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树林间传来阵阵蝉鸣,村里的调皮的小汉子们这几日真真是闲不住,爬上爬下,捡上一麻袋的蝉蜕,带去镇上医馆,能卖不少的银钱。
顾尧和戚莳忙着地里和家里的活儿,倒是没和他们去争,其实光靠卖蔬菜和蛋也能维持家中生计,过的比村里大多数人家都要幸福了。
戚莳拍了拍躺在摇椅上吃糕点时落在衣服上的糕点渣,冲顾尧道:“你去圈里把鹅捉出来,宰了去。”
顾尧闻言笑道:“还怕呢?”
戚莳昨儿去圈里拾蛋,圈里的两只公鹅不知道发什么疯,冲着他便叨了过来,可把他给吓坏了,也难怪一听要吃肉,戚莳便想到了圈里的那两只惹人嫌的公鹅。
戚莳嗔了他一眼,“快去,我去烧热水烫毛。”
夏时做饭真是一件十分考验人的事儿,土灶里的火苗炙烤着脸庞,没一会儿便出了一身的汗,戚莳把火点好,把厨房的窗户开到最大,让外面的风吹进来些,才好受了点儿。
鹅毛比鸡毛难收拾的多,等夫夫二人把鹅收拾好,已过了大半个时辰,炖鹅肉又得一个多时辰。
戚莳在灶里添上几根粗壮些的木柴,经烧,把锅盖一盖,便出厨房透气去了。
“我去田婶子家买些豆腐。”戚莳从床褥下拿了十文钱出来,冲剁完鹅肉又躺回摇椅上的顾尧说道。
天热儿,能吃的东西多了,田婶子家的豆腐不如冬时好卖,她怕做多了放坏掉,每日便只做一板豆腐,卖完就没有了。
戚莳到的时候,板子上没剩多少了,田婶子见他来,笑道:“莳哥儿来得巧,再晚些就没了。”
戚莳轻轻笑了笑,他在不熟的人面前还是有些腼腆害羞,从钱袋里数了六个铜板出来,轻声道:“田婶儿,两块豆腐。”
田婶子没接铜板,给切了两块儿足足的豆腐递给他,悄声道:“莳哥儿,婶子这儿刚巧有件事儿想麻烦你一下,你大力哥,前儿从镇上回家来了,他之前不是在咱镇上一小酒楼当账房嘛,那酒楼东家去别处开店了,镇上的酒楼不就给关了。”
戚莳手里还捏着那六个铜板,见田婶子不收,又说这一出儿,不会是想让他帮大力哥找活儿干罢,这他哪有那本事儿,刚想说些什么,便被田婶子打断了。
“我听说,顾小子救的贵人是黑酱油坊的东家?你看能不能帮着问问,看能不能给你大力哥找个活儿在里面。”田婶子说着,眼神饱含期待的望着戚莳。
戚莳愣了下,道:“田婶儿,黑公子已送了谢礼来,恩情两清了,怕是不行。”
田婶子闻言连忙道:“前段日子他不还去你家去了吗?!那大马车,我瞧的真真儿的。”
戚莳不知该说什么好,把手中铜板放到桌子上,道:“我回去问一下我相公。”说完便匆匆离开了田家。
田婶子在他身后垮下了脸,说一嘴的事儿,乡里乡亲的,这点儿忙都不肯帮?!
戚莳也没想到,买块儿豆腐还买出事儿来了,回去和顾尧一说,顾尧也是颇觉无奈:“倒也不是不能说一声儿,但开了这个口儿,以后村里其他人来求差事儿,咱们是给不给办呢?”
戚莳轻轻皱着眉头,叹了口气道:“说的是啊。”
顾尧抚了抚他紧皱的眉头,笑道:“没事儿,晚点儿我去趟田婶子家,别皱眉头了,眉间纹都给你皱出来了。”
戚莳失笑,也不再操心了,把豆腐拿去厨房,切块儿,放进了锅里。
第87章 铁锅炖大鹅
鹅肉的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引的几只狗子围在灶台旁边急的转圈圈,戚莳轻轻踢了踢脚边的大花,被闹的不行,舀了碗汤出来,给它们泡了一大盆肉汤糙面馒头,这才抽身出来。
鹅肉快熟的时候,戚莳往锅边贴了几张玉米面饼子,就着鹅肉吃,味道好极了。
鹅熟,饼子也熟了,戚莳把鹅肉舀到盆里,喊外面歇息的顾尧过来端菜,他把饼子从锅边揭下来,放进竹箩里,拿到外面石桌上。
玉米面饼子带着些许玉米的清甜味道,靠近锅边的那一侧烤的焦黄酥脆,大鹅炖够了时辰,轻轻一抿,骨肉分离,一口下去,全是鹅肉的香味。
玉米面饼子蘸上肉汤,配着鹅肉,香迷糊了要。
“这鹅肝还挺有嚼头。”顾尧夹了半块儿鹅肝尝了口道。
戚莳笑道:“剩下的一半儿你也吃了罢。”他不怎么爱吃肝脏,总觉得有一股很奇特的味道,腥腥的。
顾尧自是听自家小夫郎的话,戚莳夹了鹅头来啃,一时间,院子里只剩下夫夫二人吃饭的声音。
几只狗子围在石桌旁,张嘴等着他俩扔下来的肉骨头,咬的咯嘣响。
美食驱散了田婶子带给戚莳的困扰,等吃过饭,戚莳坐在石凳上消了会儿食,问道:“你打算怎么回田婶子。”
“自是直接拒了,我又不是她家亲戚,还能啥都尽心给她办啊?办了的话,后面若是和其他村民扯皮,她定也不会管我死活。”顾尧喝了口凉水,道。
“那以后便不好去她家买豆腐了。”戚莳无奈道。
“不去就不去,不就是做豆腐嘛,我也会。”顾尧轻描淡写道,“以后想吃就咱们自已做。”
“你会?!”戚莳讶然道。
顾尧见状笑道:“不然你以为咱家的小石磨是干嘛的,仅仅是磨玉米面之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