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后来,他被太傅带到府上教导学业,沈侍郎家的长女的名字便听得更多了。
  听说两三年之前,这小姑娘不知为何喜欢上了书法,沈侍郎还亲自登门让当今朝中书法首屈一指的太傅教导其书法。太傅起始觉得自己这外孙女年纪太小,吃不得苦,只说让她先在家里学些基础的笔法便罢,但耐不住沈侍郎的一副爱女之心,三番五次登门之下还是答应收下了小姑娘,平日在学堂和叶氏小辈一同听学。
  最近几个月,他还时常听太傅说起小姑娘虽说年岁比其他孙辈还要小写,但在书法一道的的确确还是有几分天赋在的,也耐得住性子,如今这字写得倒真是得了几分太傅的真传。太傅虽没有多说,但从眼角的笑意便知他是对自己这个外孙女很是有几分自得的。
  不过可惜的是,他虽对她有几分耳闻,但寻常他总是避着人来太傅府上,今日还真是第一回 碰见这位名声在外的小姑娘,没想到一向端正肃穆的沈侍郎养出来的女儿是这般活泼的性子。
  “这李子树虽不高,但若不当心从上面掉下来恐怕也会受伤,郑叔还是让下人去照看一二为好。”元景年瞥了一眼院子,转过头笑道。
  “是是是,三皇子放心,我这便派人过去。”郑明脸色讪讪,招了招手,让身后跟着的小厮过来,低声吩咐了两句。
  元景年没多停留,沿着熟悉的路线往叶府的书房走去。
  在转角处,蓦然听见耳边传来懊恼的惊呼声,“什么?郑叔怎么这时候过来了,他寻常这时候不是在外院的么?赶紧走赶紧走,去寻爹爹求救去,待会儿郑叔同外祖父说了,外祖父就要罚我了......”
  元景年被这稚语逗笑,嘴角浅浅勾了勾,很快又掩了下去。
  快步走到了书房门口,整理了一番衣袖,方才伸手敲了两下房门。
  “进。”
  “太傅。”元景年恭敬地问了礼。
  “殿下来了,不必多礼,早便同你说了无人在时,唤我一声老师便是,难道在三皇子心里,老夫还当不起一个师字不成?”叶太傅故作恼意,摸着泛白的长须沉声道。
  “是学生错了,老师。”元景年心头一暖,应道。
  虽说如今太子之位无可动摇,但太子一向身子不好也是事实,朝中有小心思的人也未在少数。在此情形之下,太傅作为朝中颇有声望之人与他来往密切,若是被有心人知晓只怕会平生些波澜,故而他一向是不愿与太傅显得过于亲近的,以免给太傅带来麻烦。
  但太傅对他却始终坦诚相待,从不怯于表示亲近之意,让他常觉得心中有愧。
  叶太傅又如何不知元景年的心思,见他肯改口,便也没再多说,恢复了往日的挂在嘴边的笑意,温声道,“前几日,你派人送过来的策论我已经看过了,正巧你今日过来,我们也可相互探讨一二。”
  “是,太,老师请讲。”闻言,元景年脸上摆出了认真的神色。
  ......
  “殿下如今能有此番见地,已经颇为不易了。关于治水一事,前朝一位名唤崔临之的知县曾将其亲身参与的平县水灾治理过程记录在《平县史录》中,殿下不妨拿回去细细研读一番,或对殿下有所启发。”叶太傅从身后的书架上抽中一本薄册,将其递给元景年。
  “是,多谢老师。”元景年双手将其接过,诚恳道。
  将书册收到怀中,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了书架一旁挂着的字画,有些讶异道,“老师近来又收藏了新作?”
  顺着元景年的目光,叶太傅往墙上看了一眼,瞬时笑了起来,“哈哈哈哈,的确是新作。殿下不妨猜一猜,这是何人所作?”
  闻言,元景年看着那副笔墨崭新的字作仔细端详了起来,看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好半晌才犹豫道,“这笔法似与老师有几分相似,但力道不足,略显稚嫩......倒像是孩童所作。”
  叶太傅眸中含笑,点了点头,“殿下好眼力,此字着笔者年方不过十岁。”
  一道灵光从元景年脑海中闪过,“可是老师的外孙女,沈侍郎家的女儿?”
  这下,叶太傅眼中倒真显出了几分讶异,“殿下如何知晓?”
  元景年想起方才长廊边遇上的插曲,嘴角微微翘起,笑道,“老师时常同我谈及您的外孙女书法上颇有天分,联想到她如今的年纪,故而一试罢了。”
  “哈哈哈哈哈,殿下果真聪慧。这丫头前两日得了我几句夸奖,便要我将这字幅挂在这书房,我耐不住她痴缠,便就随了她的意。不想一眼便被你发现了。”叶太傅笑出声来,语气中颇为宠溺。
  “沈姑娘小小年纪,书法便有如此造诣,日后成就定会不凡。”元景年随声应和道。
  听到此话,叶太傅笑意更甚,摆了摆手道,“殿下折煞她了,她如今笔法还差的远呢,哪里谈得上什么造诣?不过同叶家这些小辈比起来,她却是还是有几分天赋在的,倒也不枉费她父亲当初的一番苦心。”
  “有老师亲自教导,沈姑娘又有此天资,余下之事也不过时日而已。”听出叶太傅口中的自夸之意,元景年笑了笑接着道。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叶太傅脸上的褶子都笑深了几分,顺着话便说道,“她虽然年纪小,但却能沉得下心在这书法一事上,性子也十分乖巧懂事,讨人喜欢,改日你见到她便知道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