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看人脸色的。比如胡克,就是个完全不懂得眉高眼低是何物的愣头青,最近每次见到爱因斯坦都会发出“安安都出轨了你怎么还跟她在一起?”“你对女朋友要求这么低的吗?”“你准备什么时候跟她分手?”的灵魂三问,好似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这段过于拥挤的感情里,他的好基友达尔文才是最该被谴责的那一个。
  爱因斯坦能怎么办?
  他也很绝望啊!
  但爱因斯坦也不是吃素的,面对胡克的冷嘲热讽,他捂住胸口,发自内心地说:“我对安安的爱,高如山川,深似湖海。即使她有些许动摇,也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深情。因为我相信,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她只有跟我在一起才会幸福,我会用我包容、无私、无微不至的爱唤回她,让她重新回到我的身边。”
  胡克目瞪口呆。
  这算什么?
  现场崩人设吗?
  花花公子爱因斯坦突然演起了专情戏码,看得他鸡皮疙瘩都竖起来了。
  爱因斯坦舒坦了。
  不就是恶心人吗?好像谁不会似的。不是爱因斯坦夸口,以他的智商,只要他乐意,他能恶心得胡克三天三夜吃不下饭。只不过最近爱因斯坦忙于研究拉瓦锡的病情,没空与胡克计较罢了。
  而且,转眼间,期末考试已经近在眼前。科学部附小卧虎藏龙,随便拉出个学生来都是学霸。不管是聪明绝顶的爱因斯坦,还是回炉重造的宋安安,想不复习就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等同于痴人说梦。
  当然,哪怕认真复习了,也不能保证能拿到令人满意的名次。
  当交卷铃声响起的时候,宋安安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今年她注定与年级第一无缘了。
  麦克斯老师抱走了试卷,胡克脑袋一歪,“咣”的一声砸在课桌上,看起来比宋安安还要沮丧:“你们谁能告诉我,如果君子课考试不及格,会怎么样?”
  “补考呗,还能怎么样?”宋安安一听,就知道胡克也跟她一样考砸了,摸了摸他的狗头以作安慰,“附小自建立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过留级的先例,所以顶多就是让我们补考。”
  胡克支起脑袋:“那要是补考还不及格呢?”
  “呃。”宋安安噎了一下,“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是下学期继续补考,直到最终合格为止。”虽然《校园管理条例》规定如果补考一直不通过,学校将不予发放毕业证,没有毕业证学生就无法结束学业就业,但至今还没有人实践过。毕竟,科学院附小里没有一个学生是傻子,学校教授的基础数理化课程根本难不倒他们,即使无法争取到好的名次,混个及格还是毫无问题的。
  但今年的情况与往年有所不同。
  因为多了一门君子课,很多孩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了挂科的滋味。
  “全校一半的学生都挂了。”作为三年级入选附小纪律维护委员会会员的两名学生之一,达尔文是同学中消息最灵通的一个,他摸了摸拉瓦锡的额头,满意地发现他今天体温正常,“阿尔格莱德教授很生气,已经放话说开学的补考题目会比期末考更难,导致最近虽然是寒假,但街上仍然门可罗雀,连胡克都收敛了不少,每天乖乖在家看书温习。”
  “可是温习救不了他吧?”宋安安回忆考题,觉得如果想要通过君子课的考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阿尔格莱德保持立场一致,“期末考最后一道论述题是'谈谈你眼中的牛顿',总分四十分。从最后的判分结果来看,只有写牛顿坏话才能得分,把牛顿写得越坏分数越高。”
  莱布尼茨就是因为罗列了整整三千字牛顿的“恶行”,一举超越爱因斯坦,第一次当上了他们年级的第一名。
  而如果放弃这道大题,就必须像达芬奇一样,其他题目一题不错才能及格。
  可惜胡克最讨厌的就是背书,君子课的考试范围又涵盖了《忠经》、《忠君论》以及《出师表》、《训俭示康》等许许多多文章中提到过“忠”的零散内容。如果没有像达芬奇这样开挂的记忆力,六十分全拿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就连达尔文和宋安安,也是靠吐槽牛顿的“不近人情”、“冷酷严苛”过关的。虽然宋安安认为自己阐述的全是事实,牛顿冷硬的臭脾气确实不讨人喜欢,但用攻击别人的缺点换来考试分数,多少让她有些对不起牛顿的不适感。
  达尔文感同身受:“牛顿教授谋杀伊丽莎白一案即将开审,阿尔格莱德打着将学生对牛顿教授的恶感作为佐证材料呈交的主意,所以才会将这道题作为考试题目。”
  阿尔格莱德从来没有掩饰过他对牛顿的厌恶,如此恶劣的做法除了让宋安安对他下限的认知更深刻了以外,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宋安安忧心忡忡:“牛顿教授会被定罪吗?”
  虽然在牛顿的私人实验室里发现的凶器几乎坐实了牛顿杀人犯的罪名,但三年级的目击者们一致认为其中另有蹊跷。
  那把刀出现得太是时候了,巧合得不像是一个巧合。
  达尔文摇头:“我也不知道。”
  自从伊丽莎白死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牛顿。哪怕宋安安是伊丽莎白的妹妹,哪怕三年级的小豆丁们是凶杀案的目击者,也没有一个成年人向他们说明案件的进展。美奈子每次被追问时都会推脱:“你们年纪太小,只需要在学校好好读书就行了,其他就交给大人们吧,法官肯定会给伊丽莎白一个公道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