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几乎是在他起身的同一时间,赵舒川就醒了,先是一愣,眼睛瞬间清明。他问:“怎么醒了,想喝水吗?”
傅子淼“嗯”了一声,声音有些沙哑。
喝过酒的人常常会在半夜感到口渴,赵舒川就是防止傅子淼半夜醒来找水喝,便未雨绸缪的提前倒好放在那里。
赵舒川端起床头柜上的水杯,递到他嘴边。傅子淼抬手接过,喝了几口。喝完水后,傅子淼注意到自己此时全身上下只穿了一条内裤,不用问也能猜到衣服是谁帮他脱去的。记忆只能追溯到昨晚他找代驾开车送他回来,路过蛋糕店取走了一早就订好的蛋糕。因为昨天是时燚的生日。即便人已经走了五年了,可每年到了这一天,他还是会准备好蛋糕,独自完成庆生的仪式,即使这几年都是他一个人过的。
之后的事情都不太记得了。
沉默了片刻,傅子淼决定先一步开口:“昨晚…”
一语未尽,赵舒川便打断了他:“昨晚你吹完生日蛋糕的蜡烛后就倒下了。是我扶你回房间的,你衣服上全是烟酒味儿,太冲鼻子了,我就给你脱了。”
傅子淼抬手遮了下眼睛,似乎在为自己醉酒的行为感到后悔。
“昨晚陪两个领导吃饭,被他们灌了几杯酒。” 傅子淼浅浅一笑,“辛苦小川照顾我这个酒鬼了。”
赵舒川打趣道:“那我还真得感谢你们那两位大领导。要不是因为他们,我也没这次机会能照顾你一回。”
傅子淼露出一个十分温和的笑容。
之后傅子淼洗了个澡,洗完后两人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下。
赵舒川并未将这晚发生的事告诉傅子淼。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坚持健身锻炼。傅子淼知道赵舒川不爱喝牛奶,所以一直都用豆浆代替,粥也每天都变着花样的熬。本就处于发育抽条儿的阶段,赵舒川的个子悄无声息地的窜高了。等傅子淼反应过来的时候,少年已经长到他耳朵的高度了。
自从那天攀岩回来,赵舒川就报名购买了拳击课程,周末上午都泡在罗芮侠爸爸开的拳击馆里。傅子淼依旧坚持早上送他跟罗芮侠去学校。晚上放学,赵舒川会晚上一小时再出学校,等傅子淼来校门口接他。有时罗芮侠会留下跟他一起等,然后两个人就去篮球场打会篮球打发时间。罗芮侠不在,他就一个人打,等出完一身汗,傅子淼就来了。
赵舒川觉得太麻烦,想着还是跟以前一样和罗芮侠坐公交回去。可傅子淼态度很坚决,一定要接送他上下学。赵舒川不笨,其实他早就察觉出了异样。只是傅子淼一直没说什么,他也没多问。
这天傅子淼又来学校接他,赵舒川终究还是没忍住,问出了心里一直以来的疑问:“傅哥儿,你最近是不是惹上麻烦了?”
傅子淼在开着车,头也没转地问:“为什么这么问?“
傅子淼说:“你这么接送我,不就是不想我自己落单回去,不想我自己回去就是担心我会有危险,至于危险,能被我碰到的,也是最常见的无非几种。车祸、绑架或者被人欺负。前一种和后一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坐公交出车祸这几率确实不大,我也不是会被人站着欺负的弱鸡。换句话说,你不会因为这两种听起来就很蠢的原因而担心我的安危。
那只有第三种了——你怕我被人绑架?为财绑架不会找上我,毕竟你又不是钻石王老五,绑匪不会盯上你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为仇。综上可得,你最近是不是惹上麻烦,怕有人绑架我来报复你,所以才这么紧张我?”
赵舒川这一通分析虽然听着很粗,竟然还真被他猜中了。
傅子淼知道他头脑灵活,也不打算瞒着他。
“记得前阵子我跟你提及过的那件菱角湾的案子吗?”
赵舒川点头,“记得。”
“那个案子牵扯出很多人,其中一个罪犯在被被警方逮捕的过程中,因为持|枪反抗当场被击.毙。不过,前段时间我们从警方的线人那里收到一则消息。这名罪犯有个兄弟,他准备替自己大哥报仇从而报复警方。” 傅子淼说道,“因为这名罪犯是我亲手击|毙的,我们警方怀疑他第一个报复的目标就是我。我的信息他肯定早已摸清了,这段时间我实在放心不下让你一个人上下学,当然也担心会连累到大侠。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犯罪人员,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什么穷凶极恶的罪犯,什么复仇的……他都不怕。
听完这些,赵舒川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因为这说明,傅子淼这段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惦记自己。
*
作者有话要说: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坏人都给你迷死了。
第三十五章
赵舒川并未将傅子淼说的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相比于防范罪犯上门报复这种事情, 他更愿意把心思放在眼前这个人的身上。
傅子淼给他带来的愉悦、惊喜以及震撼远远比这件事要重要的多。
这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班主任打算在学生还未正式分去文理班之前,召开最后一次家长会。赵舒川对家长会这件事挺陌生的, 以前还是时燚的时候, 上学那会每次开家长, 即使全班只有他的家长没来,他也不会被说什么, 因为每届班主任都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他从小就被周围人贴上了‘孤儿’的标签, 面对一些刻意的善意, 即使对方是报以好心为前提, 他内心都是十分抵触和排斥的。这种感觉就好比一个残疾人, 不愿意被人当成残疾来看待一样。至少当时的自己, 和无论是身体、或者心理有缺陷的人的心态一样,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不想被划分成一类群体。在饱受来自物理或者精神方面的疼痛时, 他们或许还要再接住周围人朝他们抛去的软刀子。当你朝他们投去同情、怜悯目光的同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看他们的角度,已不再是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