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尹秀雯很想说不可能,她儿子不是这样的人,但是拿出那封信又仔细看了几遍,不得不承认丈夫的怀疑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傅明泽不是插队装穷去的吗,一个穷知青,人家图他什么?
只能是图他这张脸。
尹秀雯想了想,图他长得好,就图他长得好吧,能靠着一张脸哄来个儿媳妇,她也很满意了:“你说说,幸好我给他生了张好看的脸!”
夫妻俩感叹了一会儿,起身收拾傅明泽寄来的东西,一边收拾一边心里觉得隐隐有些怪异,他们这算是跟着儿子一起吃上了软饭?
千
里之外的边疆。
傅泊远拎着个包裹走进院子,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太太抬了抬眼:“哟,这是哪儿寄来的?”
傅泊远等走近了才说:“南省柳桥公社寄来的。”
老太太立马站了起来,跟着小儿子就往屋里走,嘴里嘟嘟囔囔:“是明泽吧,是明泽寄来的?这孩子,早也不说寄个信来,怎么突然寄了这么大个包裹过来,快快快,赶紧拆开了看看,有没有信。”
包裹拆开,跟寄尹家村的东西差不多,信也是保哥写的,不过比寄尹家村的信要长一点,拉拉杂杂地把傅明泽结婚的事说了一遍,又具体地描述了沈茉儿带学生参加比赛获奖和拉了南省绣衣厂到柳桥公社建车间的事情,总之就是把沈茉儿好好地夸了一通。
老太太还不知道大孙子结婚的事,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傅泊远:“这信里的小明是明泽?不会是增保那孩子胡说八道逗咱们开心的吧?”
傅泊远哭笑不得:“应该不至于,不过这信确实写得挺诙谐的。”
老太太喊起来:“老头子,老头子你过来,明泽结婚了!”
另一间屋里正给三个孙辈讲故事的傅老爷子侧头听了一会儿,皱眉说:“我这耳朵出问题了,你们奶奶说什么呢,我竟然给听成明泽结婚了。”
傅明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了本书,抬头看了爷爷一眼,淡定说:“爷爷你没听错,奶奶说的就是大哥结婚了。”说着站起来:“咱们看看去吧。”
傅老爷子第一反应:“怎么可能,你们奶奶老糊涂了。”
几分钟后,对着老太太从包裹里找出来的照片,傅老爷子扶了扶老花镜,难以置信地:“竟然真的结婚了?!”
老太太笑眯眯地:“姑娘长得俊着呢,漂亮又能干,增保羡慕得不得了。”
傅泊远补充说:“家里成分好,三代贫农,丈母娘走得早,就父女俩相依为命,老丈人是社办厂的宣传科干事,他媳妇儿一开始是民办教师,去省城比个赛跟南省绣衣厂搭上了,人家看上她的手艺,特意在柳桥公社建了个车间,厂房建好他媳妇儿就是车间副主任。”
“南省绣衣厂是出口创汇单位吧,我记得还是国礼制造单位。”傅老爷子蹙眉想了想,说。
傅泊远:“没错,我大学有个校友就是那个厂的,是南省的重点企业。”
傅老爷子啧地一声:“这姑娘看上傅明泽什么?”
老太太笑呵呵地:“看上他长得俊呗,咱们明泽别的不说,长得是真好,我就说,凭着那张脸,他也能给自己找着媳妇儿,你们瞧瞧,这不就找着了?”
傅老爷子:“……”
傅泊远笑了起来:“妈,明泽除了长得好,也是个很优秀的孩子。”
老太太已经高高兴兴地拿了鞋子在试,随口敷衍:“优秀的优秀的,我们家明泽从小就聪明,又聪明又长得好,还会自己给自己找媳妇儿,可不优秀?哎哟,这鞋子穿着舒服,大小也刚刚好,可真不错。养孙子有什么用,还是孙媳妇儿好,这些东西铁定是孙媳妇儿挑的。”
傅老爷子默默拿过鞋子试了试,嗯,大小合适,穿着也舒服,吩咐小儿子:“趁着年前给那孩子寄点东西。”
傅泊远笑道:“行。”
这是都对孙媳妇儿挺满意啊!
第66章 过年啦~
腊月二十二开始, 沈家小课堂就停课了。
过年的氛围已经非常浓了,虽说这年头大家都不富裕,不过也正因此, 过年才显得尤其重要, 平时已经抠抠搜搜的了,过年的时候, 就算再穷的人家,也得想法子弄点平时舍不得吃的吃食。
而条件好一点的人家, 除了弄吃的,还得置办东西,甚至做一两件新衣服。人人都做新衣服是不可能的,每年轮流着做一两件, 还是可以的。
公粮早都上交了, 任务猪也上交了, 大队会计一早就算好了钱,今年他们大队收成不错,猪养得也肥,一个工分能值五分二厘, 比上一年四分四厘可是多出了不少。
大队也不磨叽, 腊月二十三这天就把钱给分了,同时还分了点粮食。粮食秋收后其实已经分过一次, 但是过年嘛肯定是不一样的,多多少少分一点, 也算是添添喜。
沈茉儿他们家也分到了, 毕竟原主父女俩干了半年多,沈绍元也干了一阵儿,而且他们家还多了个干满了一整年的傅明泽, 照工分算下来是能拿两百多块钱的,不过之前盖房子和沈茉儿结婚,沈绍元都跟大队打了饥荒,七七八八扣除掉,最后他们家领到了八十九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