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人走半个月了,前两天打电话来的时候说是在河西省下面的县城里参观当地保存下来的古建筑。
  小家伙之前天天问外公去哪里了,前两天接完电话以后倒是没再问了,沈茉儿还以为她是接受了外公不在家的现实,哪想到她竟然是打着去找外公的主意。
  “外公去的地方要坐很久很久的车才能到,我们可去不了哦,宝宝。”沈茉儿摸摸女儿的脑袋,柔声哄说。
  小家伙扭头去看爸爸,傅明泽眼神温软,说:“你妈妈说的没错,外公去的地方太远了,凉凉还去不了,等以后长大了就能去了。”
  “不过,只要你好好上学,晚上就可以给外公打电话。”
  小凉凉嘟了嘟嘴巴,蔫蔫地说:“好吧。”
  千里之外,正在河西省参观古建筑的沈绍元站在太阳底下打了两个喷嚏,旁边人问他是不是着凉了,他想了想,说:“应该是家里外孙女儿想我了。”
  旁边人只当他是打开玩笑,却不知道沈绍元盯着眼前的古塔看了一会儿,心里却已经开始琢磨什么时候回去了。
  亲手带了小家伙三年多,还是头一回这么久没见小外孙女儿,沈绍元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另一边沈茉儿和傅明泽送完女儿上幼儿园,就一起骑着自行车去了学校。
  沈茉儿早上有两节课,傅明泽早上没课,但是他空闲时间一般都会去教授的实验室帮忙。
  上完两节课,沈茉儿跟袁兰她们一起往食堂走,袁兰边走边说:“对
  了,下个月有美丽国的华侨回国考察投资,系里争取了好几个跑腿的名额,跟外语学院的学生一起服务侨商,你要报名吗?”
  沈茉儿辞去班长职务后,袁兰竞选成功,成了政治经济学一班的新任班长。
  沈茉儿想了想,说:“我就算了吧,机会难得,让同学们多锻炼锻炼。”
  她见外商侨商的机会多了去,哪怕现在华彩制衣厂还没有参加广交会的资格,真想去广市,她还可以跟着其他参展企业去。
  袁兰点点头:“也行。”
  她也猜测沈茉儿不会报名,只是有这么个事情总归要跟她提一下。
  她们不知道的是,同一时间,系里也在开会讨论这件事,最后系里商量决定,十个名额,六个从报名的人里面遴选,四个由系里指定。
  既然是去服务侨商,总得给人家展现最好的一面,至少,系里的“王牌学生”都得去,也让侨商看一看华国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政治经济学七七届,让沈茉儿去吧!她不是在外面搞了个制衣厂嘛,没准人家侨商就愿意投资她呢?”
  头发花白,老顽童一样的系主任笑呵呵说。
  第146章 一更
  沈绍元带着一大包河西特产回了首都, 可把小凉凉给乐坏了,小家伙腻歪在外公的膝盖上,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原本的打算:“我和小乐说好了, 等幼儿园不上课, 就一起去找你哦,小乐的伯伯在西西哟!”
  沈绍元哭笑不得:“得亏外祖父回来了, 不然咱们小凉凉就要走丢啰,河西太远了, 你们俩小不点可去不了。”
  小家伙眨眨清澈雪亮的大眼睛:“小乐家有车车的,他说可以让车车送我们去的。”
  周平安震惊:“你同学自己家有车?”
  沈绍元摆摆手:“这个小乐我知道,他父亲是首都第一机床厂的厂长,车子是机床厂的, 他是老来子, 在家挺受宠的, 估计是坐过几次那个车子。”
  沈绍元想了想,说:“等私人允许买车子了,咱们就买一辆,买一辆比机床厂那个还好的。”
  小凉凉用力点头:“嗯, 买车几!”
  周平安:“……”
  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那可是汽车啊, 动辄都是好几万元的。
  虽说他师父画连环画稿酬不低,一般人每幅图是十元的稿酬, 他能拿到十五元,可一册连环画也就百多幅图, 一册连环画稿酬顶天两千元不到。
  师父一共画了三册, 统共到手稿酬是六千不到点,还分了一千元给他,也就是说, 师父手头应该有五千元左右的稿酬。就算加上之前工作攒的工资,存款能有七八千都算厉害的了。
  至于让沈茉儿和傅明泽拿钱就更不可能了,他们俩现在都是学生,每个月的补贴光维持家用、养孩子都够呛。
  而且,沈茉儿好像自己贴了不少钱在华彩制衣厂。
  制衣厂目前仍然是社办企业的性质,但实际公社那边只在最初批了一笔款子寄过来,不够的部分都是沈茉儿自己贴的。
  据说七月份的时候,蒙省那边开会讨论经济政策,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和多种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保护竞争,互相促进”、“国家、集体、个人适合谁干,就让谁干,谁干有利,就让谁干”。
  周平安偶尔在饭桌上听沈家父女俩和傅明泽讨论,也知道他们都猜测不久以后私人就能干企业了,但至少目前是还不行的。
  华彩制衣厂每年的利润除了自身发展需要,大部分还是会汇给柳桥公社的。
  哦,对了,据说五月的时候,川省底下有个叫向阳公社的,已经实施了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了,恢复建立了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没准再过不久柳桥公社也会变成柳桥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