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说道“侧妃”二字的时候,她还故意咬字重了几分。
当时,圣上指婚闻家女儿出嫁平南王府的时候,以为指的长女闻沫雨,如此一来,便是名正言顺的“正妃”。
可兜兜转转,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妾室所出的小女儿,考虑其身份差异,最后只是给了一个侧室的名分。
“可是煊儿,闻家女儿到底是侧室,你身为平南王,还未迎娶正妻,就算天下百姓不笑话,哀家也看不下去了。”太后继续说道。
太后的话一说完,余颜眼角的得意再也压不住了,她的姑母终于再次替她向谈煊提起此事了。
为此,她坚持不懈地在太后面前晃,都坚持快一年多了。
不仅如此,还定时定点去给太后请安,陪太后去寺庙祈福,连说话的小心翼翼的,为的就是让太后能给她好好做这个媒。
因为她太喜欢谈煊了,从小就喜欢,这个少年对她有致命的吸引力,以至于她围在太后身边伺候的每日,都在幻想身穿红嫁衣,谈煊把她接回平南王府的场景。
可这些话在谈煊听来,只会徒增烦恼。
谈煊垂下眼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太后的用意他自然明白,如若说之前推辞是因为害怕麻烦,而如今,却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闻逆川。
他既然带着闻逆川去到生母的牌位前祭拜,那便绝不会再迎娶别人。
只见谈煊缓缓放下茶杯,起身对着太后拱了拱手,说道:“煊儿先谢过娘娘……不过,近日南面骚动再起,恐怕当下仍不适合考虑此事。”
一听闻边境情况,太后脸上本就不多的笑意尽数收回,注意力也一下被吸引过去了,问道:“南面又出什么事了?”
“前几日,南面来了一个信使,说是几个部落联合派来的,想必借此试探我朝的动向。”谈煊说了一些,又隐瞒了一些,他的目光一动不动地看向太后,像是在确认什么。
只见太后镇定自若,表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很轻地动了动眼皮,说道:“那当下那信使如何了?”
“臣将他留下了。”谈煊说着,眼神依旧没有从太后身上移开。
“哦……”太后应了一下,又问,“皇帝知道了吗?“
“那信使虽然联系的是臣,可此时关乎边境安全,想必还需要报予圣上才妥当,”谈煊回答着,又不了一句,“按流程,臣定会如实上报。”
这话说得很妙,又没说报了,更没说不报。
太后自然是听懂了,谈煊的意思是这件事,他先告诉了太后,太后比小皇帝先一步知道。
让她明白,在这两方较量中,谈煊稍稍倾向了自己。
果不其然,太后忽然一笑,这次眼睛也跟着弯了起来,说道:“煊儿做事,哀家自然放心,你说得没错,此事要告知圣上才对……”
“平南之战只过了一年,那边就又开始跃跃欲试了,看来煊儿说得没错,婚事尚可延一延。”太后又说。
听到这句话的谈煊连忙行礼谢恩:“谢娘娘。”
说到底,太后关心谈煊的做媒也好、塞人也罢,不过是想要让谈煊一个态度,或者说,是想把谈煊拉到自己这边来。
谈煊就吃准了她这一点,不动声色地向他透露了信使的事,此举无疑是给太后一颗定心丸,让她明白局势尚未明朗时,谈煊也绝不会轻易与太后对立。
两个聪明人有来有回地过招,谈煊暗示了,太后也理解了,所谓做媒什么的,一句话可以成,同样,一句话也可以作罢。
只有坐在太后身旁的余颜傻傻看不清局势,只见她最可靠的姑母,和她最喜欢的男人拉回拉扯几下,这话题就被揭过去了。
余颜瞬间拉下了脸,眼看已经把那少年郎堵得无话可说了,就差逼他答应了,可怎么姑母话锋一转,又先放过他了呢。
急得她之后多次把话题又绕回来,可无论是太后,还是谈煊,都不接她的招,丝毫没有要谈什么婚约的事。
谈煊走后,余颜仍闷闷不乐地在太后身旁吃着糕点。
眼看已经第三盘了,太后很轻地叹了一口气,打趣道:“看来要嘉奖今天的御膳房,糕点做得格外好吃,我们颜儿都吃那么多了。”
“姑母!”被冷落了许久的余颜终于找到机会同太后说话了,眼圈一下就红了。
“我们颜儿怎么了?”太后蹙了蹙眉,她知道,可她不说,明知故问。
“姑母明知道颜儿心悦表哥已久,姑母先前又答应过颜儿替颜儿做媒的,可今天说着又没下文了。”余颜说道。
谈煊不在,只剩下余颜和太后两人,她说话自然直白了许多。
太后无奈地笑了笑,说道:“颜儿,难道哀家方才没有说吗?”
闻言,余颜彻底没话了。
可余颜还是不死心,红着眼问道:“可表哥每次都推辞,颜儿等他回来,又等他在京中安定,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姑母也不想看着颜儿一直等吧……”
“颜儿,”太后语气略重地喊了她一声,而后又放缓了一些,说道,“再等等。”
平南王府。
找不到戚云贺的这几日,闻逆川都像丢了魂似的,倒不是说他有多怀念这个只见过几面的所谓朋友,他更担心的是他自己,作为一个重生回来的人,身边事态的发展,似乎越发变得离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