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啊——”
院子里传来一声悲怆的哭喊,门砰一声被人撞开了来。益阳公主扑到了孟舒安的榻前,孟国公与孟文英紧随其后,几人俱是泣不成声。
宋朝月被挤到了旁侧,一直守在旁边的广德暗中递来封好的书信,宋朝月知道,那是孟舒安死前予她的自由。
-
“小姐,喝口姜茶吧,天冷,守在这堂前莫要着凉了。”
阿罗见宋朝月又盯着孟舒安的牌位兀自出神,害怕她长久地沉溺在悲痛之中,出言转移她的注意。
宋朝月接过,缓缓将姜茶饮下。
灵堂之中不断有人来祭拜,这也是她第一次知道,原来孟家旁支竟然有如此多人。
益阳公主自昨日听到孟舒安的消息后便发了急病,躺在床上现在都还没有醒。孟国公好似一夜之间突然老了十岁,整个人再没有平日里意气风发的模样。
而今府上唯有孟祈在操持孟舒安葬礼一事,治丧一事他全权在管,这府中竟选不出一人比他更合适了。
此时孟祈正站在灵堂一角,这般大雪天气,旁人都穿着厚厚的冬袍,他却像是不知冷一般,身上依旧是一身春秋季节的黑色常服。
“大公子,太子殿下与三殿下一同前来吊唁,还请您去门口接一下。”
管家的衣帽上落着雪,在雪未化之前,他迅速禀完话后又走了出去,这两日他也属实很忙。
孟祈本倚在柱子上,听到管家所言便有了动作。他穿过连廊走到府门时,太子与三皇子的轿撵方到。
几人之间没有从前那般寒暄,只是沉默地往灵堂走。
太子走在最前面,三皇子于中间,孟祈紧随其后。
两位自宫里的来客在孟舒安灵前点了一炷香,宋朝月于旁边静站。
“姑母在何处,我想去瞧瞧她。”太子点完了香,拍了拍手中的香灰问孟祈。
“太子殿下随我来。”
两人先一步离开,灵堂内便只剩下宋朝月与褚临两人。
褚临回身,突然走到了宋朝月跟前,“节哀。”
宋朝月一直低垂着头,声音有些沙哑,“谢殿下来送舒安。”
褚临瞧见了宋朝月那双泛着红的肿眼,还有她略显苍白的嘴唇。
他缓缓抬手,轻抚上宋朝月的脸,“莫要难过,伤了身子。”
如此亲昵的举动,他这是想做什么!
宋朝月猛地往后撤了一步,双眸睁大看着褚临,抗拒之意显而易见!
“舒安灵前,还请殿下自重!”宋朝月虽是呵斥着,脊背却在发抖。
她自认与褚临从无过多交集,为何他今日会生出如此贸然之举。
而两人所发生的一切,此刻都尽数落在了才将回来的孟祈眼中。
他淡然而视,像在看一出荒唐戏。
“殿下,公主醒了,您可要去看看?”孟祈没有走进灵堂,站在风雪里唤褚临。
褚临最后看了宋朝月一眼,离开了此地。
在褚临走后,宋朝月开始不受控地喘起了粗气,一种莫名的恐惧席卷全身。
刚才孟祈站在外面,那褚临的举动他是不是都看到了!
她霍地转头看过去,灵堂门口哪里还有他的踪迹。
孟文英拖沓着脚步走了进来,正撞见宋朝月满脸惊慌失措地看着外面,问她:“你看到什么了?”
宋朝月回:“没什么。”
“可是大哥方才骂你了,我才撞见三表哥与他一道出去。”
“并未。”
孟文英也不再追问,她也不想知道更多。
她突尝失去亲人的滋味,心里难过,然宋朝月却比之更多了害怕。
在她的房间衣柜里正藏着昨日广德交予她的孟舒安亲手所写的和离书,她不知道这封和离书能否真正的让她自由。
万一,这孟家人并不想放她走呢?
忧虑与伤怀压得她直不起身,也喘不上气。
她在静静地等待,等待命运对她的随意丢向未知之处。
彼时的褚临已经到了益阳公主院中,他的指尖还残留着宋朝月脸颊上的余温。他将手指搁到鼻尖,近乎贪婪地嗅吸着那点点余香。
他不明白,自己有那么让她惧怕吗?竟躲成这副样子。
他见到了刚经丧子之痛的益阳公主,此刻的她失了平日里精致华贵的样子,头发乱糟糟的,从前乌黑发亮的头发间竟在一夜之间变白许多。
她躺着,也不说话,无论旁边两个子侄如何宽慰他,都只是呆滞地盯着帐顶。
她想尽办法留了八年的孩子,终于还是弃她而去,这样的痛苦,让一个母亲绝难接受。
“我的舒安怎么会死了呢,明明他前段时间已经好那么多了,为什么就这么没了呢,肯定是假的,你们都是骗我的……”
“姑姑,舒安这些年也很辛苦,他定然也希望您能好好的。”
……
再多的话都显得多余,两人见都劝不动,默默退下,走到了离主屋不远的廊下。
府里的人大多都在忙着操持孟舒安的葬礼,他们此时站在这儿,并不引人注目。
太子与三皇子虽为同父,怎奈何生在皇家,皇子们自也很难互相亲近。
太子尤为不喜自己这个三弟,觉得他过分亲近那群低位者,失了皇子应有的身份。
“三弟,你与姑姑感情甚笃,你说,这舒安一去,往后孟国公之位,恐怕就只能落到孟祈头上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