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快!”
骤然想起那日自己还接来一人的荀彧赶忙令车夫前往萧佚府邸,“清长师侄的徒弟还在,他应该知道怎么回事!”
荀攸拉住了荀彧,他指着戏志才旁边同样一空的席位问道,“奉孝呢?”
眼前属于郭嘉的坐席上哪还有这人的半分踪影。
第76章
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有身着巫蛊服饰的巫祝挥舞着手中的法器,又唱又蹦地在台前祈祷着什么。两旁随侍之人敛眉噤声,面容肃穆地捧着将要献上的祭品,而在这群人前面的台子上供奉着一个足有手臂长的竹编人偶,象征福气的蜜炬燃起。
这方台子用明黄色的织锦铺上,锦布之上是华美精致的绣花,连托举蜡烛的烛台也是难得一见的藏品。方台靠墙摆立,与墙相接处是宽长的用以供奉的牌位,牌位上写明了受供奉者是谁。
若仔细一看很容易就发现这牌位旁边的锦布上还有个细长的印子,似乎至少还有一个牌位在这里摆放着。
前方唱颂着请神歌谣,后方双手捧着先祖牌位的小皇帝褪下了繁重的衣裳和发冠,身穿低调简朴的常服在不远处等待结果。刘协捧着牌位止不住地碎碎念叨,“先祖保佑,先祖庇护,一定要成功啊!”
这是、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突然前方静置的人偶开始抖动起来。
以为自己成功了的巫祝唱吟声愈发响亮起来,手中的法器叮叮咚咚的声响响个不停。刘协激动地抬起头,垫着脚尖伸长脖子去望方台上的人偶反应。
嘭得一声响起。
人偶的身体炸开来,明明手臂大小的人偶没用多少竹料,但四散开来的碎片数不胜数,弥漫的烟雾笼罩着巫祝这些人面前,一时之间让他们看不清眼前状况。
待烟雾散尽,巫祝看着空空荡荡的方台,人偶连点残余的都没留在上面,知道这次请神失败了巫祝战战兢兢地走向刘协,“陛下,草民失败了,没能请来您想见的那位。”
“也许是命中注定吧,你们先下去。”刘协的反应有些不对劲,他给巫祝的回答慢了半拍,也不像之前失败后换人继续,“朕知道你们尽力了,此事之后再议。”
随着刘协的命令下达,巫祝、两旁随侍的以及在殿中角落侍立的太监悉数离开,走在最后面的太监轻轻合拢殿门,在门外五步处站定保护刘协。
殿内的刘协迈步走向方台,来到方台侧边的刘协双手托举怀中的牌位,小心翼翼地将牌位放置在了空印上,与距离半数之差的另一个牌位正好一前一后相望。
刘协空出了双手这才有空看向殿中空地,“敢问可是萧廷尉应约而来?”
殿中无人回应。
难道他刚才看错了不成?
这般想着的刘协再度拱手请道,“还请廷尉现身解了小辈心中疑惑!”
寂静得落针可闻的大殿中只有偶尔从门缝处泄漏的一两声风声。
“请廷尉看在先帝的份上、看在百姓的面上指点小子,如何拯救这风雨飘摇的汉室王朝。”十一二岁的少年皇帝不甘愿看着祖业败于自己手中,他遵循着梦中孝明帝的指示来此请人。
还是不行吗……
垂头丧气的刘协准备叫人来收拾残局,突见宫殿内地面上有一人站立,那人风华正茂面容俊秀,神情复杂地看着方台上的牌位。
刘协问道,“你、你是谁?”
“不是你唤我出来的吗。”萧佚复杂的神情终止于刘协在不可置信中翻找出来的画像。
那是一副单人画像,画中人正是年老的自己——为了隐瞒身份,当初萧佚是控制着自己的面容如常人般衰老,而画中留下的是他五十来岁的模样。
耳边似是响起了某人的笑声。
在老年画像中寻到了眉眼相似之处的刘协目露惊喜,“难道廷尉真的修成了仙人,习得仙法?!”
“此话何讲?”萧佚心有疑惑,不解如何有的自己修仙传闻流传至今。
“一直都有啊。”刘协回忆着这段时间翻书找出来的事情,“宫中这件事情自孝明皇帝崩您自请外放后便一直存在,后来更有官吏翻出宫中秘闻,上面记载孝明帝几度焚香得您相助,为传闻增加了可信度。”
?
萧佚:到底是谁在乱记录啊?!
什么三度焚香得他相助?!那是明帝三次点蜡烛想要抓住半夜闯藏书阁的自己!!
当然这话萧佚是不可能告诉刘协的,他转而问起刘协因何缘故要唤自己出来帮忙。
提及这件事情刘协满目愤慨,他向萧佚阐述了自董卓死后朝中的变化。
原来董卓死后其家人族亲尽被牵连杀死,董卓统领的凉州军因兵力强盛兵马众多而只罚了统领,若只这样或许不会出什么问题。但王允出计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后居功自傲,先是因一言害死了蔡邕,后又反复准备处置凉州军。
结果不知怎么王允欲解散凉州军小道消息变成了王允要屠杀凉州人,一时之间逼得凉州人人人自危,凉州将领率兵自拥,而董卓部下李傕郭汜起兵围攻长安,已在长安城外围守七日之久。
王允派遣应敌的将领不是投降就是被杀,一时之间长安城内竟是寻不到任何一人对抗李傕郭汜。没有办法的刘协想起了宫中传闻,他翻遍藏书寻到了这么一个方法,孤注一掷为自己求得最后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