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对云若安来说,这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几乎天天能看到颜子玉便干劲十足,再辛苦看着这张盛世美颜也顿时感觉值得。
  这段时间伙食也好了许多,颜子玉特地吩咐后勤给他天天加肉,他的伙食可以说跟颜子玉差不多有时甚至比颜子玉的还要好,颜子玉知道云若安还在长身体需要多吃肉。
  云若安对目前的生活还算满足。
  他向颜子玉告退,回到自己帐里痛痛快快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了七八个时辰,第二天醒来已经日上三竿了,没有人来打扰他睡觉。
  醒来随便吃了点东西,得知颜子玉已经去了军器监,然后他也匆匆忙忙骑着马车过去。
  这马车是颜子玉找人做的,因为他不会骑马,这段时间一直忙没有时间学,每天还要在军营和军器监之间来回,总让别人带不方便,所以颜子玉干脆给他做了马车,独属于他的马车,整个军营就他一个人有马车。军营里各个将士都非常羡慕。
  云若安则心里得意洋洋,这可是颜子玉送给他的第一份礼物。
  赶到军机监时,颜子玉正在军器监,大监少监及工匠总领赵前在商讨制造弓弩、攻城车、云梯之事。
  工匠铁匠乃是颜国有名工匠大师,此前一直在皇城工部,后被派遣跟随颜子玉负责制造兵器。
  无论在哪一个朝代,向来兵器都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民间是不允许私自制造,哪怕是军队所用的兵器都是由朝廷就近造好然后跟随粮草送到战场上。
  而颜子玉所带领的军队不一样,颜子玉乃当今皇帝唯一的亲弟弟,当初先皇驾崩,外忧内乱,皇帝继承皇位时因年纪尚小曾受到朝中大臣到阻挠,后幸得开国将军应凯帮忙才顺利登位。
  新登帝登位,加上年纪尚小,朝中大臣纷纷拉邦结派,分割势力,一时间整个朝庭乌烟瘴气,外有东西两位将军反叛,蛮夷入侵,国家都将不存,朝中的大臣居然还只顾着自身利益。
  皇帝分身乏术,当时尚年幼才十岁的颜子玉临危请命奔赴战场,击退外敌。
  皇帝自是不愿让才十岁的幼弟到战场,但奈何却找不到可靠之人,只得让颜子玉临阵上战场。
  颜子玉亦不负所托,从小便爱习武的他,年纪虽小,却武功高强,经过战场磨练厮杀,杀出战神之名。
  皇帝对这个弟弟极为愧疚心疼,念北伐之路途遥远,特派出一个军器监跟随颜子玉,为军队就近制作兵器。
  足以可见皇帝对这个弟弟非常信任。
  工匠赵前世代祖传工艺,对工艺十分热爱,自上次颜子玉给出制作高炉这种从未见过的方法是狂热不已,十分兴奋,熬夜研究,这才在半个月就制作出高炉,当然云若安画出的方法已经非常详细,只有某些细节还需实际操作试验过才能得出最终合适的准确数据。
  这种效率依然让云若安也感叹,虽然这个时代技术落后,但人才辈出。
  此次工匠又收到颜子玉给出的弓弩,攻城车,云梯的制作方法又是惊艳,拿着画恨不得立马动手去做,但真正动手前还是需要很东西需要多准备的,单工匠就人手不够,虽然已经去招募,一时之间很难凑齐,还要准备许多材料,每一步都需要详细的计划。
  工匠也并不知道方法是云若安给的,颜子玉已然认识到云若安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把他保护起来,除了他和几位将军、校尉,其他人无人知晓。
  而且这些制作兵器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只交给工匠赵钱一人作为总负责,其余工匠只负责部分,这样能有效阻止方法泄露。
  工匠看云若安来了后连忙向他兴奋地说起弓弩之事,制作高炉之事云若安就一直参与其中,还给出了不少意见,给他解了很多疑惑,工匠对他也是心服口服,还有大监少监,初见云若安还以为只是个少年没什么能耐,但在制作高炉钢铁之时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这个少年解决,半个月下来,有目共睹,再无人敢异议,看见云若安来了纷纷行礼。
  云若安笑笑回礼,然后与众人一起探讨,虽然图画出来了,可制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不少困难,毕竟这里是现实,不是游戏。
  第16章 发现麦种
  午膳是在军器监吃的,军器监的饭食跟军营里的一样,颜子玉则同大家一起进食,饭菜都一样,堂堂大将军没有丝毫架子,不搞特殊,难怪颜子玉在军中有如此威望,难吃的饭菜连云若安到现在都觉得难以下咽,颜子玉却习以为常。
  午膳过后军器监有人来报第一把钢刀已做好,众人立即前去试验,几位将军也闻讯赶来观看。
  工匠们把造好的钢刀搬到外面的空地上,空地上竖着一根厚厚的木头桩,旁边放着一块大石头。
  颜子玉拿起造好的钢刀轻轻挥动,厚厚的木头桩瞬间被削断,再把刀挥向旁边的石头上,石头被砍出一个大豁口,反观刀刃不留一丝痕迹。
  所有人呼吸都沉重起来,双眼发光。
  要是每个人都有一把这样的刀,还怕什么蛮夷,来一个砍一个,来一双砍一双。
  由于第一批数量不多,几个将军都争了起来,都要为自己手下兄弟先争取到如此威力的刀,争得面红耳赤,到后面甚至比划起来。
  云若安在一旁看得无语,他偷偷摸过去问颜子玉:“大将军不要一把?”
  颜子玉摇头道:“我向来不惯用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