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看这情况,难民会越来越多。真被小诚说对了。中北一乱,也不知道我们这能太平多久。”
  一旦大梁乱了,受苦受累的还是她们这些穷苦的百姓们。
  原本朝中局势紧张,外戚宦官当道,残害忠良。
  各种苛政杂税,父母官贪得无厌,日子过的不尽如人意。
  姜家村所属南域是康王的地盘,如果康王也要卷入这场藩王之争,朝源县位于中域和南域地区的交汇地,必然会遭到战火波及。
  何况国家动荡不安,有些流离失所,被逼得无法在这吃人的世道存活的人,落草为寇。
  一旦真乱起来,这些草寇必定无人能钳制,到时候……
  整个大梁,包括姜家村所在的朝源县也不能幸免。
  村长找了一张矮凳坐下,点着了旱烟,抽了几口旱烟。
  大牛去了一趟村长家,知道村长来了宝珠家。
  这才先回家里,拴好马。
  听到自家婆娘和几个孩子都等着他回来一起到宝珠家吃饭,于是一家几口人姗姗来迟。
  看到村长坐在门口忧愁的抽着烟,大牛就知道村长已经知道县里的事。
  让陈菊花带着孩子进去,江秋娘也不再说什么,把空间留给村长和大牛。
  ……
  入夜,闷热的天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英雄啊。这一路多亏了你护卫本王,嘤嘤嘤,(╥╯^╰╥)。不然这一路,本王不知道要死上多少回了。”
  禹王拉着姜英雄的手,感动的眼泪鼻涕一块流。
  一旁的江慕白偏着头,羽扇挡住自己的脸不忍直视。
  姜英雄一脸麻木,这一路,禹王哭泣的次数,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这都是卑职分内之事。”
  “话是这么说,现在马上要到康王的地界了。你得要寸步不离的跟紧本王。”
  禹王一脸后怕的道。
  这一路又遇上了好几次刺杀,为了保护禹王,姜英雄受了大大小小的伤。
  禹王长叹一声:“总有刁民想害本王,英雄啊!要是你没有你,本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禹王拉着姜英雄的手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的说着感激的话。
  江慕白嘴角抽了抽,好不容易把人劝走,才尴尬的咳嗽了几声走进姜英雄的帐篷。
  “已经到了朝源县地界,姜兄这几天更想念家中妻儿了吧?”
  看着满脸胡须,没经过打理的姜英雄,江慕白笑道。
  姜英雄感叹:“自然是想念的。”
  可惜……禹王……这表现的好像一刻都离不开他,他该如何是好啊、
  “禹王来找康王,越王已经知晓。不然这一路也不会出现这么多刺客。为了禹王的安全,还有姜大人你的家人安全。”
  江慕白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我还是劝你还是暂且忍一忍,以免暴露行踪。”
  姜英雄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这么拼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建功立业,有朝一日让自家婆娘有个堂堂正正的身份。
  “咳咳,江先生放心吧。在见到康王之前,我不会离开禹王半步的。”
  笑话。
  他现在投靠禹王,禹王活着他才有机会升官发财。
  江慕白点头:“姜兄对禹王来说,是个值得信任的属下。”
  江慕白眸光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光,可惜禹王蠢笨,手底下没有一个能用的将领,也就眼前的姜英雄尚且能用。
  手底下的几个县府,腐败不堪,禹王又是贪图享乐的性子。
  难堪大任。
  此次说服禹王前来找康王,也是他千方百计劝说下,才敢来南域。
  看着眼前的姜英雄,江慕白眸光中带着思量。
  这两个月的观察,眼前的姜英雄看着是一个糙汉子,实则是个胆大心细的人。
  只可惜……
  江慕白收敛心神,跟他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便起身告辞。
  姜家村。
  村长手里的旱烟,抽干了,这才起身道:“大牛,明天召集全村人到祠堂。”
  大牛点头应着。
  屋里的宝珠几个小孩子都已经坐在矮桌子里,等着上菜了。
  大牛才扶着村长落座,转身去厨房帮忙端菜。
  “大牛啊。今天咱们爷俩沾了宝珠的光,就小啄两口。”
  村长给大牛倒了一碗酒,笑眯眯的说道。
  宝珠往他看去,看到村长眯了一小口,赞叹道:“这一口酒一口肉的日子,可真舍不得。”
  江秋娘没低头没说话,她和大牛一块去的县里,都知道村长说这话的意思。
  倒是郝婆婆和陈菊花不知所云。
  村长吃了几口,突然放下筷子道:“秋娘,听小诚说你识字?”
  “诶,确实认识一些。”
  江秋娘抬头,不知村长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村里的娃都太皮了,俺想着让你代替小诚,教咱们村的皮孩子读书识字,不要求能考取功名,不要目不识丁就成。”
  村长眉头微微皱起,说道:“可惜了……”
  可惜姜诚还没来得及考取功名,就遭遇横祸。
  本来他打算,等姜诚高中后,准许他进入祠堂观看姜家藏书,难道……姜家就此要湮没了吗?
  本以为姜家好不容易出了个姜诚,姜家总算要出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