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张借据在他爹那里只会是负担和愧疚,但在他大哥这里,就是刺激他大哥好好养伤的利器。
  末了,不顾家里人惊诧慌乱的神色,他特意将借据从柜子缝隙塞进去,贴心道:“大哥,我给你放柜子了,伤好了记得看啊!”
  然后,拉着二哥要去镇上,还要坐里正家的牛车去,美曰其名:置办成亲的东西。
  白氏要一起,没想到儿子拒绝,为难地看向丈夫,徐有林摇了摇头。
  等两儿子出门,徐有林让大儿子休息,给妻子使了个眼色出门,在灶房低声说了小儿子在魏家的所作所为。
  白氏抹着眼泪:“都说阿钰聪慧,从他闹着要入赘,我就知道他想减轻家里负担。”
  哭着哭着眯眼咬牙,狠狠道:“当家的,这次爹娘来闹要银钱,我不会给,那是阿钰豁出脸和前程换来给大郎养身体的。”
  徐有林皱着眉头:“我去给大哥说说,阿宝也要读书,他不想要阿宝的名声就让爹娘来闹。”
  徐钰还不知晓他爹娘的打算,皱眉看着挡在牛车前飞扬跋扈的少年,感觉手有些痒。
  徐宝双手叉腰,仰头说道:“徐钰,你有钱娶那小哑巴吗,你大哥都要死了你还要娶小哑巴,是不是看上魏家的钱了?”
  艹你大爷!
  徐钰敢打包票,同样的话他爷奶大伯一家肯定没少说。
  他还没动,徐二郎已经跳下牛车冲过去:“敢咒我大哥,我打死你,你还念书,书念到狗肚子去了。”
  徐二郎冲上去揍徐宝,徐宝也不是吃素的,只是,徐二郎到底干农活多力气较大,徐宝明显处于下风。
  徐钰跳下车嘴上喊着“二哥别打了”,手上却是没停,专挑不要命但疼死人的地方打掐,等赶牛车的范俊来拉架,徐宝基本处于单方面挨揍状态。
  “徐宝,再挑事我就告诉我爷爷,让他去找你爹说道说道,同在一个村还是亲亲堂兄弟,大郎受伤你不去看还说这些晦气话,书院夫子都是这样教你的。”
  “二郎你也是,一言不合就打架,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就去地里撒种。”
  见范俊生气,徐钰道:“俊哥别生气,我们这就走,快去快回,不耽搁你去地里。”
  徐钰明白,范俊能套牛车接送他跟二哥,六文钱的车费是一回事儿,主要是不耽搁下午去地里干活。
  现在刚好中午,速度快午后能回来,刚好赶上去地里。
  徐二郎抱起弟弟,闷头向牛车走去,路过徐宝时还故意将人撞了一下。
  碍于范俊,徐宝咬着牙没说话,只是看脸色就知道在憋气。
  去镇上,徐钰主要是买粮食,家里没多的米,天天稀饭包谷面馒头,现在又春种农忙,吃不饱硬抗身体迟早出事儿。
  可能因为原身立的聪慧人设太稳,又或是秀才公大名已经深入人心,不说二哥,就连赶牛车的范俊对他买一百斤糙米五十斤小麦的决定都没诧异,因此,徐钰的大采购极为顺利。
  不仅买了粮食,还买了红枣红糖鸡蛋,最后,买了两匹布,在小摊上买了一对不知什么木材的手串,还有一个雄鹰大风筝。
  徐二郎见弟弟没买成亲要陪嫁的箱子木盆等东西,连忙提醒。
  徐钰摇摇头,他根本就没打算在镇上买这些,去村里的木匠家订做便宜还省事,至于明天入赘成亲没陪嫁不好看被人说闲话之类的,他根本就没考虑。
  现在徐家情形,村里人谁不知道,少说几句闲话又不能改变他家穷的事实。
  反正他入赘在外人眼里就是为了钱,又何必充面子!
  想了想,徐钰又买了两斤瓜子和花生,这里的糖好贵,看着小小的褐色油纸包着的糖块,他忍着肉痛买了一斤。
  早晨爷奶带人牙子来闹,好些邻居帮忙说话,还有叔伯们出手拦人壮势,怎么说都得感谢一回。
  徐有林、白氏也在商量谢礼的事情,白氏道:“要不蒸发糕,多掺两碗白面,良子给大郎的红糖还多,家家都有孩子,发糕给娃儿甜甜嘴。”
  “来得急吗?”
  “来得急,夜里我起早点蒸,再给三儿蒸个寿糕,明日送去图个吉利。”
  徐钰满载而归,还没进院门就被他娘一通念叨,不过他娘训的是他二哥。
  白氏看着一车东西没几件成亲用的,却有三个粮袋,又是心疼又是愧疚,不忍心责怪小儿子只能说老二,“交代的都没买,阿钰没记住,你这做哥哥的也不尽心······”
  赶车的范俊得了六文车费,还被塞了一大把瓜子花生连带糖块,帮着解释:“婶子宽心,阿钰是个有成算的,这些都是他做主,你看哪有乱花钱哦。”
  徐钰连连点头,道:“还是俊哥明理。”
  至于谁不明理,不言而喻。
  见他娘作势要打人,撒腿跑向厨房。
  白氏将范俊送出门,回来就见小儿子用筷子戳盆里的面糊。
  “娘,今儿好些叔伯来家帮忙,我买了瓜子花生还有糖,给我爹当谢礼用。”
  白氏坐在木墩上给灶膛添柴,道:“行,你温叔喜欢书,咱家买不起,你爹去范叔家买了一支笔,还有两坛酒,算是你给你魏叔温叔的孝敬,简薄可也是咱家心意,你记住你魏叔温叔的恩情,以后有出息也要好好待三儿。”
  “娘,我知道。”徐钰闷闷道。
  原主聪慧绝对有遗传,短短两天的相处,他就发现徐家父母三观正,虽没多少见识,但不是不讲理的人,原主长歪绝对是太聪明早早看透社会的本质并且认为金钱至上,养成个心比天高自私自利的性子,聪明没用对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