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就像是现在——
中午了,琳娜和其他几个熟练工人把黑泥,水,和沙子均匀地混在一起——这是不容易的,因为一会儿不动它们就会凝固了,所以一直要有人看着才行。
午饭的时候有人来轮班,琳娜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了。一上午下来,每个人都大汗淋漓,衣服也湿透了,黏搭搭的很不舒服,于是便生了篝火,围坐成一圈轮流烘干衣服,火堆上面放着贝壳,鱼虾,螃蟹还有收拾好的魔兽的肉,最后撒上一把白土镇自家产的粗盐——
琳娜把烤鱼的刺挑出来,然后咬了一大口:“唔——!”
“——好吃啊!!!”
明明是最简单的烹饪手法,但就是特别香!让人特别有食欲!
约翰正在一旁敲贝壳,和粗糙的巴巴里安“厨师”不同,他会把贝壳砸开,把盐,和他自己带来的香料撒在上面,然后才开始烤。这法子真好,没过多久就能闻到鲜香味道了。
然后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他和琳娜分食了一只超级大的扇贝!
一顿饭吃完之后,两人都瘫在地上不想动弹,可就在此时,他们听到了瑞尔镇的居民们轻轻哼起歌了,这歌还非常耳熟……
约翰听了一会儿,惊讶的说:“这,这不是电影《茫茫星》的主题曲吗!”
第73章 终于是劳动人民啦
电影《茫茫星》的主题曲旋律很简单,歌词也都是大白话,大概就是用平和的语言来述说男主角在茫茫星这颗陌生的星球上乐观生活的经历,虽然用词朴素,但就是会有种代入感。
听在巴巴里安的土著居民们耳朵里,那就更加有种激情澎湃的感觉——毕竟普通观众看《茫茫星》也就图一乐,巴巴里安观众看《茫茫星》那就等于看自己的人生啊!
虽然《茫茫星》的主角是个“天外来客”,但得益于电影的时长和创作团队的强大实力,里面每一个出场角色都被塑造得相当生动形象,他们都是普通的土著居民,所以巴巴里安的居民也就毫无违和地把电影里的角色往自己身上套。
在《茫茫星》里,有很会制作香料,做出的食物总是格外好吃的胖熊大厨,白木镇的酒馆“主厨”先生骄傲地说:“那不就是我吗?”
有善于制作陷阱,依靠头脑狩猎的蛇族人,白土镇正好也有一窝蛇族兽人会利用带荆棘的植物制作土陷阱。
还有个很骄傲的石匠……是的,《茫茫星》的文明水平虽然低,但也已经进入石器时代了!那位骄傲的石匠不仅会做石斧,石锤,他还会雕刻石像。村子里每年冬天都要巨型热闹的“冬祭”,向祖先和神明献上美丽的石像,这样就能得到祖先和神明们的保佑……
这倒不是说这位石匠有多么虔诚,他能做出最美丽的石像,还是出于骄傲。按照他的话说,如果他不是生活在茫茫星上,而是生活在男主角李明明的家乡,他一定会被那什么“星际工匠协会”评为顶级工匠的!
可惜的是,旁白立刻拆穿了他的梦想。
旁白用无情中带着一丝荒诞的口吻说:“然而,星际工匠协会并没有石匠,因为不管是石匠还是木匠,在星际时代都已经成为了艺术家,因为社会已经不需要他们像工人那样制作实用的工具了。”
瑞尔镇的居民们其实不太了解“星际工匠协会”是什么,更不知道工匠和艺术家具体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也能体会到这种“反差”的喜剧效果。
毕竟,看到一个骄傲的人吃瘪,这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更别说在他们心中,也有一个和石匠“对标”的最佳人选——
“天黑了吗?太好了,奥克斯,快帮我把东西拿来——快点!斑斑点点还有小灰,都过来帮忙!”
到了傍晚,大家都该“下班”了,所有人都坐在地上一边吃着烤肉烤鱼一边休息聊天,到这时候还能精神百倍的,也就只有整个白天不见人影的巴尔师父了。
不,确切来讲,是天才木匠巴尔师父!
巴尔师父今天没有穿他的西装三件套,而是穿了最适合工人干活的背带裤和背心马甲,他的裤子上有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口袋,是土黄色的,即使沾到了泥巴也很难看出来。还带了一顶草帽——牧老师出品,上面疯了一段布条,上面是他自己歪歪扭扭用黑线缝上去的几个字“巴尔师父的帽子”。
——当然,人均胎教肄业的巴巴里安居民们根本看不懂,他们只觉得这字实在不太好看,歪歪扭扭的。
不过他们都不敢说出来。
一定一定会被巴尔师父反过来嘲讽:“你们连字都不认识!还能看得出好看不好看?!”
说实话,巴尔师父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可爱的,得益于他低于平均水平的身高,和胖乎乎的身材,即使他总是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大家也不觉得受到冒犯。更别说巴尔师父的“专业水平”真的很高!,据瑞尔镇——甚至是附近三这镇子里可能最有文化的牧老师说,巴尔师父虽然在星际时代评不上“木匠大师”,但以他的能力,评个“建筑大师”还是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