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被说服的赵王动容,又见萧佚三拜解了头上羽冠,披头散发地请赵王降罪。赵王不忍,起身步于萧佚身前双手扶起了萧佚,赵王叹息着萧佚的大义,“先生大义,是寡人听信他人之过,先生这般为赵国着想,寡人怎能降罪于先生。”
  又命侍从取来黄金珠宝、珍稀古玩,将这些通通送到了萧佚府上。
  “那依先生之见,寡人该如何对待子楚之子?”赵王求问。
  萧佚心下一紧,面色不变的提议道,“稍稍约束几位公子行径,其余照旧便可。若大王不放心,可在暗中增派卫兵数量,监督赵氏母子。”
  得到回答的赵王十分满意,拾起羽冠交予萧佚,随后目送萧佚退出了宫殿。
  在外等候的郭嘉瞧见人披发而出,眼眶微红的模样与进去前笃定的态度相差太多,他不免担忧是不是赵王没有相信萧佚所说。
  “噤声。”萧佚嘴唇微动,站在郭嘉身旁时小声地提醒,“有人在盯着我。”
  郭嘉了悟。
  两人如寻常主仆返回了萧佚的府邸。
  一进门郭嘉就将大门反锁,再与萧佚一同入内屋紧闭门窗。确定不会隔墙有耳之后,两人坐在几前一个倒水一个擦拭眼部,郭嘉问起这次结果。
  “赵王暂时信了我所说。”萧佚擦拭掉眼部残留的辣感,闭目舒缓眼睛的不适,“不过这件事还是引起了赵王对赵政的注意力,要做好提前离开的打算了。”
  要带着赵政奔逃入秦,与书中始皇归秦记载时间相差未免太大,郭嘉骤然用书简轻敲脑门,他提醒着自己这里是幻境不是真实的。现在最要紧的应该是如何唤醒清长,让其别太过沉入在这个虚假的幻境之中。
  但真的只是个幻境吗?
  郭嘉有曾在水中看过自己的样貌,是一张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脸,完全符合开始猜测的随意安排身份,所以为什么只有清长的身份和他的脸一模一样?
  ——还是说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他的回忆。
  若有所思的郭嘉觑向了现在什么都没记起来的萧佚。
  莫名背后一寒的萧佚:?
  之后萧佚与郭嘉制定如何从赵国逃往秦国的计划,郭嘉几次出计调走了不少守卫,得以让萧佚与赵氏赵政二人商议回秦之路。这样一来郭嘉与之前那名少年秦人的性格相差愈大,赵政也不似之前那般信任郭嘉,倒是萧佚反而交予了信任。
  萧佚向不解的赵政解释,“他之心计公子也看到了。若是想算计公子便不会出策调走守卫,更不会尽心与吾商量如何返秦,公子不妨暂且先信任于他。”
  赵政闻言有所明悟,之后再遇郭嘉又与从前一样。
  四人是在一个无星无月的昏暗夜晚中出逃的。寻来马车的萧佚将车子藏于邯郸城外,夜深四人躲过守卫,又在城中一处引燃木柴,待城门口官吏调走后快速出城。萧佚将赵氏与赵政二人扶上马车,自己和郭嘉坐于车外驾车,快马加鞭地驱使着马车沿制定好的路线逃走。
  不过一日赵王就发现了几人的失踪,急忙派遣士兵追踪四人痕迹,在赵国国内通缉几人。一时之间四人只能走小路,绕过城池穿过危险的树林,平日补充物资都由郭嘉去城中快速采购,披星戴月地往秦国赶去。
  偶有士兵追逐到他们,萧佚就会离开马车阻拦士兵,郭嘉驾着马车快速逃离,而后再下一处地点会和。赵政与赵氏也在逃亡中逐渐相信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而此时他们已经来到最后一座城池。只要出了这座城他们就可以踏上秦国的土地,届时不必再像这几日那般匆忙,但这也意味着这里的关卡会比其他城池都要严格。
  小半月的赶路逃亡早已令四人狼狈不堪,身上的衣着也已不复光彩。上次这般灰头土脸还是在黄巾之乱的郭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看着旁边那个厮杀多日的萧佚从未觉得对方的面部表情如此之多,鲜活健谈得不似那个淡漠话少之人。
  “……怎么了?”注意到目光的萧佚看了过来,他脸上也有不少尘土遮去了本身俊秀的容貌,脏得和城外流民没什么两样,只是那身气质总归让他与流民区别开来。
  “没什么,接下来清长打算如何通过这个城门?”郭嘉收敛起自己的思绪,对着手中的舆图谋划该如何从这城中出去,“城门守卫必然谨慎,会拿画像一一核查来往行人,我们四人一起行动就未免太过明目张胆了。”
  萧佚思索着,“不若吾等两两分开,汝与公子扮作家中遭难的兄弟,吾与夫人作小姐与马夫,分别通过这城门。若有变故突生,另一方就扰乱现场通行队伍,给另一方争取逃跑机会。”
  在此之前萧佚租了一老妪家中屋子,请赵氏沐浴更换脏衣,马车上的污泥也在院中冲刷干净,紧接着萧佚自己换上褐衣短打头顶蓑帽,裸露出来的部位皆糊上了一层黄泥,看上去就像一个外间劳作而归的农户。
  换上干净衣物的赵氏放下了自己髻发,用妆粉掩去了脸上的纹路,配上稍显活泼的衣物倒是年轻不少。赵氏心思玲珑,柔声细语的解释着,“赵姬自知假扮一事需事事紧密才能不露马脚,便自作主张化了少女妆容,还请先生见谅。”
  “夫人聪慧,如此守军更不易察觉。”
  “待我们母子回国,向王上禀明先生义举,王上定会为先生封官赐爵。”赵氏一番话说得极为漂亮,又暗喻着什么,“之后还请先生悉心教导政儿,莫要被他人以奇货易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