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白玥挠挠头,道:“那你要不找个明白人,问一问?”
  闻言,闻逆川怔了怔。
  若是以前有不懂的问题,他都是问母亲,现在母亲不在了……他一眼落在了桌上的苗健典籍上。
  “确有一人可以问……”闻逆川翻了翻手边的典籍,越翻紧促的眉头逐渐舒展。
  忽然抬眼望向白玥,他说:“白玥,你能不能帮我去打听一个人,我想他应该也在京中。”
  “谁?”白玥问。
  闻逆川举起手中的书冲她扬了扬,道:“我母亲的师傅,戚云贺。”
  戚云贺是京中最有名的巫师,也同为苗疆人,写过许多巫蛊的典籍,如今闻逆川手上的书,有好几本都是出自戚云贺之手。
  闻逆川母亲在世时,经常听她提起,毕竟长居京城的苗疆人不多,互相认识也不足为奇,可闻逆川却从未见过真人。
  白玥一听着名字,神色一滞,随后语气也变得古怪:“可是,戚云贺不是……臭名昭著么?”
  此话不假,戚云贺虽然在巫蛊领域很出名,但他常年不在苗疆而是还定居京城,他还将传统苗疆法术同其他法术交汇融合,这一系列行为,在苗疆人的眼里,无疑是挑战正统,甚至让许多苗疆人不愿认他为巫师。
  闻逆川却不以为然。
  “他的技艺在我之上,如今我处处阻滞,还是应该找高人指点一二。”闻逆川说这话时,少有地收起平日的锋芒,变得十分谦逊。
  当下在王府,占卜不顺,养蛊也养不成,不如去找找戚云贺,说不定就有转机。
  白玥点点头。
  两日后。
  出乎闻逆川的意料,白玥找起戚云贺来竟没多费劲,许是同为苗疆人的缘故,只是在熟人间稍加打听,就寻到了。
  那日,白玥带回两个消息。
  其一,戚云贺定居在京城郊外的玉山中;
  至于其二,那便是谈煊和余颜都会在三天后进宫。
  闻逆川认真地听完后,一拍大腿,兴奋地站了起来:“那我们就三日后启程,去玉山找戚云贺。”
  他倒要亲自问问戚云贺大师,谈煊这命格,是怎么回事。
  第8章 白发
  三日后。
  圣上召见谈煊的地方不在朝堂,而是在养心殿。
  赵勇一路护送谈煊入宫,顺着宫门穿过一道又一道关卡。
  眼看快到养心殿,却被候在内门外的房公公拦下了:“赵将军,请留步吧,圣上今儿只见平南王。”
  说完,他转身对谈煊颔首行礼:“谈将军,请随杂家来。”
  谈煊眼神示意赵勇后,跟着房公公进入了那道宫门。
  从内门到养心殿还要穿过一条狭窄的长廊,两面是赤红色的红墙,来往的宫人都低着头疾步走过,可经过谈煊身旁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悄悄瞄一眼。
  也是,这宫中,好久未见如此华美的面孔了。
  光是他这张脸,就足够让人目光驻足的,而旁人不知的是,他还是大名鼎鼎的“平南王”。
  自一年多以前谈煊奉命出征后,势如破竹,捷报不断,这宫里宫外,乃至整个京城,都是“平南王”的传说。
  甚至还有人编成绘本和戏剧,在京中搭戏台子唱了起来,演绎平南王如何退蛮夷的场面。
  只是谈煊本人对此却全然不知。
  谈煊一路走着,忽而闻见前头房公公悠长沙哑的嗓音:“谈将军大胜蛮夷,保我大盛疆土,此乃我朝荣光,谈将军这是立着大功了。”
  “公公过誉,保卫国土,此乃我本职。”谈煊说道。
  “说来杂家也有许多年未见您了,还记得那时候杂家刚入宫未久,便到安慈宫做事,您还是我早年伺候过的主子,这一晃又过去许多年了……”房公公悠然停顿了一下,“诶,杂家不该乱说这些,您莫要怪杂家提旧事。”
  谈煊垂眼望着他佝偻的背影,淡笑了一声:“公公自谦了,年幼时我随太后膝下长大,房公公对我多有照顾。”
  闻言,房公公幽幽地笑了,身子一倾,意味不明地瞥了谈煊一眼,道:“谈将军果然重情重义,诶,到了。”
  就在这时,养心殿门口的两位太监也迎了上来,一个年长一些的带着一个小太监。
  那年长的太监是在御前伺候的刘公公,他一见谈煊,便走过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又瞥一眼站在谈煊身旁的房公公,道:“谈将军,请随我来吧,圣上在里头候着您呢。”
  于是,便随刘公公走过去,跨进了养心殿。
  此时,少年皇帝正在查阅奏折,听闻动静,他猛地站起来,一脸惊喜地望着来人:“堂兄!”
  说着,他疾步上前迎过去,不拘礼数,直接握住了谈煊的双手,道:“堂兄,终于见到你了。”
  刘公公适时退下,随后关上了养心殿的门。
  谈煊可不会坏了礼数,见了圣上立马单膝下跪行礼:“圣上万福。”
  那少年皇帝见他如此,微微一怔,眉梢一挑,不过很快又笑脸盖过,把人拽起来,又亲昵地喊他一声:“堂兄何必与我这般客气!快快请起。”
  谈煊应声起来。
  “赐座,赐座。”
  一声令下,立马有人搬来专门椅子,供谈煊入座。
  坐下后,谈煊才终于得以看到皇帝的脸。
  少年皇帝名为谈潇,算上来属谈煊的堂弟,两人长相上也有几分相似,只不过谈煊更好看些,眉宇间也多藏几分成熟稳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