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他太了解王泉这小子了,知道若是自己答应得太轻易,对方反而会有侥幸心理。不如先抻着对方,让这小子多煎熬一下再答应,这样往后他记住了教训,应该就不敢再起别的心思了。
  毕竟,王泉这种人对付起来不难,但甩掉不容易。
  谁知王泉见他迟疑,以为他是想拒绝,只能沮丧道:“你要是不答应,我就只能去找三殿下了……我看他这几日经常去找江洄,他应该也挺愿意跟我换的。”
  祁燃:……
  第三十二章
  祁燃不可能将这机会让给旁人。
  于是, 当天晚上,他就和王泉换了营房。
  江寒之得知此事后忍俊不禁,他倒是感觉到这几日王泉有点魂不守舍, 却没想到对方竟反应这么大, 直接把营房都换了。
  “他找你换,你就同意了?”江寒之坐在一旁看祁燃整理床铺。
  “为什么不同意?我想挨着你睡。”祁燃搬过来之后,和另外一个人换了位置,俩人还和从前一样,江寒之靠着墙睡,他则挨着江寒之。
  “他怎么跟你说的?”
  “说怕你半夜揍他。”祁燃抬眼看向江寒之,“你怎么吓唬他了?”
  “天地良心, 我可不爱欺负小孩。我就是把当初在巡防营里留的文书告诉他了,说他要是再惹我, 我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不错, 如今正好。”祁燃看起来很满意。
  重新分配营房这么多天,他终于可以好好睡个觉了。这天晚上, 祁燃拉着江寒之的手好久没松, 直到对方嫌他烦了,他才不大情愿地放开。
  京城的夏天来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盛夏。
  祁燃家里的老宅也修缮得差不多了,八月初祁母便带着祁燃的一双弟妹搬了过去。祁父有先见之明,先前回京时把府里的管家、以及祁夫人用惯了的仆从都带回了京城, 所以搬家以后府里很快就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了。
  祁燃搬回自己家以后,放假时便不来江府住了,要在家里陪母亲和弟妹。不过每逢假期长的时候, 江母时常请他们母子过来做客,所以两个少年分开的时候并不多。
  许是诸事顺遂, 日子过得飞快。
  这一年入冬时,祁父便朝宫里递了告病的折子。
  皇帝十分痛快地将人召回了京城养病,并选派了新的镇北军主帅。上一世江寒之不甚关心,并不知道祁父回京后具体如何,这一世却因着祁燃的缘故,目睹了祁父告病的整个过程。
  事情比他想象中更为顺利,皇帝颇为慷慨,赏赐了祁父不少东西,还封了个镇远侯。虽说至此祁父手里便没了兵权,但一个侯爵在身,可保他这辈子安享富贵。
  “我从前还挺替祁叔叔委屈的,但现在觉得,这样也挺好。”临近年关,两家人凑到了一起庆祝,这晚江寒之留下祁燃睡在了自己屋里。
  两个少年窝在软塌上说话,祁燃则耐心地帮江寒之剥松子。
  “我娘最高兴了,她之前就怕我爹要上战场。”
  “你怕吗?”江寒之问他。
  “也怕过……”祁燃不知想到了什么,眼底闪过一丝黯然。
  “将来等咱们离开武训营,说不定正赶上北境开战,你想去吗?”
  “不想。”祁燃回答得很果断。
  “为什么?”
  “我不想去,也不希望你去。”祁燃说着看向江寒之,目光中带着让人看不太懂的意味。
  江寒之失笑,“总得有个理由吧?”
  “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祁燃说着把手里的松子放下,起身道:“我困了,去洗漱。”
  江寒之有些懵,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祁燃情绪不大好。可他方才也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啊?
  奇怪了。
  这晚,祁燃回来后便睡了。
  江寒之本想问问他,见他不想说,也没勉强。
  次日,祁燃便回了自己家。
  等他们再见面时,已经到了初六。
  这日祁父祁母张罗了家宴,邀请江寒之一家人去做客。以往每次都是他们去江府,此番也算是礼尚往来。
  席间,两家人聊得十分热络,后来话题转了一圈,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江溯身上。
  “溯儿难得今日不用当值,多喝几杯。”祁父张罗他喝酒。
  江溯并不推脱,老老实实端起酒杯敬了祁父一杯。
  “溯儿快及冠了吧?”祁父问。
  “是,今年正好及冠。”江父道。
  “亲事该定了,不能再拖了,我和他这么大的时候,祁燃都快出生了。”祁父笑道。
  “有媒人牵线了,过了年正说两家人相看相看呢。”江母说。
  江寒之一怔,他整日不在家,倒是第一次听说此事。
  “哪家的姑娘?”祁母问。
  “杜尚书家的千金,说是今年十七了,比溯儿小了三岁。”
  江寒之听到杜家千金,松了口气。这一世,兄长的婚事似乎提前了些,好在人选还是杜姑娘,这说明俩人还有机会。
  “杜尚书家的千金,那不错啊。杜家是书香门第,那孩子想来定是个知书达礼的。”祁父道。
  “是啊,溯儿去岁立了功升了中郎将。如此年轻有为,与尚书家的千金也算是门当户对了。”祁母说。
  杜尚书是文官世家,他们家则是武将出身,若是放在前朝,文官武将大都互相看不上,结亲只怕很难。不过放在本朝,却很寻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