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能当举贡士的,所写字迹必然不差,景霖能够看清。观其落笔速度,有些人已洋洋洒洒写了两三张纸,有些人才写完半张纸。
这些人基本可以淘汰了。
这题才刚出,就能写下这么多“长篇大论”,可见并未真正领悟题之深邃,而是只浮于表面。这类人如若当官,怕是处理公务为次位,给皇上拍马屁却是首位。
同样的,写太慢也不行。可以将这视为“深思熟虑”,可旁人都已经在想下一步了,这人还只停留在最初的一步,这应变速度是否太慢了些?若是朝中有紧急事件,需要立即施发号令,那么这些贡士是立即发出呢,还是先将消息握在手上进一步想三步?
朝中不缺人才,而此科举,只为挑的更好的活血,震一震这朝堂上的肮脏晦气。
自然,景霖只是根据贡士落笔速度粗略地得了结论,这并不包括写得快的人能写出好文章,写得慢的人又能将事情面面俱到。他只不过是先行筛选了一番,待审卷时能够稍微轻松一点罢了。
景霖对皇上邈去一眼。
台前与台后隔着一障帷纱,是皇上坐下不久后命人安上的。台下贡士并没有过多注意,只想到皇上与他们自然是云泥之别,用东西隔一隔再正常不过。
只有台上的人才看得到
——皇上在睡觉。
睡得还挺香。
景霖收回眼神,将视线重新移到众考生身上。
在皇上把这命题的任务交给他时,他就知道这审卷的步骤也是他负责了。就凭皇上这恨不得只想吃喝玩乐的心思,他也想不到若是把这卷子交给皇上,皇上又会说出什么贻笑大方的话来。
要是这把这群大才交给皇上这个蠢材……景霖叹了口气。还不如自己多忙会一刻呢。
不过,景霖又想道。这审卷的任务,全交给他一人,那自己实在是吃亏。
该叫上御史大夫和太尉一起来。
也好让其余二公明白明白,这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淮摊上这么个皇帝还能昌盛至今,少不了其座下三公一条心。如今景霖对狗屁皇上不报任何指望,也是该让其余二公转移战线,将人拉到自己身边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既然他是这关键的一人,起码也要保全自身。
·
“景爱卿,这四百五十位贡士,你可看出眉目?”皇上坐在龙轿上,慵慵懒懒地问道。
皇上才睡醒,恰好快到了收卷时刻。他睡眼朦胧地摆摆手,命太监们把答卷收上来,再背了几段赞扬贡生的话,就一刻也待不下去,连忙乘上龙轿走了。
景霖跟在身后,微弯着腰,轻咳两声才答道:“只能看出一些,有几位的文章出水芙蓉,耳目一新;又有些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个答卷不同,臣之拙见,不敢与皇上苟同。”
皇上摆摆手:“无事,爱卿的心思就是朕的心思,你是朕的肱股之臣,跟在朕身边这么久了,总有些想法与朕相同。”
景霖对那太监扫去一眼。
太监走上几步,对皇上说道:“皇上,那这些答卷,咱家命人先放到皇上宫里去?”
皇上眉间蹙成了一个“川”字,他正准备去后宫歇息的呢。
“既然景爱卿有眉目,与楚爱卿又是朕的左膀右臂,那答卷就放爱卿那里吧。等你们几人整理好后报上来即可。”
太监摆摆手,已经叫人把答卷送过去了。
景霖停下身,答道:“那臣即刻传信于楚大夫和武太尉,请他们来替皇上分忧。”
皇上答道:“武爱卿不是还在府中养伤?让他静养吧。”
武樊在府里待的也够久了,再不出来,人就要馊了。
景霖回道:“武太尉有鞠躬报国之心,容臣直言,皇上莫辜负。”
皇上不耐烦道:“罢了罢了,一切皆听景爱卿的吧。”
景霖一叩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
楚嘉禾和武太尉齐聚宫中时,楚大夫失笑。
“难得有个时间多睡一会,景大人是一刻也见不得我们放松啊。”
景霖嗔道:“楚大人还有个觉睡,景某才是一刻也落不消停。”
武太尉扭扭自己的肩膀,多日未出府,骤见景霖,敏锐地察觉出不对劲来:“你气色看上去好了不少啊。”
景霖客气道:“何以见得?”
武樊便指着景霖的脖子:“以前你这都是白得吓人,如今倒是红润了些。哦,还有脸上,看着也正常了点。”
景霖:……
不会说话就别说,怎么一开口就说这些呢。
景霖将手掩饰般地附在吻痕上,道:“武大人真是慧眼如炬。”
两人还在寒暄时,楚嘉禾已经拿起了一张答卷。
“何为山水柳花村?如此题目,不像是皇上出的。”楚嘉禾打趣道,“越看越觉得是景大人出的了。”
景霖嘴角牵起一笑:“皇上日夜操劳,这种小事自然是我替皇上分忧。”
楚嘉禾和武樊闻言,都愣了。
科举试题不宜泄出,是以殿试出来前,旁人皆不知皇上已经将此等重事交由丞相,其中就包括楚嘉禾和武樊。
他们俩都是皇上身边亲近之人,知道皇上是个什么德行,只是从未多言。
只是没想到,这等举国大事,皇上也不想管么?
“我只猜出皇上会让你审卷,可未曾想到连出卷都交给你了。”楚嘉禾蹙着眉头,“皇上这回真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