姜舒月努力回忆着大堂姐说过的话,似乎有一句是……他若喜欢你,更糟了,因为你得配得上他的喜欢,然后十倍百倍地偿还。
  想到成亲之后的种种,四爷应该是喜欢她的,那她要怎样偿还?
  姜舒月在少年注视的目光中起身,趿鞋下地,走到他面前,打量了一下二者之间的身高差。
  抬起胳膊搂住对方的脖子,用力往下压了压,然后点起脚尖,吻上了少年的唇。
  他看起来炙热,但唇很凉。
  就在姜舒月试探性地伸出舌头的时候,对方一下退开,鞋都没穿就冲了出去。
  姜舒月:是不是不该主动?更不该伸舌头?
  直到深夜,姜舒月梳洗之后都快睡着了,对方才回来,在她身边躺下,把床板压出一个凹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天,一切如常,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并不如常,四爷对她更好了。
  帝王心,海底针,未来的帝王也是一样。
  秋风乍起的时候,太后苦夏的症状完全消失,与此同时第一个被划拨到农事司的皇庄在灾年逆势迎来大丰收。
  皇上摆驾皇庄,还亲自拿了玉米,检查籽粒情况,结果比想象中还好。
  “如此矮小壮实的玉米秧倒是少见。”这回摆驾皇庄,皇上特意让四爷带上姜舒月,当面问她。
  穿越前姜舒月所在的农业院校在全国是最顶尖的,而育种专业又是顶尖中的顶尖,几乎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莅临考察。
  姜舒月作为那时候的学生代表,没少被安排去现场讲解。
  “皇上英明,这些秧苗正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马屁过后就是一连串详细的讲解。
  这种高产玉米在后世甫一亮相,也曾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只不过当时负责讲解的不是姜舒月,而是她所在学校的前任校长。
  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姜舒月虽然没有荣幸亲耳聆听前任校长的讲解,讲解词却是见过的,并且专门学习过。
  此时拿来正合用。
  四爷站在姜舒月身边,见她忽然被皇上提问,还想挺身而出来着,没想到他的小福晋丝毫不怯场,回答滴水不漏。
  甚至很有文采。
  四爷挑了挑眉,自动让出位置,让他的小福晋跟在皇上身边。
  康熙统共只见过姜舒月三回,一回是在大选当日,一回在四阿哥成亲那天,第三回便是现在。
  第一回见面,康熙也不可避免地被美貌吸引了,听主持流程的太监说她是乌拉那拉家的二姑娘,才收回目光。
  当时他想,老四眼光不错,自己给自己挑了一个天仙似的福晋。
  只不过年纪有些小,老四恐怕要自苦几年了。
  第二回见面,完全是走形式,老四带着他的小福晋过来给他请安,好像哥哥带着小妹妹。
  康熙失笑。
  小姑娘生得又美又甜,说话声音更甜,康熙又觉得自苦也值。
  到今日,与她几问几答,康熙忽然觉得太值了,老四捡到宝了。
  后宫佳丽无数,凡美貌者,大多脑袋空空。
  这姑娘则不然,属于非常难得的,智慧与美丽并存。
  等康熙听完姜舒月的讲解,以及她对这个皇庄,和之后划拨皇庄的规划、展望,还是觉得自己低估了对方。
  在种田的天赋面前,美貌已经是她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