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顾氏那叫一个惊讶,自从姜姒从侯府回来,她明显感觉姜嬗和谢氏对姜姒的态度,但她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的看重。
  “玉哥儿,你有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也不怕,有长辈们在呢。”
  “是啊,五丫头,都这个时候了,你也别有顾虑。”余氏也说:“方才若不是你机灵心细,我们还被那老货给蒙在鼓里呢。”
  这老货,指的是张母。
  余氏能骂出这两个字来,可见也是气得狠了。
  姜姒在所有人的注目中,对姜姪道:“三姐姐,我听人说,以前你在家里时就是读书最多,也是书读得最好的那一个。书上的圣人语,你知道的最多,该懂的道理你都懂。”
  姜姪没有出声,眼泪还在流。
  她读了很多的书,也懂很多的道理,可这些又有什么用。
  “五妹妹,和离终归是下下之策,我害怕……”
  “三姐姐,你害怕什么?”
  害怕什么呢?
  姜姪说不上来,但就是害怕。
  姜姒大概能理解,这个时代的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旦嫁了人死生都和夫家紧密相连,哪怕是受尽委屈,又有几人敢提出和离。
  “三姐姐,别的我不懂。我只知道人就一辈子,这辈子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你若回张家,以后守着那一家子人,贴补着自己的嫁妆,养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孙,这样值得吗?”
  “你五妹妹说的没错,姪姐儿,这个时候你可别犯傻。”谢氏真怕闹了这么一出,最后的结果还是姜姪服软。
  姜姪泪流得更厉害,已经泣不成声,“我…我……”
  “三姐姐,你且再想想,若是你和离后再嫁,无论是谁,应该都不会比张家更糟。”
  “是啊。”余氏正自责着,听到这话仿佛抓到了解决之法,“姪儿,你归家来,母亲下次必定帮你找个称心如意的。”
  “母亲!”姜姪喊着,一把抱住她,“我听你们的,我听母亲的……”
  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姜太傅那里。
  姜太傅得到消息后,将府中所有人召集起来。他精明而锐利的目光将儿孙们扫视一圈,落在姜姪身上。
  “三丫头莫怕,我姜家绝非软弱可欺之辈。不管日后旁人说什么,我姜家都不惧!”
  姜姪又哭了。
  从小到大,这还是祖父头一回如此关注她,也是第一次这般维护她。
  姜太傅的眼神从她身边移去,在看到姜熠之后冷哼一声,“五郎不是病了吗?我听着应是身子不太好的样子,日后你好好养着,但凡家里有什么大小事,你也不用知道。”
  “祖父……”姜熠大急,“孙儿没事,孙儿身体已经好了……”
  “我说的话,你是听不懂吗?”姜太傅对这个孙子很失望,原本以为不过是爱耍些小聪明,倒也无伤大雅,却没想到如此的自私怕事。
  姜熠脸色都变了,求救般看向姜卓,“父亲!”
  他可是父亲唯一的儿子啊!
  姜卓皱着眉头,对这个儿子也很失望。姪儿受了那么大的委屈,身为弟弟却不肯出头。正如妻子所说,他们如今尚在,五郎都敢如此遇事就躲,日后他们不在,姪儿和婵儿只怕是根本无人可依。
  “你祖父的教悔,你听着便是。”
  “父亲!”
  “你若不想听,就给我出去!”
  姜熠立马闭了嘴,恨恨地想着自己可是二房唯一的男丁,无论如何父亲都不会不管自己的,他且忍这一时之气,毕竟祖父年纪大了,应该也没几年好活。
  然而当他听到姜太傅夸奖姜煜和姜烜时,又险些忍不下去。
  姜太傅看向姜煜和姜烜的目光满是欣慰,“这次的事,四郎和六郎做得很好,有担当有责任,不愧是我姜家的儿郎。四郎,你有空去我那里挑一块砚台,瞧中哪个直接拿走。六郎,祖父那里还有一些孤本兵书,你得闲去挑一本。”
  姜煜和煜烜二人齐齐称是,对视一眼时仿佛有种并肩作战之后受到嘉奖的自豪感,兄弟间的情意不知不觉根深蒂固。
  姜太傅见他们友爱,越发欣慰。
  那双精明的眼睛在望向姜姒时,立马化成了慈爱。
  “这次的事,小五做得最好。你曾祖母还留下了一些东西,以后就归你了。”
  “父亲,这万万使不得!”最先反对的是姜慎。
  他是庶子,祖母留下来的东西按理说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们三房头上,何况还全给了玉哥儿,那岂不是招恨吗?
  他的反对,最先反驳的是谢氏。
  “三弟,父亲行事一向最有道理,他把那些东西给五丫头,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认为五丫头最为合适。你放心,我们大房的人绝不眼红,若是谁敢多说些什么,我必定不轻饶。”
  这个是谁,不言而喻。
  姜太傅召集的是姜家众人,所以姜姽也在。
  她如今最恨的有两人,一是姜姒,二是谢氏。听到谢氏如此抬举姜姒,她掌心都快掐出了血,心口也像是堵了一口血,上不得上下不得下。
  更让她想吐血的是,余氏也表了态。
  “三弟,三弟妹,你们放心,我们二房也都听父亲的安排。五丫头性子纯良,那些东西给她再是合适不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